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雅 卉(兰州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汉语词汇不断增加,对表达准确性的要求也开始提高,复音词逐渐增多。唐子恒考察了今文《尚书》28篇,发现上述文章约17 000字,不重复的汉字不到2 000个,复音词有440个[1]。赵克勤统计《孟子》中单音词有1 565个,复音词有713个[2]17。张双棣对10部先秦典籍进行统计,其中《韩非子》用词3 762个,复音词有1 484个,占总数的39.7%[3]。程湘清指出,《论衡》中单音词不足2 000个,复音词有2 300个[4]。赵克勤调查得出,在篇幅相近的情况下,韩愈和柳宗元文中的复音词是《左传》的2.5倍[2]18。以上数据表明,从先秦到唐代,复音词数量呈上升趋势。王力认为,单音词变为复音词主要有3种情况:第一种是换成了完全不同的词,例如“与”变成“参加”,“师”变成“军队”;第二种是被加上了词尾词头,如“虎”变成“老虎”,“杯”变成“杯子”,“石”变成“石头”;第三种是利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构成一个复音词,如“儿”和“子”是同义词,合起来为复音词“儿子”[5]。
“险”和“阻”是同义词,合起来构成复音词“险阻”,属于上述第三种情况。从单音节词的使用到复音词的形成,其经历了双音词临时组合的阶段,最后形成固定复音词“险阻”。下文以“险”和“阻”为例,探讨复音词“险阻”的历时演变及其形成原因。
“险”和“阻”本是同义词,《说文解字》:“险,阻,难也。从阜,佥声。”“阻,险也。从阜,且声。”[6]两者互训。先秦文献中《楚辞·九叹》:“阜隘狭而幽险兮,石嵾嵯以翳日。”[7]121《楚辞章句补注》将其解释为:言己居隘险之处,山石蔽日[8]。《诗经·商颂·殷武》:“挞彼殷武,奋伐荆楚,深入其阻。”该处“阻”表示险要之地。这两个例子中“险”和“阻”都用的是本义,表示“险隘之地”和“险”的意思,后来引申为“险要、险要之处”,不仅指山,还可以指水与森林等,泛指崎岖不平和地势险要的地方。由本义可知,险阻在成为复音词之前,“险”和“阻”是两个近义词,并且单独使用。以下是“险”单独使用的例子:
例1:苟有险,余必下推车。[9]975
例2:故道险,从武城。[9]513
例3:外无从诸侯,而越千里之险。[10]136
例4:鼓险而击之,胜无幸焉。[10]199
例5:秦越千里之险,入虚国。[10]224
“险”在例1中指崎岖不平的地方,在例2中指艰险,在例3中指险要之地,在例4中指危险的地方,在例5中指险要之地。例2中的“险”是形容词,其他例句中是名词。以下是“阻”单独使用的例子:
例1: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9]27
例2: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9]169
例3:阻穷西征,岩何越焉?[7]51
例4:媒绝路阻兮,言不可结而诒。[7]84
例5:龙邛脟圈,缭戾宛转,阻相薄兮。[7]138
例6:目瞥瞥兮西没,道遐迥兮阻叹。[7]156
“阻”在例1中的意思是依仗,在例2中指险阻,在例3中的意思是险,在例4中指阻挡,在例5中指险阻,在例6中指险阻艰难。其中,例2、例3和例5中的“阻”是名词,例6中是形容词,其余是动词。
由以上用例可知,“险”和“阻”本义相同,且能单独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引申出不同的意思。在引申义中,作为名词或者形容词时表示“险要、险要之地”,两者为同义词。但是,“险”还有艰险和艰难之意,“阻”还有阻隔、阻断和依仗之意。表示这些义项时,“险”和“阻”不能看作是同义词。同义词临时组合是复音词形成之前常有的阶段。“险阻”和“阻险”是复音词“险阻”形成之前的一个过渡情况,下文探讨这两个临时组合的特点。
“险”和“阻”临时组合的情况有两种,分别是“险阻”和“阻险”。以下是两种组合在文献中的用例。
例1:跋履山川,踰越险阻。[9]1028
例2:险阻艰难,备尝之矣。[9]202
例3:地形险阻,所以为固也。[11]369
例4:径路险阻,言语不通。[12]2077
例5:战守之道抑有前符,险阻之利俄然未改。[13]
