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吴春岩
摘要:专业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的载体,地方高校的专业结构调整对学校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的基础上,以吉林农业大学本科专业建设与结构调整的实践经验为例,提出了专业结构调整的策略。
关键词:地方高校;专业;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2-0151-02
一、地方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1.专业结构调整是高校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与转型的必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出现在很多新兴产业,作为地方经济建设中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地方高校在专业结构、人才培养层次、人才能力结构上都要做出相应的变化,以适应经济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
2.专业结构调整是地方高校办出特色的关键因素。地方高校与“985”、“211”高校相比,在办大办强上没有足够竞争力,只有依靠部分学科专业的特色优势,结合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办出自身特色,才能在高等教育的建设和改革发展大潮中占有一席之地。
3.专业结构调整是地方高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地方高校已经逐渐意识到内涵发展的重要性,多数高校将建设重点由扩大规模向质量稳定提升做出了转变,在稳定发展现有优势学科专业的基础上,调整学科专业建设方向,着力发展新兴学科,以适应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要求的变化。
二、地方高校专业结构调整途径
1.建立合理的专业结构调整机制。2012年教育部出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机制》后,将专业设置自主权交由高校,但多数高校尚未完全形成与之相对应的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原因主要在于学校对政策变化的适应稍显滞后,未能主动灵活地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对专业设置和调整的操作和掌握度不强。高校应主动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设置专业结构调整与运行机制,在适应市场需要的同时保持专业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将专业外在的结构调整与内在的内涵建设统一起来,以适应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2.合理撤并相关专业,科学调整专业归属。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多数地方高校存在一些建设发展缓慢,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滞后于经济发展要求,办学水平和层次较低的专业,这些专业或者多年停招,或者毕业生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学生的就业率和满意率较低。学校应该结合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总体规划,充分考虑专业未来发展和现有办学条件,对办学方向不明确、归属不合理、发展前景堪忧的专业进行调整和撤并。
3.科学谨慎設置新专业。随着专业目录的新一轮修订以及高校专业整理工作的开展,地方高校基本已经形成了稳定的专业布局,今后高校专业申报的重点工作是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挖掘新的专业增长点,新增部分新兴学科专业。地方高校应依据学校积累的办学经验、凝练出的办学特色以及办学实际,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地方经济产业调整,办最富有发展潜力或最能体现社会效益的专业,以符合未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三、吉林农业大学专业建设与结构实践
吉林农业大学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不断加大专业建设和调整力度,适时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以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人才培养需求。
1.确定科学合理的专业结构调整思路。随着农业产业化的迅速发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对人才不断提出新需求。学校专业设置向农业产业链条延伸的思路为:专业设置由单一面向农业生产的一个环节,向农业生产链条的前后双向延伸。向产前延伸,增设了种子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药学、生物技术、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向产后延伸,增设了食品质量与安全、农产品加工、畜产品加工、轻化工程、粮食工程、市场营销、交通运输等专业。通过调整,使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更加协调。
2.依据地方经济建设需要设置和建设新专业。学校依据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为适应新时期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对种质资源、北方草业、园林设计、设施农业、环境保护、新能源、物联网等方面的人才培养需求,2010年以来,先后设置了8个新专业,其中,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草业科学专业、风景园林专业、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体现了学校办学特色和办学传统优势的发展思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体现了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物联网工程专业,体现了适应科技进步的交叉学科的发展思路;保险学专业,体现了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行业需求的发展思路。
3.建立和完善专业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专业调整与退出机制。学校充分发挥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在专业建设上的指导、审议等职能,同时,进一步完善专业建设上校院二级管理机制,给予学院专业建设自主权,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专业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和学科专业建设水平的评估机制,增强学院的竞争意识,调动学院的积极性。
学校制定了专业增设、调整、改造与撤销的具体执行标准,把专业建设成效和专业结构优化作为教学工作检查和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了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依托定期开展的本科专业自我评估、院校审核式评估、专业认证与评估、专业综合评价、教学状态常态检测等专业建设的评价活动,对所有本科专业进行定期评估,以达到专业建设质量稳定提升的效果。
4.以结构调整与优化促进专业建设与改革。依托学校资源优势,引导不同类型专业办出特色,作为省属重点农业大学,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实际,大力发展应用型专业,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学校现有的学科、师资优势,鼓励不同类型专业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克服同质化倾向,在各自的领域办出特色,部分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专业已办成国内一流专业。
5.以优势特色专业建设带动专业整体办学实力和水平的提升。学校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淀,形成了以农林经济管理、动物科学、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家政学、中药资源与开发等国家级特色专业为引领的一批优势专业。
学校充分发挥目前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3个省级特色专业和9个省级品牌专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鼓励专业教师从事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改革研究与实践,不断更新专业课程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保持专业在国内同类院校中的领先优势和特色。
6.将专业调整和建设与教育资源整合有机联系起来,提高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开放力度。为解决有限资源分散于不同专业甚至不同教学单位,导致重复建设且水平不高的现实情况,学校将有机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资源的集中优势,打破教学单位之间的壁垒,以促进专业建设、学生成才和学校发展为出发点,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师资团队、实验中心、教学基地,结合MOOC平台“吉农在线学堂”的建设,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利用和共享程度。
7.立足专业建设现状,分类指导专业建设。学校依据专业办学特色和发展实际情况,在《“十三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中提出在未来专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将专业分为四类进行建设:一是提升优势特色专业,将其办成国内同类一流专业;二是支持建设与国家战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三是发展学校非传统、优势、特色及新办专业;四是限制发展就业率低、设置趋同、招生过剩的专业。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最基本的教学建设,对学校的发展与改革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地方高校应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面提升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整体水平,以满足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
参考文献:
[1]周吉林.我国高等农林院校“一体多面"式专业结构链优化策略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4,(3):14-18.
[2]张紫薇.现代高校本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多元耦合[J].江苏高教,2013,(6)74-7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