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菊萍
【摘 要】目的 通过分析护理指导干预情况下眼科患者滴眼药水的有效性,并探索有效的滴药方法。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0例,对照组在滴眼药水是常规的操作方法进行;试验组50例,在对照组操作的基础上,规范操作的过程。对两组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前,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具有可比性。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通过护理干预的试验组眼药水滴入的有效性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结果通过干预患者滴眼药水的护理体会,试验组用药的有效性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统计学分析后得出护理指导干预有助于患者滴眼药水准确率的提高,用药的效果能够得到保障,同时还能有效的避免感染和并发症的产生。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关键词】:眼药水,眼科患者,护理
【中图分类号】R2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11-03--02
引言
眼药水是眼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治疗手段,眼药水的有效滴入对于治疗效果的发挥是非常重要的[1]。滴眼药水是一种局部的用药,其用药的效果要明显的优于全身用药,且操作简便快捷。局部滴用眼药水是治疗眼部疾病最常用的给药途径,几乎每个人都点过1种或几种眼药水,但未必知道正确的滴眼方式,而错误的滴眼可能导致病情恶化等严重后果[2]。在专科医院中对于眼科患者滴眼药水一般是由护理人员完成的,但是依然有很大一部分医院患者在自行滴眼药水,这样眼药水的有效滴入得不到保证,进而反应到治疗效果上来。另外,不正确的滴入方式有可能造成感染源接触眼睛,造成眼部的交叉感染 [3]。甚至造成角膜炎,并对眼部炎症患者产生严重影响[4]。提高局部药物的浓度持续时间长,治疗效果优于全身用药[5]。
因此即使是在专科医院,对于眼科患者滴眼药水的指导依然是非常有必要的。采取正确的方法才能起到应有的治疗作用[6-7],本文就护理指导干预对于患者滴眼药水的有效性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宝山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收治住院病人100例(2016年1月-2017年1月),男女各50例,其中男性患者的年龄分布在20-67岁,平均年龄(51.35±12.26岁),女性患者的年龄分布在21-70岁,平均年龄(56.76±13.24岁),初中学历的有42人,高中学历的有28人,大专学历的有18人,本科学历的有12人。
1.2 入选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符合眼科常规需要滴眼患者,无语言障碍;②年龄在20-70岁之间;③告知患者及家属试验内容,自愿参加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2.2 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②中途放弃本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分组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患者记录姓名、性别、年龄等数据资料,按照随机对照原则进入试验组和对照组。
1.3.2 对照组:滴眼药水按常规的操作方法进行。患者采用较为舒适的卧姿或者坐姿,头轻微后仰便于眼药水的滴入。其次用一只手握持眼药水瓶。悬于眼睛上方2~3 cm处。用另外一只手的手指将下眼睑轻轻的拨开,注意手指不要接触到内暴露的结膜囊以免发生感染。最后将眼药水滴入结膜囊内,为了确保眼药水滴入的效果,需要将眼睛静闭4min左右。
1.3.3 试验组:试验组采用护理指导干预。在对照组操作的基础上,规范操作的过程。指导患者采用仰卧姿势,拉开下眼睑的手要呈现握拳状,将大拇指隐藏于手心,避免在滴眼药水过程中造成干扰。用食指拉开下眼睑,另一只手用执笔的方式握持眼药水瓶,小拇指紧贴拉开眼睑手指的根部,这样可以保证滴入的稳定性。
1.4 统计学处理
本实验中对于样本数据和观察实验结果的指标均采用统计学的方式处理,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χ2检验,以此来提高实验结论的有效性和数据处理的科学性。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数据分析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可认为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滴眼疗效评价
通过以上试验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多次的滴眼药水的观察,跟踪记录5天内试验数据,剔除偶然因素造成的结果波动,然后通过数据处理后对结果进行统计。观察两组疗效评价情况:试验组50例,达到有效的为4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50例,达到有效的为3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8%。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说明在临床疗效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3.1 眼科患者滴眼药水的方法
3.1.1 普通患者用药方法
护理人员在用药前再次核对药物与患者是否匹配,然后告知患者药物名称及作用。在两组用药的要领的前提下,护理人员还要做好患者的眼部清洁。用药前需要用棉签对患者眼部的分泌物进行清洁,确认药物无误后指导患者进行用药。
3.1.2 特殊患者用药方法
手术患者术前首先滴眼药水于睑缘, 再撑开上下穹窿部滴入眼药水, 次数不可过频, 防止角膜上皮细胞脱落。手术前使用过的眼药水应弃去。术后应使用新开启的眼药水, 防止由于术前眼药水污染造成术后眼内感染。
3.2 指导眼科患者滴眼药水的护理体会
3.2.1 注意事项
在用药前要对药物进行反复核对,因为眼部用药是比较敏感的,错误用药都会造成病情的恶化。滴眼药水时要尽量保持动作稳、准、轻。滴眼药水时不宜直接滴在角膜上,因为角膜是眼睛比较敏感的部位,眼药水都或多或少的有刺激性,这样眼睛会条件反射的做出眨眼动作将药物挤出眼睛,达不到用药的效果。
3.2.2 滴眼药水后的观察护理
眼科患者在用药后的观察是必不可少的,观察用药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如果出现异常要采取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手段。在使用有毒性的药物时,滴入眼睛后要指导患者用手按压泪囊区,药物可以经过鼻泪管流入口中,造成患者中毒现象。
3.2.3 预防感染
护理人员在指导用药的过程中也要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指导用药前需要做一个七步洗手法对双手进行消毒。用药前要指导患者正确用药,首先挤出一滴对瓶口进行冲洗,最大可能的排除瓶口致病菌的感染,然后才可进行滴药。
4 结论
眼科治疗中对于眼睛局部用药是一种便捷的治疗途径。眼睛局部用药有助于患处在长时间内保持较高的药物浓度,因此,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当然正确的滴眼药水的方法直接关系到药物效果的发挥从而影响到治疗效果。
由此可见,通过护理干预后的患者在自行完成滴眼药水的过程中,精准度有了明顯的提升,并且降低了感染的风险,治疗效果得以保障。通过护理指导有效的避免了人为因素带来的干扰,操作简单易行,患者可以进行简单的自我护理,减轻了家属和医院的护理负担。
参考文献
文秀珍.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正确使用眼药水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34(19):3917-3918.
车秀华,孙丽霞.教会患者正确的点眼方法[J].护理研究,2002,16(2):108.
蒋利维,黄平.“品管圈”在眼科患者正确滴眼药水中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07):118-119.
陆燕萍,王晓峰.滴眼液的安全使用探讨[J].现代实用医学,2006(02):133.
罗凤萍.眼科患者滴眼药水治疗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2,33(11):2426-2427.
席淑新.眼耳鼻咽喉口腔护理学[M].第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93-177.
吴钟琪.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护士分测[M].第4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220-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