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娟
摘 要: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要求市场营销人员必须具备更强的能力。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需要有创新型人才作为发展的动力,而创新能力、创业能力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关键之一。因此,本文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基础,探析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市场营销;实践课程;改革
培養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必要性
缓解不断增加的就业压力
高校教育逐渐向着大众化过渡,人们受到高等教育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国民基本素质和经济的发展。但是,传统的就业观念与就业模式与高校教育的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人才竞争较为激烈,企业也面临着转型和改革,使得人们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加。而在高校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仅能够解决大学生自身的就业问题,同时也能够为他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直接缓解了部分社会就业的压力[1]。
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多数注重的是大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习能力培养、理论基础培养等,使其能够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具备良好的应对能力。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在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依靠自身丰富的知识体系,还要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因此,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对其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将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引向更高层次的重要手段。
构建创新型社会的需要
创新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灵魂,是我国发展的动力。一个具备创新能力的国家,一定潜藏着巨大的知识经济,对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21世纪是知识经济、综合国力、科技、教育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大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能够提高人才的综合竞争能力,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提供人力基础[2]。
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构建“学好营销、助我创业”的学生主导型教学模式
面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基础是改变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是作为课堂的主导,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很多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所掌握到的知识内容也仅限于教师的讲解,导致很多学生并不具备实际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在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下,急需改变这样的教学现状。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由传统的教师主导形式逐渐转变为学生主导形式,开创“学好营销,助我创业”的教学模式,在市场营销课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站在创业营销者的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安排、重新组织,进一步分析营销环境、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营销创业市场定位、选择合适的分销渠道、制定灵活多样的促销方式等,以创新创业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实践能力为基础,对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革新,站在全局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市场营销创新创业能力[3]。
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促进能力提升
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不断变化的教学环境和背景下显得落后,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因此,为了让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具备创新创业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就需要教师适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第一,案例教学法。当学生毕业后,若要进行创业,就需要有足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因此,借鉴成功的案例来进行教学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较为成功的市场营销创业案例来进行教学,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和创业信念,激发学生的创业冲动。比如:将马云、李彦宏、刘强东等人的创业故事作为教学案例,为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创业提供参考,使其树立较强的创业意识和观念。
第二,模拟教学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选择模拟教学方法来展开教学,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创业环境,使其能够站在实际角度来对创业进行模拟,锻炼其创业思维、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全局能力等,让学生能够尽快接触到创业环境,进而展开针对性的学习。
第三,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比较更具优势,其能够将生硬枯燥的理论基础转化为生动的图片、声音和视频等模式,从感官体验方面让学生亲身体验市场营销课程的魅力,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比如:教师将马云关于创业的演讲片段在课堂上播放,制造良好的氛围,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创业能力[4]。
延展学识空间,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竞争逐渐加剧,市场营销相关知识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如:电子商务、市场服务、消费心理等方面,这就对市场营销课程的全面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在传统的市场营销教学中,市场营销相关理论知识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以及教师多年积累的知识体系,而市场营销的知识是日益增长和更新的,但学生所能够接触到的先进理念、先进营销技巧都是非常少的,因此,教师有必要为学生适当延展学识空间,使其能够接触到更多先进的市场营销创业所需要的多种能力和技术。
第一,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市场导向意识。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立足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重新调整市场营销课程的整体知识架构,利用互联网平台的优势,拓宽学生的学识空间,引导其发散性思维,目光更加宽广,打破书本以及教师的局限性,夯实学生创新实践的基础。在教师有意识地引导下,学生会主动去寻求知识的拓展,这样对其创新及创业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第二,引入教学实例。为了拓展学生的学识空间,教师可以适当地将企业的实践案例引入到课堂上,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完成实质的具体化发展、形象化转变,加深学生的理解,并适当展开探究教学,组织学生针对市场营销创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某一个问题进行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5]。
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培养创业能力
实践教学是当前各大高校所欠缺的教学部分,但良好的实践教学却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实现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良好发展。因此,各大高校应当要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基础,为学生们增加更多实践的机会,使其能够不断摸索和尝试,学会自我选择、自我管理和自我创造。
第一,加强校企联盟。校企联盟的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高校可以定期组织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和学习,接触一些课本以外的知识,为学生搭建良好的第二课堂,提供培养创新能力的平台。在此过程中,高校可以邀请一线员工与本校的教师展开互动,优势互补,推动市场营销课程的改革,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指导。第二,建立并完善模拟实训软件系统。该系统的建立是在模拟现实市场营销系统的设置下,由学生单独或以小组为单位,在没有教师、向导等人员指导的情况下独立深入市场进行调查,明确市场定位,完成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产品定价、开拓销售渠道,促进产品销售等,对具有时间变量特征的动态过程进行全面的调查和掌控,使学生能够对市场营销过程有更加全面化、系统化的了解[6]。第三,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高校可以为学生预留社会实践的假期任务,使其在假期去到各个营销企业做销售推广工作,鼓励学生代理该企业的产品到高校或是市场进行推广,一方面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从整体效果上来看,该方式是一种较好的锻炼模式。
改变考核方式,提升创新能力
考核方式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可以根据考核的方式和结果来找到自身的优缺点。但是在传统的考核方式中,很多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都过度重视学生期中考试以及期末考试的成绩,将成绩直接作为考核的标准,导致很多学生也过分注重考试成绩,在学习的过程中以考试为向导,忽略了学习过程中各项能力的培养。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第一,可以采取“226”考核方式。“226”考核方式是指学生平时表现占20%,实践表现占20%,期末成绩占60%。其中,学生的平时表现包括:课堂作业、回答问题的积极程度和频率、案例分析效果、讨论成果等。实践表现包括:实践过程中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基础知识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和实践的热情,进而激发其创新和创业的热情,使其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渐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第二,采取“55”考核方式。该考核方式主要是以理论与实践为基础,50%看学生的理论基础,50%看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合适的考核方式。[7]
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都在不断变化,教育也要与之保持同步关系,社会进步的基础是个体的创新,因此,各个高校应当要以此为基础,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一,高校应当要与教师、企业等强强联合,共同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激发其创新创业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促进创新型社会的建立,促进经济增长。
(作者单位:萍乡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东升.市场营销教学改革思考[J].人生十六七,2017(36).
[2]韦家华.基于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市场营销学课堂教学策略探讨[J].广西教育,2017(43).
[3]林朝阳.浅谈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考试周刊,2017(76).
[4]彭绮.基于创业能力培养刍议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J].考试周刊,2017(04).
[5]趙晶琴.市场营销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07).
[6]李红艳.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12).
[7]李红梅,罗生芳.《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新课程(下),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