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I模式下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改革研究

2018-01-19 05:30张记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年21期

张记

[摘要]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英语口语”大赛,是高职组唯一一个语言类赛项,推动了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教学的改革。大赛既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英语口语能力的平台,又给广大高职院校教师在口语教学实践上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本人基于对该大赛重庆赛区的反思,试图将CBI教学模式引入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以提高学生在大赛中的综合表现能力以及生活中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 CBI教学模式;高职口语教学;英语口语技能大赛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8)21-0182-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8.21.082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2004年,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考委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启动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自2011年第七届起,该比赛纳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即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英语口语”大赛暨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成为高职组唯一一个语言类赛项。大赛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推动了全国对高职院校英语口语教学的改革,促进了参赛选手和教师口语能力的提升。

一、高职口语教学现状及英语教学背景分析

2000年,教育部高教司颁发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要求,高职高专教育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语言交际的能力,特别注意加强听说技能的培养,并参加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和B级笔试和口试。高职学校英语口语教学的当前现状是,学校对英语口语课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专业复合型人才或者外语类复合型人才的教师培养,以致英语教师口语能力水平不一,加之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口语基础薄弱,教师对学生口语能力培养的难度也就随之增加。近年来,人们对高职高专英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教学方法也不断创新。然而,令人稍显遗憾的是,目前鲜有学者基于全国口语技能大赛,将CBI教学方式引入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进行深入研究。

二、口语技能大赛题型分析

随着大赛的发展,赛题也在变化与改进。半决赛新增了“职场考验(Role-Play)”,而决赛取消了朗读部分,增加了“对决(PK)”,即“辩论(Debate)”环节。现在,全国英语口语技能大赛半决赛项目包括“职场描述(Career Presentation)”“情景交流(Career Interview)”和“职场考验”(Role - Play)三个环节(重庆市级初赛没有此环节);决赛项目包括“职场描述…情景交流”和“即席辩论”三个环节。这样的赛题设计,重点是考选手用英语解决实际客服服务等职场交际的综合能力。职场描述要求参赛者能清楚描述所给出的图表,分析原因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者意见;情景交流要求参赛者根据广告等宣传单的内容扮演当中角色并与主试官( question master)进行6到8个问题的即兴问答;职场考验要求参赛者4人为一组,根据某一场景进行对话活动;即席辩论要求参赛者二人一组,双方就一个话题成为正反方进行辩论。重庆赛区的口语比赛项目也随着全国比赛项目的调整而作相应的变化。

三、CBI教学模式引入高职口语教学的重要性

(一)CBI教学模式分析

CBI( Content - based Instruction),即“内容依托教学”,起源于1972年,Lambert和Tueker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进行的“沉浸式”教学实验。加拿大官方语言是英语和法语,该教学实验选取英语为母语的儿童作为实验对象,然后对其进行法语教学。学生所学习材料不是纯粹的法语词汇、语法或语篇,即通识法语的教学,而是学习用法语编写而成的有关法国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等学科内容。该实验成功教授了孩子们的法语学习,并为CBI教学引入英语口语教学做出了良好的铺垫并成为有效例证。

国外学者Mohan(1986)认为“CBI是指将语言教学基于某个学科或某种主题内容的教学,把语言学习与学科知识学习结合起来,在提高学生学科知识和认知能力的同时,促进其语言水平的提高。”在国内,最先将“内容依托教学”引介过来的是王士先教授。1994年,王教授发表的《CBI-专业英语阅读教学的方向》介绍了CBI的基本概念和三种原始模式。CBI起源于早已存在的一种概念,即语言学习是通过语言的使用来达到的。其基本模式包括:主题式( Theme - Based Language In-struction),保护式(Sheltered Subject Matter Instruction),和辅助式( Adjunct Instruction)。文中列举了国外如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对CBI教学的应用,分析了CBI教学的优缺点,并探讨CBI在中国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最后得出总结,主题式模式最适合中国当前的英语教学。本文主要结合两位学者对CBI的认识,将主题式模式引入高职口语教学。

