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红++胡景明++邵尉++赵淼
摘要:基于人才培养方案,坚持“聚焦指挥、服务兵种、技指复合”的课程目标指向,针对创新专用实验室的建设进行研究,使其适用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实验室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通信类实验室;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2-0279-02
当今世界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军事革命正在蓬勃发展,“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与时俱进创新军事战略指导,更加注重聚焦实战、创新驱动、军民融合、高效优化。通信类初级指挥军官是指在部队中担任指挥管理职务,主要进行军事、政治、后勤、装备指挥的军官,技术上要求具有精通本职业务知识,熟练掌握武器装备性能特点以及现代作战指挥手段方法的能力。在信息化战争的对抗和较量中,他们能够组建通信数据库,将这些通信数据转化为战斗力。
一、引言
我校基于人才培养方案,实行“通才教育”,坚持“聚焦指挥、服务兵种、技指复合”的课程目标指向,做到指挥专业和技术专业的通用融合,并把合成作战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形成三轨并行、优化进行、弹性组合的课程体系,使学生成为具有组织指挥诸兵种联合作战的复合型人才。
实验室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我们不仅要充分发挥第一课堂教育教学的主导作用,而且还要重视发挥第二课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引导作用,为此,需要积极探索实验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新思路、新模式和新方法,充分发挥实验室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帮助学生真正有效地掌握通信相关的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进行充分融合,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层次化创新培养体系的构建
目前,我们通信实验室的基本承训任务主要是面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等本科专业学生开设多类型、多层次的电子类、通信基础类实验教学课程。在对通信工程等专业核心课程梳理的基础上,按照“基础实验→应用实验→专业实验→创新实验”四个层次,对实验课程体系进行层次划分,优化构建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实验项目涵盖基本型实验和综合设计型实验,突出强调各层次实践课程的内容衔接。我们以如下模式进行规划:(1)以基础实验室建设为中心,强调在专业建设中的重要性,是通信类必不可少的实验室;(2)以关键技术和自身技术优势扩展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加入二次开发功能,学习常用的开发手段,学生可进行相应知识的应用开发;(3)以科研带动综合实验室的建设,通过学习最新的数字传输技术、无线电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4)拓展综合实验室,以毕业设计和创新实践为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对已学知识的全面运用,对电子信息、通信专业的深刻理解。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我们秉承“忠诚、博识、卓越”的校训,以“改革、创新、发展”为指导思想,形成了“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明确了“优化体系、创新模式、资源共享”的改革思路。
(一)研究思路
在综合实验室中,我们针对创新专用实验室的建设进行研究,使其適用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专用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才能建立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有序的开放运行机制。为了使其建设配置合理、紧跟技术的步伐,研究思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理顺实验室结构。根据学科建设的要求,结合通信类等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的需要,“基础型”和“创新型”两类实验室并存。“基础型”指的是通信基础类和应用类实验室,主要为学院2-4年级本科生开设的必(选)修课程提供实验教学条件。“创新型”是指由工艺实训室、设计与创新实验室和系统设计软件实验室组成,主要为3-4年级学生的系统综合设计、课题设计、毕业设计和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软、硬件支持,并为电子设计竞赛、机器人竞赛、通信类竞赛、军事建模等赛事活动服务,还可举办电子信息发布、新技术新器件应用讲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展览等活动。
2.构建实验室资源。根据实验室的建设方向,创新类实验室为开放实验、科技创新、学科竞赛等活动提供有效支持,实验室需要为创新实践活动提供开放的实验场所,并根据开设的规模确定场地的大小。不管是筹建新实验室还是对老实验室进行改造,都需要进行大量的调研。为实验室配备实验平台,其中包括仪器仪表,这就需要调研和采购,保证创新专用实验室的顺利开设。除此之外,创新专用实验室师资队伍的建设不能依赖于师资队伍建设的一般理论,而应以创新专用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研究师资队伍建设。
3.实现实验模式改革。创新理念归纳起来为“凸显入门引导、突出学生主体、注重教师指导、实施有效监管、科学合理评价”。创新专用实验室从学科专业实验教学和工程训练需求出发,采用开放式自主实验的教学管理模式,这是一种从实验时间和实验空间拓展到实验内容、实验指导、教学管理、考核评价等方面的教学模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式实验教学,使学生逐渐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养成自主发现、解决问题的习惯,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实验室资源的使用效益。
(二)研究内容
1.平衡创新实验室建设投入。实验室软件和硬件建设齐头并进。在加大硬件建设投入的基础上,重点应放在软件环境建设上,包括实验室对校内外开放、实验项目开发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管理、设备使用效益评价等。从目前现状来看,实验室建设投入包括场所投入、资金投入、设备投入、师资投入、管理投入等,但实验室信息化建设远远落后于硬件投入。实验室产出包括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术成果等,我们要从分析实验室建设投入产出关系,提升投入产出效率入手,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和建设效益。endprint
2.优化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结合通信类专业的设置调整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新修订等工作,对创新实践教学的目标、设备需求、成本和拟达到的效果等客观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我们围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优化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例如,优化构建电子与通信基础课内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和课外创新实践体系,整合电子信息与通信类专业实践教学环境,突出强调各层次实践课程的内容衔接,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构建通信类创新教学内容体系。
3.创新多层次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在实验室管理模式方面,按照“学为主体、能力为本、技指融合、面向应用”的改革思路,创新多层次开放式的管理模式,实行“实验中心—实验教师团队—学生创新团队—学生竞赛团队”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例如,采用“赛课一体”的训练管理模式,以竞赛为牵引,以提高学生创新设计能力为目标,注重通信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学生自主提出实验方案和设计思路,从工程应用的角度组织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素养。
4.促进实验室与其他资源共享。创新专用实验室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使得实验与理论、实验与科研、实验与应用结合更加紧密。强化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推进科研反哺教学,创新实验室在实践教学中,注重结合教师科研方向与成果,引导学生“做中学、研中创”,构建了学做合一、研创结合的新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大量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先进的教学方法、多元化的考核办法、有效的效果评价以及合理的师资梯队将更加有利于创新专用实验室的建设。
四、结束语
为了拓宽学生专业知识视野,拓展学生课外学习的渠道,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部队通信类初级指挥军官岗位适应能力,以“2110工程”实验室建设为依托,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理念,通过构建创新实践平台,创建创新实践乐园,针对通信类学生创新专用实验室的建设进行研究,取得较好的效果。
參考文献:
[1]卢艳军.大学生创新实验室运行管理模式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2):17-19.
[2]曾树洪,唐明星.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模式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7):16-18.
[3]网琢,等.大学生电子设计穿心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高教论坛,2015,(7):81-84.
[4]徐建霖,等.军队院校电气工程专业综合创新实验室建设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9):113-1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