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经典古诗文在中学思品课中的有效运用

2018-01-19 16:06王顺民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12期

王顺民

【摘 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精华,诗词不仅简洁优美,而且富含哲理。本文结合经典古诗文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的特殊地位,针对其思想性、教育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分析了经典诵读在中学思品课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实施、引用的方法。

【关键词】诗词佳作;中学思品课;有效运用研究

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是人类智慧的精髓。把经典古诗文运用于中学思品课堂教学之中,可以把诗词佳作所凝聚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展现在课堂上,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其哲理,领会作者意图。也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具有较大程度的开放性和探究性,有利于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经典古诗文所蕴含的天然思想道德教育因素,有利于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一、中学思品课教学中诵读经典的作用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精华,诗词不仅简洁优美,而且富含哲理。中学思品课中恰当地引入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好传统的经典古诗文有以下几点重要作用:

1.经典诵读可以完善学生人格,促进人文精神的养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将经典古诗词恰当地运用于思想政治课,有利于传承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对中学生进行审美、品德的教育,有利于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思想品德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于漪老师曾说过:“培养学生成为21世纪素质优良的中国人,是各个学科共同担负的责任。

2.学习国学经典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经典诵读在中学思品课中的具体实施

创设国学教育环境,营造国学经典学习氛围。结合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国学经典学习氛围,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国学经典的存在,于无形之中受到经典的熏陶。

1.校園环境,处处彰显国学教育特色

我校始终把校园环境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环境布置上精心规划、合理设计、处处彰显国学教育特色。教学楼走廊分别以“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孝行天下”为主题,张贴古代圣贤名家的画像及名言,将每一面墙壁打造成国学教育的宣传阵地。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充分考虑国学因素,创设国学教育环境,营造国学教育氛围,对有效的推进国学经典融入初中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充分利用校园广播,营造国学经典学习氛围

校园广播利用晨读、大课间、午休等时段播放一些国学经典中的名篇名段、通俗易懂的古诗词及其鉴赏、名家朗诵音频,甚至是以经典诗文为歌词(如《水调歌头》)的流行歌曲等等。通过广播这一有声语言,刺激学生的听觉,引起学生的关注,引领学生走进国学经典。也让学生的课间时段分分钟浸润在浓厚的国学经典氛围之中。

3.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搭建国学经典活动平台

与传统节日相结合,走进传统文化。让学生积极参加“我们的节日”这一实践活动,抓住“春节、端午节、仲秋节、重阳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开展走向生活、走进民间系列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来历及风俗习惯,积累有关节日的经典诗文。这些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走进经典。

三、经典诵读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引用的方法

诗词佳作虽句句是精华,但是如何恰当的运用才能是其能量最大程度的发挥,以真正利于中学政治课的讲授和学习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以古诗文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诗词佳作等语句精炼,寓意深刻,铿锵有力,富有感召力,耐人寻味,学生也乐于接受。在导入新课时运用诗词佳作,能启迪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例如,在讲“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这一课时,在讲《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一课时,用“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故事导入,引发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我们看问题不应一成不变,而应该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在讲《永恒的中华名族精神》这一课时以艾青的诗《我爱这土地》的朗诵视频导入,学生很快沉浸在诗歌营造的爱国氛围中,为教师讲好这堂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学生学好这节课内容开了好头。

2.用古诗文讲解,化抽象为具体

思想政治课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都是以高度概括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的,一般都比较抽象,学生也比较难懂,而诗词佳作则比较生动形象,也比较容易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能选择恰当的诗词佳作帮助学生全面、准确的理解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则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规律的相关知识时引用“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里余,行止自成行。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讲“事物的变化发展始于量变,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时引人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讲“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时引人陆游《冬夜读书示子半》“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讲“按客观规律办事”时引人朱熹《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讲“矛盾”时,引人南北朝诗人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讲“矛盾的普遍性”时引人苏东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讲“运动与静止”时引入毛泽东诗“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等等。这样抽象而深奥的基本观点和原理通过诗文的点化,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理解与掌握。例如在教学“辩证唯物主义矛盾观”时,首先引人“心病还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然后提问学生诗句的意思,最后它所包含的哲学道理,这样学生知识记忆会更加深刻,因为学过这首诗,理解也更加容易。

3.以古诗文结尾,富有深意

上好一堂课,除了导入新颖,重难点明确,还要有一让学生回味无穷的好结尾。如果在课堂的结尾恰当的引用一些诗词,往往可以起到知识迁移的作用。为下一堂课埋下伏笔,起到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的作用。如讲“事物的运动变化”这节内容时,我引导学生分析孟浩然的诗句“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它所蕴含的哲理包括什么呢?草木有荣又有枯,可以看到事物是运动变化的,那么“自有时”又如何解释呢?这样的结尾既生动的概括了本课的内容—事物是运动变化的,又巧妙地暗示了新课的内容—运动是有规律的。从而让学生对下节课有了期盼,也让学生理解知识内部之间的联系。

经典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良好素材,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具有很强的重要性。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几多先哲圣明,文人骚客,他们对社会与人生的探讨和实践,给我们留下了灿若星辰的壮丽诗篇,为我们教学提供了取之不竭的丰富精神宝藏,只要我们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巧妙运用,定能够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