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婧
摘 要:基层党组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抓住党建引领这个根本,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服务群众为纽带,以健全机制为保障,着力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实现良性互动,从而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社会治理、推动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
关键词:党建;社会治理;组织建设;机制创新
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阵地,也是社会治理创新的组织基础、领导核心和重要纽带。各地实践也表明,“基层党建强,基层治理就强;基层党建弱,基层治理就弱。”只有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好,才能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强保证。
一、当前党建工作在基层社会治理中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面对利益关系多样复杂、人民诉求日益增长、矛盾纠纷层出不穷等问题,基层党建工作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弱化虚化现象
一是党组织自身认识不到位。实践中,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认为党建工作就是传达政策会议精神,以经济发展任务重、基层工作头绪多、上级考核压力大等为由忽视自身党组织建设,从而导致党建工作流于形式,常以开会或阅读文件的方式开展党组织活动,党组织建设缺乏活力与吸引力。二是党员群众对党组织的依赖程度在减弱。随着社会治理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原有的阶层之间、群体之间、社会组织之间的利益格局被逐渐打破,传统的以单位为基础,借助行政和企业组织力量组建党组织的模式出现解体,党员分散在各个不同的社会群体,对党组织的依赖程度在不断的减弱,客观上造成了党组织被虚化弱化的情形。三是党组织覆盖面与有效的社会治理不相适应。随着社会结构从“一元”向“多元”的不断调整,新兴的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民间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党组织的建设与覆盖滞后于各类新型非公组织的发展,在一些非公经济组织中出现党建“空白”地带,即使一些非公经济组织成立了党组织,对于党组织常态化的建设也面临挑战,基层党组织覆盖不足的情况客观存在。
(二)党员参与党组织建设的主动性不高
一是党员自身宗旨意识存在淡漠现象。受制于党员个人的党性修养和党组织的管理教育缺失,党员的身份意识也正在发生“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个别党员走入社会后丧失了党组织的归属感,忽视党员的身份意识和宗旨意识,常以个人工作忙或个人事务无法脱身而怠于履行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不愿意积极主动的参与党组织建设。二是参与党员存在老龄化的趋势。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人却越来越少了。实际调研发现,积极主动参与村社治理、党组织建设的多为赋闲在家的老同志,年轻党员常以上班工作为由不能参与,党组织建设缺乏科学的人才机构支撑,导致党组织活动参与率低、有效性不足、覆盖面不够。三是缺乏常态化的参与机制。在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群众参与机制包括民意收集机制、利益表达机制、民主决策机制等尚未健全,党员群众对社会治理关注仅停留在知晓阶段,“事不关己不闻不问”的现象时有发生,党组织活动存在“走过场”的情况。
(三)党员教育管理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
一是党员教育管理受制于行政区域的划分。在一些村社,党员的户籍关系和党组织关系留在原有村社,但党员本人长期在外地流动的务工生活,受制于党员教育管理的权限分割和条块管理,“隐形党员”“流动党员”等情况时有发生,各级党组织之间的统筹联动、协同共建机制亟待建立。二是党员学习教育形式吸引力不强。党员分散居住在不同的区域,且年龄结构、学历层次、工作性质等各不相同,而多数党员的学习教育仍停留在学习会议和文件精神,党员学习教育形式较为单一、吸引力不强,不能满足党员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导致党员被动参与多,主动参与少。三是党员学习教育管理的约束性机制不够。在一些基层党组织中,对于无故不参与党组织学习活动的党员,党组织常碍于党员“情面”而不做相应的纪律处理,造成了党员学习教育缺乏纪律的刚性约束,党员学习教育变为在“网上”个人学习等情况。
二、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有效路径
党建引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前提与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则是党建引领的载体和依托,二者的互动关系决定了基层党建工作开展必须要立足现有社会治理格局,抓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在强化组织建设的基层上,推动党建工作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体制创新,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特征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从而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协作力”“凝聚力”。
(一)强化基层党建在基层治理中的引领作用
