◎木晓易
1911年7月,同盟会会员黄侃来到湖北,《大江报》主笔詹大悲在报社为其接风洗尘。宴席上,詹大悲与黄侃谈起当下形势,觉得清政府大势已去,回天无术,还谈论一些改良派提出的“和平改革方案”,并借着酒劲儿提出,希望黄侃能就当前局势与“和平改革方案”等内容写一篇时评短文。
此时的黄侃还是一名新军士兵,轻狂激进,平时就爱痛斥清政府,恨不得清政府立马倒台。于是,酩酊大醉的他一挥而就,写下了一篇仅230个字的著名时评短文《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詹大悲如获至宝,第二天就署名“奇谈”将其刊登在《大江报》上。
文章见报后,因其包含着悲愤情绪且言辞激烈,很快引起轰动,各地报刊纷纷予以报道甚至全文转载。一时间舆论满天飞,清政府大为震怒,严令湖广总督彻查此事。很快,湖广总督就以“淆乱政体,扰乱治安”的罪名逮捕了詹大悲,大江报社也被查封。
此事很快引起了全国上下的广泛关注。武汉地区不少群众以及报界工会纷纷为《大江报》喊冤,替詹大悲求情,《大江报》的众多读者也成群到报社门口“凭吊”。武汉地区以外的诸多报刊更是一边倒地站在《大江报》一边,发文讽刺湖广总督。
后来,“大江报案”开庭审理,湖广总督慑于当时的社会形势,决定从轻判决詹大悲:先是判处詹大悲缴纳罚金,但他表示没钱,也根本不愿意缴纳罚金,随即就改判成一年半有期徒刑,《大江报》也永远不得再次出版、发行。
此事引起了《大江报》的粉丝—新军下层力量的大为不满,加之黄侃得知詹大悲因自己写的一篇短文惹上官司,自然是满腔怒火,他甚至一度联络一些新军士兵,准备营救詹大悲。不仅如此,詹大悲作为革命党人,也是孙中山好友,其影响力不可小觑,这使得武汉地区的革命党人也纷纷加快了革命活动。
1911年10月,革命党人在汉口俄租界配制炸弹时不慎引起爆炸,俄国巡捕闻声而至,收缴了他们的起义文告、名册等,同时拘捕了几名革命党人,并转交给湖广总督。湖广总督依据名册先后抓获三十多名革命党人。
审讯无果后,湖广总督下令诛杀了其中三人,同时下令封锁城门,出动大批军警搜捕其他革命党人,试图一举剿灭革命党人,好向朝廷邀功。
眼看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革命力量就要被摧毁,革命党人心中积攒的怒火一下子爆发出来,当即决定放弃原定计划,利用“大江报案”制造的汹涌舆论和有利时机,自行号召、联络,于1911年10月10日晚行动,提前打响了武昌起义。
愤怒的革命新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击败了湖广总督,成为推翻清政府的第一个杀招。武昌起义爆发后,全国各地的革命势力纷纷崛起。在革命党人铺天盖地的攻势下,早已腐败不堪、人心尽失的清政府逐渐难以支撑。
最终,全国革命势力如摧枯拉朽一般,迅速摧毁了清政府的武装力量,彻底击溃了清政府赖以维护统治地位的核心支持。1912年2月,溥仪颁布退位诏书,清朝正式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