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常态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018-01-19 19:52马飞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常态保护

马飞

摘要: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复杂性不断增加,对其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方式和方法。本文论述了新常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从必要性和保护措施两方面,阐述了新常态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提出了以创建规范化的濒危评价体系;提高受众群体,增强全民意识;创新多样化、针对性的传承人扶持手段和扶持方式;完善开发评估机制以及坚持依法管理,完善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等六种保护措施。

关键词:新常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2-0001-03

一、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的主要载体,表现出人类的生命力和其对生活的创造力,体现了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它传承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道德情操和价值观,是一个与国家和民族紧密相关的概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社会道德和价值观的弘扬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代表着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对于中国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情感基因”,是中华民族记忆的根源,也是“我们今天与过去的沟通渠道”。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新常态”的理解

新常态第一次被提及是在2014年5月,习总书记考察河南的行程中。他说:“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2]“新常态”不仅指中国社会建设发展进入新阶段,也揭示中国社会建设呈现出新面貌,倡导社会风尚,促进和谐社会幸福社会建设;这些也使“新常态”的中国,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呈现出新常态。

众所周知,活态性与开放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特征之一。作为人类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创造的文化成果,非物质文化遗产必然依附于特定的国家、民族、族群、地区或者个人而存在和发展,中国文化的新常态,对现阶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新常态模式下,是否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且最大限度地保护其赖以传承的文化生态土壤,是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继续生存、传承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符号,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展示。在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被定义为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些群体、团体或个人随着其所处环境、與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创新,同时使其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和激发了人类的创造力。

2005年,中国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并且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上述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相对于对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起步较晚,在一度很长时期受到忽略与破坏后。亟待对其实施保护。作为拥有五千年悠久灿烂文明史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在传承、保护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任务也非常迫切与繁重。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探讨传承、保护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显得愈发重要。

三、“新常态”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人是社会的人,必然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群体之中,非物质文化是特定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是维持和巩固社会和谐的精神基础。无论身处何方,总会被它无形地把个人同特定社会群体、民族牢牢地联系在一起,这是全民族文化认同的根源,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

(一)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条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内涵的积淀,是中华民族文化渊源和文明的基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在我国,各民族悠久的文明史创造了数量极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它是各民族文化特色的体现。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以让许多民族特色文化不至于不适应现新常态的社会发展而灭绝,同时,也可防止目前社会发展的“一体化”对多样性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维系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保留与传承。

(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

无论何时,对于任何国家来说,想要保持独立与自主,都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物质硬实力,另一条腿则是文化软实力。如果物质硬实力不足,这个国家可能在受到外部打击时,战之即溃;而如果文化软实力不足,这个国家更大可能不战即自败。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一些人道德信仰失落、国家意识形态淡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足的现状,在新常态的社会发展变革时期,习近平同志关于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讲话中,频频提及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建设文化强国,必须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汲取营养,获取力量,赋予时代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概括和总结,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现阶段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

社会和谐是我们共同追寻的目标,亦是人类社会得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与文化建设相统一,新常态时期,由于社会各方面与以往相比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以文化新常态为基础,建立趋同的社会价值取向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而新常态的文化建设则需要依附于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我国进行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和根源。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endprint

四、新常态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面对着社会文化发展的变革,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地遭受强势文化的侵袭在传统文化日益受到损毁的危机面前,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了保持文化的多样性,我们越来越感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可贵。当前,抢救和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成为人们的共同心声。

关注民族文化的特异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新常态时期繁荣和创新多元文化,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时代要求和民族责任。

(一)创建规范化的项目种类濒危评价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种类濒危评价体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种类保护、传承与发展的过程分析、结果鉴定及工作流程的检验体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系统的策略和方法。是正确评估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采取适当而有效保护手段的基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及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目前,全国还没有相对规范的优秀传统文化濒危评价体系,面对日益增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相关规范化的评价体系制定刻不容缓。

(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受众群体,增强全民意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环节,加强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本地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与认同意义重大。在中小学及高校开展适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修课程对于新常态社会下有效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忽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只有全社会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与认知,才能提升全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才能在新常态的文化变革中保持特色,引领创新,再创辉煌。

(三)创新多样化、针对性的传承人扶持手段和扶持方式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目前大多采用资金扶持或政策鼓励的方式进行。新常态社会条件下,在经过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之后,对于相当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说,其当前都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资金已不再是问题。常采用的资金扶持对相当一部分传承人来说已变得无足轻重,精神价值、社会价值的肯定才是激发其传承与创新的源泉。在目前新常态的社会条件下,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针对性的扶持方式,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四)完善开发评估机制,坚决杜绝旅游式的破坏性开发

新常态下,社会文化正经历着重大的变革,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引领文化变革的中坚力量。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旅游开发是其必由之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问题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虽争论颇多,但基本上有一个共识,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合理而有效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可以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如何选择恰当的旅游开发策略,使在满足市场消费的同时,保有其关键的“原真性”,杜绝破坏性开发的后果。这方面,都需要完善当下开发评估机制才能实现。

(五)坚持依法管理,不断完善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此过程中,尤其是当下,全民的保护意识尚未完全觉醒,相关的保护立法显得尤为重要。完善的法律体系,可以从根本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全面而强有力的制度保障。立足国情,加强对相关保护机构的监管,制定严苛的管理条例和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健全相关法律法規,构筑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完备法律体系,进而全面有效地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总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群体的审美价值和精神文化,具有独特性和传承性,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以言传身教的形式传承的,一旦消亡或者流失,基本上无法恢复。伴随着现代社会活动“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将变得愈加复杂和艰巨。保护我们多样化且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其引领新常态下社会文化的变革,实现建设文化强国的中国梦。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也是传承与发扬中华文明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戴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惑[J].瞭望新闻周刊,2005,(30).

[2]习近平首次系统阐述“新常态”[EB/OL].新华网,2014-11-09.

[3]曹新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研究[J].法商研究,2009,(2):76-84.

[4]刘魁立.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河南社会科学,2007,15(1):25-34.

[5]张国祚.习近平文化强国战略大思路[N].人民网,2014-09-11.

[6]雷蓉,胡北明.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4):12-15.

[7]张博,程圩.文化旅游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人文地理,2008,(1):74-78.

[8]王珊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4,(6).

[9]关芳芳.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评价及旅游开发活化研究——以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D].暨南大学,2009,(5).

[10]肖曾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5).endprint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常态保护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