例6:土地险阻,山夷民弱,易依倚也。[14]487
例7:楚越无以况其迥殊,山川未足方其险阻。[15]267
例8:自是险阻不关,山谷不闭。[16]3 418
例9:加以山路险阻,崖谷泥滑。[17]266
例10:致兹险阻之深,无有坦夷之望。[18]205
例11:高山险阻,深林榛薄。[19]3962
例12:山川险阻,旁扼夷落,为中华襟带。[20]2839
例13:禃以为海道险阻,不可辱天使。[21]4613
例14:一路浮湘涉湖,但是波浪险阻。[22]
例15:人物繁盛,地利险阻。[23]
例16:地势险阻,用兵不易。[24]10230
例17:瞿塘剑阁失险阻,出门万里皆康庄。[25]371
以上诸例中“险阻”的用法如下:例1至例3是先秦两汉文献中的用例,“踰越险阻”指崎岖不平之地,“险阻艰难”用以比喻艰难困苦的境地,“地形险阻”指地势险要;例4至例6是魏晋南北朝文献中的用例,“径路险阻”和“土地险阻”指崎岖的、险要的,“险阻之利俄然未改”指险要之地;例7至例9是隋唐五代文献中的用例,“山川未足方其险阻”和“自是险阻不关”指险要的地方,“加以山路险阻”指崎岖的、险要的;例10和例11是宋代文献中的用例,“致兹险阻之深”指危险的地方,“高山险阻”指崎岖难行的;例12和例13是元代文献的用例,“山川险阻”和“禃以为海道险阻”指地势险要;例14和例15是明代文献的用例,“但是波浪险阻”和“地利险阻”指地势险要;例16和例17是清代文献中的用例,“地势险阻”指险要的,“瞿塘剑阁失险阻”指险要的地势。其中,例1、例5、例7、例8、例10与例17是名词,例2比喻艰难困苦的境地,表抽象意,其他是形容词。
例1:阻险林丛,弗能尽著。[26]
例2: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11]583
例3:不欲依阻险,令后世骄奢以虐民也。[11]617
例4:恃众阻险,不宾王命。[12]1384
例5:崎岖川谷阻险之地,与中国壤断土隔。[13]1 529
例6:且斜谷阻险,难以进退。[14]474
例7:其地阻险,百姓不居。[15]174
例8:江山阻险,奏请路绝。[16]163
例9:地有阻险,故风有迟疾。[27]
例10:阻险自卫,居忽汗城。[18]66
例11: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阖,长戟不刺,强弩不射。[19]410
例12: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猛兽。[20]1127
例13:贼阻险拒守,于是选精锐与贼战于女儿关,斩馘万计,余兵弃关走。[21]3143
例14:苗蛮阻险自固,易动难服。[28]
例15:至于阻险自固,金陵则藉水,闽中则藉山。[29]
例16:王杲寨阻险,城坚堑深。[24]9125
例17:蕞尔台湾,阻险负固。[25]13
以上诸例中“阻险”的用法如下:例1至例3是先秦两汉文献中的用例,“阻险林丛”“恐吾至阻险而还”和“不欲依阻险”都指险要的地方或险要地势;例4至例6是魏晋南北朝文献中的用例,“恃众阻险”指险要的地势,“崎岖川谷阻险之地”和“且斜谷阻险”都是险要的意思;例7至例9是隋唐五代文献中的用例,“其地阻险”和“江山阻险”指崎岖不平的、险要的,“地有阻险”指险要的地势;例10和例11是宋代文献中的用例,“阻险自卫”和“秦人阻险不守”指险要的地势;例12和例13是元代文献中的用例,“今陛下好陵阻险”和“贼阻险拒守”指险要的地势;例14和例15是明代文献中的用例,“苗蛮阻险自固”和“至于阻险自固”中的“险阻”是名词,指险要的地势;例16和例17是清代文献中的用例,“王杲寨阻险”和“阻险负固”指地势险阻;例17表示险要的地形。以上例子中,例1至例4、例9至例15是名词,其余都是形容词。
通过查阅汉籍全文检索系统的文献,统计了“险”“阻”“险阻”和“阻险”在历代文献中出现的频率,见表1。
表1 “险”“阻”“险阻”和“阻险”在历代史书中的频率统计
注:“占总数的百分比”中“总数”表示每个时期史书中“险”“阻”“险阻”“阻险”的数量之和。
