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洁,孟宪梅,王 晶,郭 龙
(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0)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消化系统疾病,其基本的临床症状则为胃粘膜变薄、胃粘膜腺体及上皮萎缩等各种症状。慢性萎缩性胃炎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都能带来极大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为了能够及时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所隐藏的危险病症,应该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开展对患者的具体疗效分析,探究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危险因素,从而促进临床治疗水平。其具体的操作如下所示[1]。
从本院中提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4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然后将这些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00例。观察组的患者男性有100例,女性也有100例;年龄区间为33~77岁,平均年龄为(64.5±5.6)岁,病程6~45个月,平均病程为22.34±4.5个月。对照组的患者男性有101例,女性患者有99例;年龄区间为34~77岁,平均年龄为(64.2±5.8)岁,病程6~46个月,平均病程为(24.34±7.5)个月。两组的基本资料也没有多少差异,可以作为比较的对象[2]。
1.2.1 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危险因素
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以此来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家族胃癌史,并进行回顾分析。如选择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胃癌家族史、HP感染、酗酒史、吸烟史等各种资料。
1.2.2 两组采用的方法
对照组所采用的方法是常规的西医治疗法,其基本的用药情况是三联疗法的基础上配合替普瑞酮治疗,用口服方式服用奥美拉唑0.02 g/次,每日2次,克拉霉素0.5 g/次,每日服用两次。而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过常规治疗法之后,用克拉霉素0.5 g、每日2次;埃索美拉唑0.02 g、每日2次;叶酸10 mg、每日3次;替普瑞酮150 mg、每日3次,疗程10天,维持治疗12周。对照组患者采用三联疗法+替普瑞酮治疗,用量与疗程同观察组[3]。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疗效,治愈效果:患者临床症状不再出现,患者的胃黏膜也迅速康复;有效:患者的临床治疗症状已经改观消失。无效:基本症状非但没有半点改善,还有加重的趋势存在。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资料查阅和调查分析,造成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危险因素有胃癌家族史、胆汁反流、HP感染等,且两组的治疗效果中,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疗效疾病,患者不仅病程过长,即便是治疗之后的复发次数也很多。因此,但凡患此病者,都会对家属带来严重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本次试验所研究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不仅与患者的hp感染、胃癌家族史和胆汁反流有关,且治愈难度还颇大。因此,需要 采用更好的治疗方法来完成治疗。
为有效预防胃癌的发生,临床医务人员已经对慢性胃炎患者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都逐渐展开了分析和研究。且本次试验研究并不局限于治疗方案和传统的HP感染三联根除治疗方案。而是在三联疗效基础上,增加叶酸和替普瑞酮的方法来治疗。有效改善肠道上皮化生、萎缩以及异型增生。但现如今单用三联疗法耐用性已经越来越差,近几年的消化道增殖上皮增殖也同样有着刺激作用,并且能跟蛋白质起着修复损伤、抑制癌细胞的作用。因此,本次试验研究所使用的叶酸联合替普瑞酮方案比提前使用的胃泌素浓度要更好,效果也要更佳。
由此可见,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首先应该选择三联+叶酸+替普瑞酮法的治疗方法,来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1] 王仲略,周 刚,沈慧琳.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危险因素与临床治疗效果[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08):1817-1819.
[2] 范汉成.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危险因素与临床治疗效果[J].吉林医学,2016,37(12):2941-2942.
[3] 高 原,董 蕾.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危险因素与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1):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