(二)CBI教学引入的方法

首先是实验法:CBI教学引入高职英语口语课堂方法主要采用此方法,即将CBI的主题式模式教学运用到英语口语教学中,观察其实际效果。具体实践操作活动主要包含主题式EPS(English Public Speaking)、主题式图表描述和主题式广告服务,同时以主题式PPT陈述、主题式情景对话和主题式话剧表演为辅助活动。

该实践简单易操作,因而本人每学期在大学英语课堂、口语选修课堂以及口语技能竞赛交叉采用以上方法,大学英语英语、口语教学和口语技能比赛都收到明显良好效果。学生充满热情且高度参与的班级,每学期结束考查时发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显著提高,词汇及语法亦随之有一定积累。对比之下,参与度不高的学生所在班级,每期期末考查,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没有明显进步。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比赛赛项和课堂口语教学活动内容大部分一致,所以CBI教學引入口语教学既能培养学生交际口语能力的同时,也能训练学生参与大赛的比赛项目的内容。此外,课堂上还将引入热点话题讨论,这与传统教学中仅仅老师讲授学生接受某一事实或者结论不同,学生们参与对话题的讨论或者辩论,既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又能逐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养成思考的习惯。

其次是访谈法。采用与学生们面谈或者网络访谈等的方式,调查学生对CBI教学模式的意见和反馈,探讨CBI教学途径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建设思路,为后期的口语教学实践积累宝贵的经验。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和与同学们的访谈了解到,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老师设计的教学环节,并认为学习热情和兴趣大大提升,英语口语表达也有较明显的提高。当然,有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虽然词汇和语法进步的效果一般,但是他们对为口语教学设计的各项教学活动的参与充满高度的热情。

最后是文献分析法: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的同时,广泛收集国内外CBI引入英语口语教学的课程建设和实践的文献,探讨在我国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CBI教学的具体可行性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关于国内口语教学,笔者学习并借鉴其他学校的口语教学设计,教材选择,以丰富白己的口语教学,这对英语口语教学材料选择,提出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并设计出更加丰富并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

(三)CBI教学引入的效果

第一,促进英语课堂教学,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不同于仅仅学习英语语言本身的传统教学,CBI的主题式教学模式引入英语口语课堂的教学,除巩固基础英语或者通识英语的学习外,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义能增强英语口语课堂的活力,还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最终达到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效果。

第二,激发英语学习兴趣,提高白主学习能力。CBI教学模式引入英语口语课堂,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进行课外的自主学习和口语练习。比如自觉参加学校组织的英语口语角,自发组织英语口语活动,积极主动参加英语口语大赛等。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是CBI引入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作用之一。

第三,加强学生团队意识,增进团队协作能力。CBI主题式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教学,其课堂模式主题明确,同时配以主题明确的小组活动,能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进团队合作能力,为学生日后的生活和工作铺下夯实的基础。

第四,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促使学校重视英语口语。随着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英语口语”大赛的展开,CBI教学方法引入口语课堂教学,既能有效培养学生基于比赛模式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能补充传统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的教学,进而促进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改革,促使学校逐步重视学生和教师的英语口语实用交际能力的培养,提高高职院校广大师生的英语口语技能。

四、结语

以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比赛重庆赛区口语技能大赛为契机,高职高专英语教师口语课堂引入CBI教学模式,主要是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引入,将会是英语口语课堂的一项重要变革,它会促使口语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深远,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师生的实用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逐步提高,为广大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英语学习亦能打下良好鋪垫。

参考文献:

[1]张胜华.英语口语技能大赛视角下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改革探究——在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J].英语广场,2016(2):79-81.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张康.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实战攻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4]陈诗雨.英语内容依托教学研究综述[J].英语广场,2016(2):81 - 82.

[5]刘连营,陆吉凤.国内近20年CBI研究概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177-178.

[6]王士先.CBI——专业英语阅读教学的方向[J].外语界,1994(2):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