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冬梅
摘 要:工业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和扩大市场份额,这依赖于企业不断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目前全面预算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抑制了这种先进管理方法的有效性。本文主要研究工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关键词:工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工业企业管理中重要的手段,提升其管理质量不仅能促进各项经济活动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还能为企业管理提供充足的市场信息和内部信息,从而提升企业决策的质量。但是当前由于预算管理体制缺失以及预算思想贯彻不充分等问题,严重抑制了工业企业预算管理的作用,也大大阻碍了企业管理的进步。
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概述
全面预算的概念
全面预算是企业为了实现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按照一定程序编制、审查和批准的,以量化形式表现的企业预算期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及财务活动的统筹计划。通常由业务预算(即经营预算)、专项预算(即投融资预算)和财务预算三部分组成。其中财务预算是全面预算的核心内容,是企业各项预算的总预算。
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
主要表现为它是战略执行的工具、资源配置的手段、业务流程的规范、绩效管理的依据,能全面提升企业总体的管理水平,是促进企业有序发展、调动员工积极性、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
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对企业内部各项经营活动进行管理控制;全面主要体现为基础环境全员参与、业务范围全面覆盖、管理流程全程跟踪。
工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缺乏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科学认识
由于工业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需要全体员工全过程参与,因此需要工业企业的股东、管理者以及员工在预算管理的思想上达成一致,以此保证各部门工作的有效对接,促进各类经济和管理信息的有效传递。但是当前很多工业企业在发展中没有为员工培养起全面预算的意识,一些管理者甚至对全面预算管理没有认识或知之甚少,使得企业内部的预算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导致难以建立预算管理的科学系统,不利于信息的共享。一些企业管理者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不清,无法将战略思想融入实际的预算管理中,导致很多部门权责不清,分工错乱,使财务工作和预算管理工作相脱节,不能形成真正的全面预算管理。
没有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
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内容需要对企业内部的有效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并科学控制各个业务环节,制定合理的考核方法,因此想要保证工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就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体系。但是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很多工业企业管理者虽然认识到了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组织建立有效的预算管理机制,使得预算方案制定、执行和考核的各个环节脱节,缺乏明确的机制保障体系,导致全面预算管理效果大打折扣。
预算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工业企业管理者在对预算内容进行分解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加之缺乏有效的考核和监督机制,导致预算结果执行不力。具体表现为一些企业的管理者的职责分工不合理,虽然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但是却没有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考核,进而严重影响了预算管理的有效性;企业中一些人员的素质较差,又缺乏相应的监督和约束,使得整个预算机制形同虚设。
对资金的预算管理缺乏指导性
在工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资金预算管理是核心环节。但是当前很多工业企业却将资金预算管理和其他管理内容混淆不清,再加上资金管理内容相对狭窄,没有合理的编制方法和预算审核等工作,导致资金预算管理和企业财务管理严重脱节,无法发挥企业财务部门的经济监督职能。与此同时,企业管理者对资金的使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很多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甚至产生风险和损失。
工业企业提升全面预算管理的措施
培养建立起全员预算管理理念
想要全面提升工业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质量,就需要从思想上提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首先,现代工业企业需要将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的文化内涵逐渐渗透到员工的思想中,扩大预算管理的影响范围,在为员工建立一个有效预算管理环境的同时,使科学管理的理念深入人心。其次,开展多样化的人本管理工作,定期组织针对预算管理的文化活动,使管理者和员工都能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再次,建立有效、科学的工作奖惩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最后,企业的领导阶层也需要对全面预算管理给予高度的重视,充分发挥好自身组织和指挥的职能。
制定与市场发展相协调的预算管理方案
工业企业的管理者在制定全面预算方案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还应该充分整合市场中的有效信息,保证预算方案与市场相适应,提升工业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首先,企业管理者需要立足于自身的发展实际,根据企业的经营规模、业务范围、资金持有量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情况,制定出科学的管理规划,保证对以上信息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和把握;其次,预算管理人员还需要将企业当前财务发展状况和市场变化等情况,作为制定全面预算方案的前提条件,以提升管理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第一,工业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建立多部门、各层级协调配合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例如可以通过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的形式,对企业的各类经济活动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监管,提升经济活动的有序性。同时,股东大会也可以开展预期的审批工作,建立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然后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各岗位上,从而提升各部门的工作效率。
第二,设置专门的预算管理工作小组,针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采取可靠的管理措施,加强监督指导环节,提升管理效率。
第三,工业企业还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评价系统,在充分融合企业的战略目标之后,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反馈机制确保企业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促进全面预算考核体系的建立
首先,管理者需要改进企业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在充分尊重员工劳动的前提下,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保障全体员工权益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其工作热情;其次,工业企业的管理者还需要对内部绩效的差異情况进行分析和预测,找到限制绩效提升的主要因素,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科学性,使企业中各部门及人员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最后,在制定绩效考核制度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公开性、公平性和公正性,管理者不仅要注重对财务数据的采集,也要对一些非财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考量。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工业企业在迎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因此,在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应该确立和强化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制定与市场发展相协调的预算管理方案,不断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满足工业企业发展的需求,帮助企业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单位:青岛阿尔斯通铁路设备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朱海瑛.论我国工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难点及应对措施[J].商,2014(01).
[2]唐小莉.浅谈工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难题及其对策[J].现代商业,2010(23).
[3]白雪梅.试论中型工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J].理论界,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