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角下瑶族长鼓舞的传承及发展研究

2018-01-19 11:58吕扬
艺术评鉴 2018年20期

吕扬

摘要:广西富川的瑶族长鼓舞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表演形式享誉中外,与湖南江华、广东连南的瑶族长鼓舞并列收录在第二批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中,具有极高的保护和传承价值。本文是以广西富川的瑶族长鼓舞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了其表演形式的独特性,并从教育传承和自然传承两个方面剖析了其传承及保护现状。

关键词:瑶族长鼓舞 表演形式 传承现状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0-0091-02

瑶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灿烂的民族文化孕育了瑶族丰富多彩的舞蹈艺术形式。其中瑶族长鼓舞是极具代表性的瑶族民间舞蹈种类,主要流传于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以及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这三个地方的“吹笙打鼓”在非遗中并列为“瑶族长鼓舞”,收录在第二批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中。由于地理环境不同,各地瑶族长鼓舞的种类风格以及表演形式也各有不同,其中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的瑶族为最多,因此其长鼓舞的表演形式较之广东和湖南更为复杂多变。本文以广西富川的瑶族长鼓舞为主要研究对象,在非遗视角下对其表演形式、保护传承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展开的研究。

一、富川瑶族长鼓舞的表演形式

富川瑶族自治县境内四面环山,富江贯穿其中,森林茂密,按地势可区分为平地瑶和过山瑶。长鼓舞的种类主要有三大类,即还盘王愿长鼓舞、贺年长鼓舞和祭祀表演性长鼓舞。富川瑶族长鼓舞多在“还盘王愿”时表演,因为在表演时要配合芦笙进行,因此也叫芦笙长鼓舞。舞蹈有头拜上四拜、拜九州、美女双、坐堂七等十二套,表演内容主要有请盘王和其他神袛,将美女奉献盘王、表现农业生产、庆贺丰收,愿十二姓瑶族同胞团圆等。

富川的瑶族的芦笙长鼓舞与其他地区的长鼓舞有很大的区别,其他地区的长鼓舞大多无伴奏,在无声状态下起舞,动作多为模仿劳动状态,表现着造屋、做房顶、添瓦片等一系列的生活状态,动作较为简单。而富川的芦笙长鼓舞较为复杂,表演人数多且大,多为双数,通常比例为四人芦笙、四人小鼓、四人小锣,有着多声部的伴奏,有固定的音乐、固定的号子和固定的动作相配合,旋律有四二拍、四三拍、四四拍等多种。这对艺人的要求也非常严格,要求一人多艺,同时进行吹奏和舞蹈的表演。表演器乐主要包括芦笙、大鼓、小长鼓(女性表演)、小锣、竹笛(可有可无)等,其中大长鼓长达2米多,制作非常复杂,常需要三个月之久。表演前,人们先在盘王庙前吊起特大长鼓,由艺人手持沙包边击鼓边舞。现如今表演更多采取背鼓式,两位艺人各背鼓一端,用手敲击鼓面发出声音,强化了大长鼓的音乐性、节奏性,但由于背鼓限制了动作,弱化了大长鼓艺人的舞蹈性。

据富川县文化馆馆长钟新建老师介绍,解放前最后一次大型还盘王愿仪式中的芦笙长鼓舞是由虎马岭村表演的,旧时因人们思想不够重视保护力度不足,也因会跳长鼓舞的老艺人们相继过世,久而久之,有些套路就自然消亡失传了。代表着瑶族的十二个姓氏的十二套芦笙长鼓舞,在历史长河的冲刷下已有三套失传,流传至今现存九套。在笔者采风调研的过程中,有幸观看了自治区非遗传承人黄道胜老师亲自带领队伍表演了芦笙长鼓舞,是十二套中的第三套“坐堂七”,这是现存九套中最简单易学的一套,也是最常表演的,其中包含了“走边”“坐堂”等动作。此次共六人参与表演,三男吹奏芦笙,一男打小锣,三女打小长鼓。“坐堂七”的队形多为圆圈队形,围圆起舞,以个人的绕小圆自转舞步和全队绕大圆公转舞步共同构成。舞蹈中出现的号子与动作配合,协调统一,号子声音重,高亢有力,动作相对大幅有力度,使舞蹈显现出雄浑震撼的场景,也是瑶民凝聚力向心力的体现。号子的出现就好比舞蹈中1、2、3、4、5、6、7、8这样的节拍,喊什么拍子脚下就需要跳与之相呼应的动作,这样更有利于节奏和动作的统一。

