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观感受主体满意的学校安全工作初探

2018-01-19 15:55张禹川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坏人学校教育

张禹川

安全不保何谈教育,学校安全工作关系牵动着千家万户,做好学校安全工作,让直观感受主体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满意意义重大。然而据上海市交警部门统计,2015年上海涉及中小学生道路交通事故共发生17起,造成8人死亡,7人受伤。据媒体报道,今年以来海南省连续发生多起学生溺水事故,短短3个月时间——9个生命消逝。2016年1月15日安阳县5名孩童在放学路上误将老鼠药当饮料喝随后身体出现异样。 2016年1月16日中午,河南新乡原阳县李女士出门办事,留女儿一人在家。回家后竟发生意外,孩子遭人捆绑被打成重伤昏迷不醒。 2016年1月4日,广东佛山一名六年级女生上学途中失踪,最终证实该名女生已不幸遇害。安徽亳州一名13岁女孩因早恋与男友争执产生厌世情绪,于2016年1月15日夜间吞吃大量安眠药,后经抢救病情平稳。2016年2月27日广州真光中学大量学生出现腹泻呕吐等不适症状,到医院就诊疑似诺如病毒。据新京报记者3月份从广西来宾市忻城县委宣传部获悉,一段在网上流传的约20名女生手持钢管、西瓜刀等器械聚众斗殴的视频,被网友称为“女版古惑仔”。该起械斗造成1女生头皮受轻微伤,参与者涉及当地思练中学11名在校女生。

越来越多的安全事故发生在中小学生身上。知心姐姐卢勤说,如果老师知道一起学生案件,在中国那么必然有6起被隐瞒了,发现的案件和隐案的比例是1:6,我国有3.6亿多青少年,所以中小学生人身侵害案的发生不能不让人深思。

一、中小学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安全事故发生在中小学生身上,通过分析这几起案件,不难发现其成因有以下五点:

第一,安全意识低。有些中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缺失,虚荣心强,贪婪爱沾小便宜,判断力低,贪玩又喜欢花钱,片面追求物质享受。坏人往往抓住他们的这些弱点,施以小恩小惠,先给一点甜头让他们尝着,然后就是一点盼头让他们想着,素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些虚荣心强,判断力低下,贪玩又喜欢花钱的学生一步一步被坏人引诱到埋藏他们生命的陷阱里。教唆吸毒犯及拐骗等坏人就是把目标放在贪玩又喜欢花钱的学生身上。

有的学生受不良文化的侵蚀,对社会常识知之甚少,对社会生活懵懵懂懂,缺乏安全意识,容易受到侵害。有的学生对校外形形色色的摊点出售的食物及零食图便宜方便,食用造成食物中毒。个别中小学生辨别是非及安全隐患能力低,忘记自我保护,在面对区区几百元时的金钱诱惑,大多数受害者迷失了自我,忘记了犯罪嫌疑人强加给自己的侵害,丧失了是非判断的能力,不仅放弃了寻求法律保护的权利,而且丧失了受害者起码的人格尊严,并为此不惜冒成为帮凶的风险。

第二,交友不慎。作为成年人,我们都知道交朋友是件很慎重的事,谁都不愿意同魔鬼打交道,成熟的成人有时都会在不良的影响下走上歧途,何况是孩子呢?德国教育家卡尔·威特一直不主张孩子去接触那些有坏思想坏习惯的人,他说:“不加选择地让孩子们在一起玩,他们就互相逞能,有可能变成利己主义者,结果沾染上狡猾、虚伪、嫉妒、憎恨、傲慢、说坏话、争吵、诽谤、挑拨等坏品质。”

