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双
摘 要:中学语文教学的巧预设、妙生成,是在了解学生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完成的,教师要善于预设有效问题,构建动态生成话题,教师要切实重视学生的发展实际,关注课程内容的适宜性,选择创新教育策略,将预设与生成有机融合,有效完善教学教学过程,语文教学才更有质量。
关键词:语文课堂;巧预设;妙生成
在语文教学中,预设和生成是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预设,一般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而设定的教学程序,生成则是教师在实施程序的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往往指预设之外的教学活动,两者之间相互融合,不可分割,两者从不同角度可以折射出教师的智慧和专业水准,同时,还可以表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更注重互动形式的教育价值,倡导激趣,提升认知,产生生成课程,只有有效实施预设方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产生思维灵感,获得创新生成。
一、了解学生实际巧预设,奠定妙生成基础。
教师充裕的课前准备,往往是预设课程的前提条件,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语文教学的进度,明确学生在语文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感知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点,从而紧密联系教材,结合新课程教育标准,制定切实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内容,只有建立在科学认知学生基础之上的教学生成,才是有效的。比如:《社戏》的教学预设,教师要了解学生对《社戏》的历史背景的认知情况,预测学生对社戏语言表达方式的理解程度,从实际出发,让学生提前预习小伙伴为什么这么热衷于看社戏的真正原因,为理解课文提供体验基础,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深入体悟提醒语言的丰富内涵,教师可以预设分组研讨的形式,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感知问题,产生社戏情境感,理解小伙伴们更在乎的是看戏途中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玩耍,关注的是氛围,而不是社戏,在预设教学方式的前提下,鼓励学生产生问题生成,比如:为什么平桥对于“我”是乐土?激发学生深度探知心灵需要的热情,生成的主题内容植根在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上,生成的内容具有更深刻的情感表达,拓展了学习内容,也凸显了预设的巧妙。
二、利用问题巧预设,积极捕捉妙生成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手段不断地创新与发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逐渐被大家所认同。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内容的问题生成,其来源是对问题的思考与解决。教师要预设富有质疑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只有敢于质疑,才能更容易激发生成的火花,通过问题预设,引起学生多角度探究与分析,从不同切入点寻找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分析、综合和感悟,才能不断更新预设话题,积极捕捉生成新问题。比如:《小石潭记》中,教师预设的问题是文章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这个问题,虽然只有短短一句话,但是要引起学生对全文整体的把握、对文章表达方式的深度思考,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坐潭上……悄怆幽邃。”由“水清”到“境清”,一个“凄神”,一个“悄怆”,借景写情,静坐深思,不觉感到分外凄苦,从而把握人物性格,生成的问题是为什么这样写,然后通过了解全文,才能逐步分析问题,探究诗情画意的美景下,作者被贬后情绪的释放,这些技巧性问题的解决策略,需要教师的协调完成,在多次重复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学生会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独立性,从而科学对待问题预设,让问题生成更有效。
三、利用课堂巧预设,构建动态的妙生成。
在语文教学中,预设课堂和问题生成,往往具有既互相矛盾又互相统一的关系,预设的过程,要求教师要解放思想,大胆预设,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敢提出问题,转变课堂预设的局限性,倡导多维度的思考模式,挖掘课堂预设下的新思考、新观点,完成课堂新生成,这需要有渊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与灵活的应变技巧,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获得思维新观点,在预设与生成相互合作的基础上,完成教学目标。为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完善教学。但是,预设课程往往是提前设计,处于理想状态下的一种目标达成,但是,现实与理想是有距离的,在教师教学中,预设课堂与实际课堂教学往往会出现很多出人意料的结局,因为课堂是充满变数的,它与学生的参与状态、情绪感染、学生个性思维等方面相互关联,需要教师及时调整预设,尊重学生的问题生成,从学生需要出发,从学生发展出发,从学生情感需要出发,重视动态生成,积极调整教学策略,有效拓展课程的延伸与内涵,在课堂预习和课堂生成的相互转化过程中,使语文课堂富有情趣和活力,使语文教学更加完善和优化。
语文教学中的巧预设、妙生成,是教师驾驭课堂能力的重要体现,两者都是不容忽视的关键教学环节,教师要切实重视学生的发展实际,关注课程内容的适宜性,选择创新教育策略,将预设與生成有机融合,有效完善教学教学过程,对于学生心灵的启迪和主体地位发挥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语文教学才更有质量。
参考文献
[1]郑舒坦.课堂:如何让“弹性预设”与“有效生成”共精彩[J].科教文汇,2015(4).
[2]修明晶.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