由于芦笙长鼓舞与祭祀盘王、祈求丰收、保佑平安等瑶民心里愿望紧密相连,是瑶族人民重要的精神寄托,因此在表演中无论是舞者还是观众都会全情的置身其中,非常投入。长鼓舞不单单有着边歌边舞的表演形式,更多的是包含着深层的民族文化内涵,是寄托瑶族人民美好生活愿景的丰富的艺术表演形式。

二、富川瑶族长鼓舞的保护传承现状

(一)以家庭为主的教育传承

黄道胜老师带领的表演艺人大部分由家族成员构成,家庭传承是富川地区长鼓舞得以延续最主要的手段,也是一直存在的传承方式。家庭传承最直接也最便捷,可以以家族为小范畴展开的,在传承过程中不过多的受客观因素影响,只要有传承的主体“传”者和“承”者也就是“教”者和“学”者就能完成。由于传承主体平时生活中的相互影响,不仅在长鼓舞的掌握上特别全面,而且在思想与观念上也会被潜移默化的同化,所以在家庭传承中的“承”者往往也能成为“传”者,“学”者也能成为“教”者,在双方互激互动中,构成了的一种无限延伸的有机发展态势,体现着传与承、教与学不断交替演进的动态过程。

但是家庭传承构成的传承链式相对保守和封闭,参与人数少,传播范围小,传承力度较弱,这就需要学校传承和社会传承进行补充,完善长鼓舞的教育传承体系。除了家庭为主的教育传承外,学校传承与社会传承也是富川瑶族长鼓舞传承的主要形式。学校是文化的殿堂,所有的民间艺术文化想要长久的发展传承下去都要提升到学校传承的高度,最终以规范、严谨的教学模式来确保其长效的保留。教育的过程就是传承的过程,学校教育成为了瑶族长鼓舞传承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为继承传统文化、传承民间艺术做出了极大贡献。如今瑶族长鼓舞已经经过提炼整合走入了课堂,作为广西特有的民间舞蹈课程开展教学,深受学生们的喜爱。而社会传承相对于家庭和学校传承来说具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性和无处不在的广泛性,是长鼓舞实现大众教育,全民普及的最好途径。长鼓舞的社会传承主要体现在群艺馆、艺术团等一系列社会教育机构中,受众面很广,弥补了学校教育针对青少年的不足,满足成年人学习的要求,也间接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安定与进步。

(二)特殊语境下的自然传承

每年农历十月十六都是瑶民们祭祀盘王,欢度“盘王节”的日子,在“盘王节”的还愿仪式中,跳长鼓舞就是非常重要的祭祀活动之一。这是长鼓舞很早期就出现的一种传承形式,依托“盘王节”这一系列宗教祭祀活动来进行,在传承过程中长鼓舞与特定的时间、地点等文化语境紧密相联,在这些祭祀仪式中,长鼓舞有着重要的地位,承载着当地人民特有的内心需求,表达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更是旧时社会的一种文化观念的体现。在这样的传承方式中必须有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来表达同样的诉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以舞娱神”的形式将长鼓舞进行了有力的传承。

瑶族长鼓舞的自然传承是以一种开放的、直觉的形式存在的,是一种自然的文化选择,其传承行为和学习动机与现存的教育传承的方式截然不同,没有专门营造特定的教学环境,也没有明确的“老师”和“学生”之分,在传承模式上体现着世代相传的实践过程,有着主动参与、自觉学习的特点。

三、结语

作为瑶族代表性民间舞蹈的芦笙长鼓舞是一种什么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化的社会中具有什么样的保存价值,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它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2005年3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实施非物質文化遗产分级保护制度。并从2006年起,将每年6月第二个周六定为我国首个“文化遗产日”,表明了国家对于这类“活态”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以瑶族长鼓舞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拥有了良好的保护环境,通过动态、静态、实地、网络等具体传承方法,对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保护及多样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金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赏析[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