“孟母三迁”的故事讲到孟子原住在艺人的旁边,孟子就止不住去听 ,当迁至屠户旁时,孟子又常去看杀猪。直至三迁至学馆旁时孟子才专心读书,以至于成了大思想家。这则故事虽然有轻视劳动人民的意思,但是,它讲明了这个道理——近墨者可能会黑 。孔子的“居必择邻,游必就士”,也说明了这个道理,“墨”是无孔不入的,近墨者黑。正像鲁迅说的:“农家的孩子早识犁,兵家的孩子舞刀枪,秀才的孩子弄文墨。”接触多的是什么,学会的就会是什么。接触坏思想的学生次数多了,学到的就是坏思想,习的就是坏行为。我们的中小学生对友谊懵懂,即所谓的“交友不慎”。有教育专家研究发现,多数未成年孩子走上歪门邪道,都有一个先学坏的同龄人充当“老师”,就像流感病菌一样,轻易进入到不设防的健康肌体当中。它的破坏性和复制性,相当可怕。

广西来宾市忻城县“女版古惑仔”聚众斗殴中,参与者涉及当地思练中学11名在校女生。因为交友不慎,她们的青春就在传销式发展“下线”的网络里荒废了。

第三,心理缺陷。心理缺陷,指无法保持正常人所具备的心理调节和适应等平衡能力,心理特点明显偏离心理健康标准,但尚未达到心理疾病的程度。这在单亲家庭、不和谐家庭、教育缺失家庭、家长外出务工家庭的中小学生身上表现最突出,他们易意气用事,心中常怀怨怒,追求刺激,爱走偏锋,晕头转向之后,才会快乐。但只顾追求刺激常使她们失去了正确判断。

安徽亳州13岁女孩自杀新闻中的女孩就是心理問题,本来早恋就不是一个13岁女孩所做的事,何况分手也很正常,但却与男友争执产生厌世情绪,吞吃大量安眠药简直就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广西来宾市忻城县“女版古惑仔”聚众斗殴中,她们荒废了自己的青春之后,她们又把自己的同伴们推向了深渊?在这些斗殴的女生身上,我们看不到人类与生俱来的关爱同类的悲悯与同情之心,积聚在这些孩子体内的是麻木与冷漠,她们的内心没有正义与丑恶的较量,同时也丧失了是非对错的衡量标准。甚至有的中小学生同社会上的无业青年、小混混打交道叼起烟还自认为很潇洒,很时髦,很快乐,思想还很前卫,其实这些人不是傻瓜,肯定会一步一步设圈套给我们的中小学生生钻进去,任由他们摆布。

第四,防范意识差。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那些心胸宽广的人,不会为了小得小失算计别人(或者嫉妒别人)而轻易去害别人。然而社会上各式各样的人都有,不排除人不为己天株地灭,你不害我我害你,有用是朋友,有奶就是娘的隐形小人。

我们的中小学生生毕竟未成年,防范意识差。夏天休息不关门窗,空闲时间喜欢玩水,夜晚出门独自行动,个人行走在僻静之处如公园假山,树林深处、夹道小巷,楼顶晒台、没有路灯的街道楼边,尚未交付使用的新建筑物内,无人居住的小屋、陋室,茅棚等,特别是女生单独逗留,很容易遭受到流氓袭击。同家长交流少,不听家长建议的叛逆中小学生爱走偏锋导致上当。endprint

极个别女生不注意自己的着装礼仪,中国人民大学金正昆教授曾说过:“着装礼仪禁忌是,不过分鲜艳,不过分暴露(胸部、肩部、腰部、背部),不过分透视,不过分紧身,不过分短小。”可我们极个别女生的着装没有注意这一点,连老师都不好意思看她,但她却以为很美,苍蝇不盯无缝的蛋,恰恰是这种着装对异性的刺激增多,挑逗并招惹了自我控制力差的异性。

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欠到位。虽然上级行政部门经常以文件的形式强调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但由于种种原因,社会各界评价学校时仍然唯分数论,上级检查学校时只看到学校表面的环境,再加上资金、人力、物力有限,导致安全教育工作流于形式,資料很多,效果不明显,难以让学生识别、躲避安全隐患,更不要说逃避潜在安全隐患。虽然上级部门对学校投入逐年增加,但远远不能满足学校内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产生没有老师管理的“真空”时间、地段,滋生了安全事故。虽然政法部门对社会治安的治理整顿力度很大,但由于我国地域广,无法做到不留安全死角,加上中小学生年龄、体力、心理的原因还是容易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

