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竹峰
摘要:资金集中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核心工作,如何使企业在资金集中管理工作中实现资金使用周转顺畅、调度有力,是财务管理重点要解决难题。本文从笔者的工作经验出发,对企业资金集中管理与预算管控措施的开展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企业;资金集中管理;预算管控措施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资金占据着重要地位,长期以来,企业都非常注重资金的集中管理,并根据自身的运营情况采用了不同的集中管理模式,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应用充分发挥出了资金的应用效益,降低了企业成本。笔者所在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现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针对企业资金集中管理与具体预算管控措施的开展进行阐述和分析。
一、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措施的开展
(一)合理划分管理集中和分权边界
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提高资金的控制效果,但是,该种模式也存在劣势,无法带动财务人员参与工作的积极性。为此,我们在资金管理集权基础上,采用了分权管理的模式,在资金成本、资金预算、资金总规模上,强化集权,确保企业资金集中管理工作的战略性与方向性,强化指导管理。在分权上,发挥出各个部门的积极性,主动参与资金运作管理,并制定了完善的资金管理机制,做到分工明确、权责分明,把握好了资金的使用动向,通过激励考核、定期反馈的模式,实现了原有的资金管理目标。
(二)妥善处理资金集中管理风险
资金余缺调剂属于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重中之重,针对企业的情况来看,要完善资金管理控制体系和预算体系,对企业的流动性风险做出全盘管控,并根据管理要求制定预警模型,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同时,明确划分出预警线,关注风险的识别、监督和预警,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发挥出事后监督工作的质量,对资金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采取提前干预、处理的措施,保证资金应用的安全性。此外,还要基于国家角度出发,对资金中心的角色做出科学的定位,保证资金使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确保资金集中管理工作能够有明确的政策可以参考,严格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构建财务管理体系,确保财务管理体系的高效性与科学性,提高内部控制工作的执行效率。
(三)全面量化企业资金预算管理工作
对于企业而言,全面预算管理机制的优化是一个重点内容,为此,我们分析了现阶段企业经营中存在的资金问题,针对预算编制、资金分析、效益考核工作,进行细化和优化,将资金收支纳入到企业预算管理工作中,推行年度预算审批、逐渐编报的管理措施。在资金预算的编制方面,对各类资金实施分类申报原则,按照月度计划来调配资金,保障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正常资金供应,对企业的非生产经营资金,遵循节约、适度、合理运用原则,尽可能减少资金开支。
(四)完善管理考核与阶段评估机制
企业资金集约化管理评估机制的构建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及时掌握资金投入与目标形成的变化,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为了确保资金集中管理工作的权威性,定期调整资金策略,在这一方面,既要制定科学的集中管理考核机制,还要有明确的资金管理目标,发挥出资金管理与结算工作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此外,还要构建资金管理管控平台,对资金计划、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控制,定期统计资金收支情况,分析差异存在的原因,实现资金集中管理工作的全面化管理。
二、企业预算管控模式的开展
(一)把控审批环节,做好事前审批管理工作
事前审批即企业根据具体业务类型,按照前置审批要求,由相关部门对业务进行申请,按照批准之后方法实施,保证企业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符合企业发展战略与国家法律法规的需求。在审批通过之后,企业方可执行后续的支付审批流程。
(二)完善审批流程,提高事中监测管控质量
资金支付审批流程即各个部门按照预算信息系统设置的审批支付流程,具体而言,在预算信息系统内,由各个部门提出付款申请,申请上要列明业务事项、金额、日期、收款方等内容,附带事前审批资料,并根据权限与审批流程进行层层复核与审批,汇总,纳入到当日资金日预算表中。将资金信息系统与银行连接,能够把控好企业资金的流向,对资金流向进行实时监测,对于其中的异动资金,可以及时进行跟踪和处理。
(三)强化资金反馈,注重企业事后监督检查
企业考核制度是加强企业员工积极性和执行力的有效手段,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预算机制的考核制度,有利于推进财务管理预算机制的实施。在资金支付成功之后,企业财务人员要对企业资金支付情况及时反馈至监管部门,便于内部业务监督工作的开展,及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核查和监督。对于企业内部出现的赊销业务,要严格遵照预警系统的要求,督促各部门催收。
(四)应用信息技术,提升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
除了上述措施之外,企业还要根据发展要求来构建资金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资金管理的信息化,对资金收支状态进行信息化管控,将信贷、支付、结算等内容纳入信息管控化內容中,做到零余额、日预算,利用信息化的管控手段来提高资金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减轻管理风险。针对企业资金集中管理与预算管控工作的要求,还要将系统与企业其他模块对接起来,实现信息流、业务流、资金量之间的整合,满足企业对于资金、业务工作的管控要求。根据具体的实施情况来看,具体的应用方式如图1所示:
(五)强化资金调度,为预算管控提供保障
资金调度属于资金配置的主要手段之一,对此,要构建完善的资金余缺调剂制度,实现内部资金的盘活,在这一方面,要建立与之相符的资金分层调度机制,根据性质要求,将资金进行层层划分,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季节性波动资金、安全备付金、基本备付金三个类型。并统一进行资金调度,基于企业的管理战略,平衡、汇总融资计划,对于融投资活动按照计划来进行管控,对企业资金支出情况开展考核、奖惩,根据企业月度融资计划,对融资活动进行统筹和管理,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构建完善的资金监控体系,将票据池、银行账户资金结算、投融资、资金调度工作纳入到监控工作中,通过信息化平台对账户、营销、资金流向监控、金融机构票据进行稽查,及时发现其中的异常问题,开展全过程管控,通过多元化的渠道来保证企业资金管理安全。
三、结语
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各类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要想从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企业不仅要走人才发展战略,还要加强内部管控,对财务管理工作实施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健全企业现有的管理机制,实现资金集中管理要求,及时查缺补漏,加强预算管控管理,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亚男.如何加强物流运输企业资金预算[J].财经界(学术版),2013 (03).
[2]晏佳莉.资金预算视角下公路施工企业财务集中管理探析[J].价值工程,2014 (25).
[3]张俊杰.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的监督和管理强化措施[J].中国外资,2013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