党的组织建设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基础,并承担着维系党在基层社会的政治影响、巩固党在基层社会执政根基的政治责任。因此,必须强化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龙头带领、统筹协调”作用。一是建立适应基层社会治理的党建组织体系。按照“多级联动运作、层层压实责任”的原则,构建市、区、街道、(村)社区党组织四级联动机制组织体系、责任体系和制度体系,形成“以上率下、各司其职”的党建格局,明确各层级党委的权责配置和责任清单,特别是街道一级事权清单,不得将本级承担的考核事項转嫁至(村)社区,为村社一级开展党建工作的提供保障。二是进一步推进区域化党建融合发展。为适应“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克服“条块分割、资源分散、权责不一”等问题,扎实推进社区大党委、驻区单位结对共建、党建联席共建会等制度,鼓励和引导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协同推进辖区基层党建工作。搭建基层党组织网格和基层治理网格“多网合一”平台,实现基层党组织设置与社会治理单元的紧密契合,多方位整合调动辖区优势资源实现有效的社会治理。三是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党组织是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阵地和前提。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发展,党组织的覆盖领域也得不断扩大和充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注重从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识群体和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结合区域非公经济组织分布情况和党组织发展需要,因地制宜的设立区域间的党群服务中心,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开展注入动力。
(二)构建“协同共治、多方参与”区域化党建格局
在现有制度框架下提升党组织整合、协调、吸纳能力,更好地凝聚辖区群众、社会组织、群团党派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才能形成基层党建之“协作力”。一是强化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注重发挥以党组织书记为代表的模范党员的作用就是尤为关键。一方面,要把组织信任、群众公认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选出来、用出来、管出来、带出来,注重党组织书记群众工作能力培养和履职能力的考核;另一方面,把也要把党员能人培养成为党组织的骨干,把会做群众工作的能人发展成为党员,从而提升党组织的组织能力、执行能力和战斗力量。二是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民主协商机制。民主集中制度是我党的政治优势之一。将党内的民主原则与社会治理的协商共治相结合,最大限度的吸引各个社会主体的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健全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机制,积极培育党组织领导下的各类社会组织,有效发挥社会服务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反映公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激发社会活力、规范社会行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基层党建营造良好的民主协商氛围。三是整合调动辖区的优势资源。基层党组织扎根于群众中、工作于群众之中、活跃于群众中,拥有坚强的领导体系,构建了严密的社会网络,拥有了大量的骨干力量,也就掌握了一定社会资源。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优势,整合和调动职能部门、结队单位、群团党派等优势资源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人、财、物的保障,为基层党建提供物质保证。
(三)夯实“以服务人民群众为核心”基层党建设阵地
党的宗旨决定了基层党建的根本落脚点是为人民服务,只有强化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才能确保党组织始终扎根于社会、作用于社会、回歸于社会,最终形成基层党建的“凝聚力”。一是健全民意表达和沟通机制。服务群众的前提是明白群众需求是什么,群众的困难是什么。建立民情收集制度,设立民情接待室,固定时间接受群众来访收集相关情况,做好解释沟通和疏导工作。同时,定期组织党员干部走访院落门户,及时收集辖区居民关于村社治理的意见建议,掌握第一手信息和资料,整理分析群众需求,为党建工作和基层社会治理开展打下基础。二是依托党建项目创新学习活动机制。党建活动是丰富党员学习内容和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依托党建项目的带动,通过“线上+线下”“集中+分散”的形式,把党员服务群众与社会治理相结合,切实解决基层社会治理的难题,搭建联系服务群众的平台,让党员服务群众有渠道、接地气、出成效。同时,强化党建项目的事后监督与考核,把党建项目成果纳入到基层党建工作的考核中,增强党建项目的覆盖面、辐射面、带动面。三是健全党员服务群众的联系机制。开展党员与辖区群众的结对共建工作,党员定期到所属村社开展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通过走访慰问、志愿者活动、实践调研、答疑解惑等形式帮助解决辖区群众的实际困难,党组织应对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并采取合理的奖惩措施,适时对辖区居民反映集中和强烈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依托党组织的力量落实相关问题整改,帮助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参考文献:
[1]钟宪章.以基层党建创新引领和推动社会治理创新[J].理论导刊, 2016(11).
[2]黄意武,李露珠.城市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创新的互动关系研究[J].中洲学刊,2017(10).
[3]徐玉生,张彬.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社会治理耦合互动研究[J].探索,2016(1).
[4]武三中.基层社会治理视角中的基层党建问题研究[J].探求,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