二、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管理

痛定思痛,通过以上分析,根据《义务教育法》第24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管理,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我们要使直观感受主体对安全工作满意中应该研究并采取教育对策,预防中小学生遭受侵害。

第一,抓好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构筑思想防线。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改变一个人,首先要从改变他的思想入手。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加强生理常识的学习和自身的安全防范,教育中小学生消除贪图小便宜的心理,无功不受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解读《庄子》时说道:“真正的仁义志士不怕生活上的贫困,而怕精神上的潦倒。物质是一种利益,可以迷失我们的判断;世俗是一种言论,可以扰乱我们的价值观。”所以在物欲横流的今天,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要敢于固守一份清贫,不能有贪小便宜的心理。

第二,规范中小学生行为习惯,构筑行为防线。学校应该根据《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征求警察,家长、老师、学生各方意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相应的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办法,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加大资金、人力、物力投入,建立健全24小时校园值守制度,消除管理“真空”,发现问题,及时制止,教育,纠正。邀请法律工作者举行安全讲座,开展安全主题班会,举行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教育我们的中小学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不要给坏人有可趁之机,更不能伤害别人。不要交有违纪违法行为、道德品质差的朋友。外出一定要征求家长或老师的意见,作为家长不能随便让孩子出门或在外留宿,对孩子的行为作好了解,一有反常一定要跟踪管理,千万不能亡羊补牢。夏天休息要关门窗,夜晚出门不独来独往,不行走在僻静之处。

要注意自己的着装礼仪,着装不要耍酷,女生更不要过分暴露(胸部、肩部、腰部、背部),不要过分透视,不要过分紧身,不要过分短小。陌生人的馈赠和邀请应婉言拒绝,以免因小失大。谨慎待人处事,对于不相识的人,不要随便说出自己的真实情况,对自己特别热情的人,不管是否相识都要倍加注意。一旦发现陌生人对自己不怀好意,甚至动手动脚,一定要严厉拒绝、大胆反抗,并及时向学校有关领导和政法部门报告,以便及时加以制止。

第三,教会中小学生识别骗术,学会防身术,构筑技巧防线。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上,不能不出门,有时也不可避免会单独出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王大伟教授说:“ 中小学生要善于隐瞒自己的信息 。”要教育中小学生如果是一个人时,千万别让人知道你是一个人,不能同陌生人攀谈,更不能用别人的物品喝别人的饮料,可以在出门之前带好必须的生活用品,避免上当。有人喊客时别说话,别理他,问路要找警察询问,更不能捡拾地上的物品。

学校应定期进行安全演练,让学生学会安全防身技巧。教育中小学生穿着要便于奔跑逃身,教给一些防身的方法:例如利用随身携带的物品(书包、书本、矿泉水瓶等)防身,遭遇坏人时不能慌,善于同坏人周旋,趁坏人放松警惕时攻击他的要害部位,赶快逃身。同时,要注意设法取到坏人的毛发便于做DNA鉴定,在案犯身上留下印记或痕迹,以备追查、辨认案犯时做证据。

第四,净化社会环境,构筑安全防线。《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第五条:“各级教育、公安、司法行政、建设、交通、文化、卫生、工商、质检、新闻出版等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依法履行学校周边治理和学校安全的监督与管理职责。学校应当按照本办法履行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职责。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当积极参与和支持学校安全工作,依法维护学校安全。”各级各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消除安全隐患,将危害中小学生安全的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打击违法犯罪,让坏人无藏身之处。社会上对见义勇为的英雄加大宣传力度,搞好普法教育,让人们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如果有人威胁不能软弱屈服,要敢于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参考文献:

[1]卡尔·威特.《卡尔·威特的教育》京华出版社.

[2]卢勤.《把孩子培养成财富》漓江出版社.

[3]《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中小学班主任国家级远程培训资料.endprint

猜你喜欢
坏人学校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坏人长什么样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警察教你识坏人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父与子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