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剑
似乎也只有这流水冲击岩石的隆隆声和火车的轰鸣声,
能讲得清马丘比丘的来龙去脉
从古印加帝国首都库斯科到马丘比丘,依旧像三毛来时那样没有公路,只能搭火车到温泉镇。
几个小时的火车票价昂贵,脑洞大开的各国旅行者们遂开辟出了一条惠民路线:从库斯科先坐一趟价格十分亲民的巴士前往Hidroelectrica,约需6到7小时,再沿着铁路徒步约两小时。我就是沿着这条线路到温泉镇的。
为了保护古建筑,现在每天只允许2500人进入马丘比丘。随着人群通过检票口,本以为还要走上一段路,没想到,一个转弯,马丘比丘突然出现在眼前,整个人顿时有一种窒息的感觉。
群山环绕之间,层层梯田顺着平缓的山脊铺展开来,十几只羊驼在梯田上肆意闲逛,成排的石房子散落其间。
马丘比丘在克丘亚语中意为“古老的山”。这个深藏于安第斯山中的印加帝国古城建于15世纪左右,16世纪时随西班牙殖民者的入侵和印加帝国的没落被遗弃,在随后的四个世纪中渐渐被人遗忘。
1911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海勒姆·宾厄姆三世在海拔两千多米的群山之间发现了这座被密林覆盖的高原城郭。虽然对谁是最先发现者至今都有争论,但不可否认是宾厄姆将马丘比丘介绍给了世界。据说,《夺宝奇兵》的男主角印第安納·琼斯就是以宾厄姆为原型塑造的。
一个本地人向我打招呼,仔细一看,原来是温泉镇上一家餐厅的老板,我头天晚上就是他家餐厅吃的饭。没想到他白天居然来这里当上了导游,他身上那件职业导游服让我一眼没能认出他。他告诉我,再往上走到一个瞭望台的位置,可以看到更美的景色。
本地人与我们东方人长相肤色相近,又大多热情、善良,容易让人产生亲近感。秘鲁是南美少有的几个印第安人仍然占主体的国家,让人感到,在这里,才更加南美。
站在瞭望台的斜坡下,能看到马丘比丘的整个建筑群。此前虽然从照片上无数次看过,但真的站在这里,还是感到震撼。一个连文字都没有的文明,何以产生这样大的能量,能在悬崖峭壁间,建造如此宏伟的建筑群?久石让的《天空之城》所描绘的意境,也不过如此吧。
有人认为马丘比丘并非普通城市,而是印加贵族的乡间休养场所,也有人认为这是一所寄宿学校或是宗教场所。上百间石房子像迷宫一样,墙上石块之间的缝隙连锋利的匕首都无法插进去。
和所有印加城镇一样,太阳神庙占据最重要的位置,堪称古印加人天文和建筑学造诣的代表。神庙呈半圆形,每年南半球冬至,阳光会通过一个梯形的小窗口直射到一块大花岗岩的中央。
马丘比丘的另一处著名景点,也是它的最大谜团,名为“揽日石”。有天文考古学家揣测它是一个日晷,也有人说它是用来进行天文观测的工具。这是一块精致的四边形大石雕,可能因为它包含了印加建筑最神圣的元素——代表土地母亲的基岩,许多游客都会在导游的鼓动下,伸手去感受石头释放出来的神秘能量,自然我也不能免俗。
到了下午,游客渐渐散去,整个马丘比丘突然变得空空荡荡,只剩下了羊驼与我。古城两侧都是高约600米的悬崖,悬崖下是日夜奔流的乌鲁班巴河,不禁让人想起聂鲁达的长诗《马丘比丘之巅》中的诗句:“我看见石砌的古老建筑物镶嵌在青翠的安第斯高峰之间,激流自风雨侵蚀了几百年的城堡奔腾下泻。”
近年来,旅游的过度开发,加之山体滑坡的威胁,使得人们不得不担心起马丘比丘的未来。它躲过了西班牙人的侵略,躲过了无数次的天灾,不知这次能否躲过现代文明的侵扰。
马丘比丘脚下的温泉镇面积不大,是一个拥挤、喧闹的小镇。当地人不善言辞,如果你与对方砍价,只要你足够热情,让对方感到你的诚意,那么他(她)一定会默认你给出的价格。以至于,我在秘鲁的最后几日,已经开始决定放弃这种“恶习”。
和拉丁美洲的很多城市一样,广场是小镇的中心,教堂、餐厅、邮局、商店等聚集于周围。武器广场是这里大多数城市广场的通用名,当年西班牙人为了炫耀武力,常常在广场上进行武装操练,因此将广场建得宏大壮观,试图在新大陆上再现故乡的荣耀。
这些征服者自视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文明,可对于印加人来说,却是一段悲伤的往事。如今,除了部分地区还在沿用古老的克丘亚语,现在的秘鲁人大多只会讲西班牙语。我不知道一个文明的传承,如果没有了语言文字的载体,是否还能有生命力呢。
夜晚,一群当地年轻男女在广场上排练集体舞。年轻人打扮时尚,已看不出和外面世界的区别,秘鲁人的传统披肩、毛线小辫帽反倒大多穿在游客身上。
小镇的旅馆大多沿河或是依铁路而建。在房间里,可以听到流水冲击岩石的隆隆声,伴随着火车的轰鸣声,仿佛一部交响音乐。似乎也只有它们能讲得清马丘比丘的来龙去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