“阻险”在以上文献中出现的频率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左传》到《旧唐书》即从先秦到隋唐,“阻险”的频率大致呈下降趋势,《隋书》除外;二是从《金史》到《清史稿》即从宋辽金到清代,“阻险”的频率大致呈下降趋势,《裨海纪游》①除外。但是,不论在哪个阶段,“阻险”都不占优势,其出现的频率低于“险阻”(《隋书》除外)。通过查阅汉籍全文检索系统发现,“阻险”最后一次出现是在《裨海纪游》一书中。表格和文献中的用例表明:“险阻”和“阻险”意义用法相同;“阻险”逐渐消失,“险阻”则形成固定组合。
由上文可知,“险”和“阻”单独使用之后过渡到临时组合阶段,然后“阻险”逐渐消失,“险阻”成为固定词语。这是汉语词汇史上重要的现象之一,表现出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复音化的必然趋势。促使汉语词汇复音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语音简化说。王力在《汉语史稿》中说:“上古汉语的语音是很复杂的:声母、韵腹、韵尾,都比现代普通话丰富得多;和中古音相比较,也显得复杂些。有些字在上古是不同音的,到中古变为同音了(虞:愚;谋:矛;京:惊)。”“单音词的情况如果不改变,同音词大量增加,势必大大妨碍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作用。汉语的词的复音化正是语音简化的逻辑结果。”汉语声调具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声母和韵母相同,声调不同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同。上古语音系统复杂,能较好地通过读音区别同音词的意义。随着语音系统简化,同音词增加,区别词义就变得困难。而复音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之一,复音词增加也是语音简化的必然趋势。
第二,审美观念说。吕云生在《论汉语并列复合词形成的条件与原因》中,从词语的联想、语言的模糊性和汉语的节奏等几个方面,说明了复音词形成的原因[30]。杨琳在《汉语词汇复音化新论》中认为,词汇复音化是人们的“喜双心理”所致,即审美观念促使的结果[31]。所以,“险”和“阻”变为双音节词“险阻”和“阻险”。
第三,韵律构词说。冯胜利认为:“双音节自成一个韵律单位(音步)。”[32]唐子恒在《汉语复音化问题概说》中指出,四音节成语、熟字,双音节人、地名称的改造,非正式场合的称呼,还有一些其他事物的称谓都表现出明显的双音化倾向。他总结出文体和语体方面的两条规律:一是韵文和骈文对句式的韵律节奏要求比散文严格,其中复音词特别是双音词的含量往往比同时代的散文多;二是在现代汉语口语中,有些复音词(大多是联合式)不经常使用,而是用在书面语中[33]。“险”和“阻”在古代文献的韵文和骈文中多组合使用,有时是“险阻”,如“故贼之险阻不足据,贼之诡谲无所施”,“平者,坦夷以喻阳陂者,险阻以喻隂徃者,隂在上复者,复于下艰难也”。“险阻”分别与“诡谲”和“坦夷”对仗,音节韵律相称。有时是“阻险”,如“生于阻险,虎豹之威;树于幽潜,是故屯者经纶之归也”,“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阖,长□不刺,彊弩不射”。其中,“阻险”分别与“幽潜”和“关梁、长□、彊弩”对仗,音节韵律相称。因此,韵律的需要会促进单音词组合成复音词。
第四,表意准确性的需要。该文第二部分考察了“险阻”和“阻险”在各个时期史书中出现的频率。其中,“阻险”出现的频率从先秦两汉到清代大致呈下降趋势,汉籍全文检索系统中“阻险”最后一次出现在清代《裨海纪游》中。综合上述各个时期“阻险”的用例可见,其用法不外乎两种:一是名词,指险要之地;二是形容词,险要。《现代汉语词典》只有一个解释:道路险恶而有阻碍[34]。而“险阻”兼有这两种用法,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抽象用法,用以比喻艰难困苦。如“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遭逢丧乱,险阻备尝,自致高位,亦云美矣”和“吾不如李中孚,险阻备尝,与时屈伸”等。《汉语大词典》中“险阻”有3个义项:1.险要阻塞之地;2.险要;3.比喻艰难困苦[35]。“险阻”因表达更为准确而成为固定组合。
“险”和“阻”经过长时间的单独使用,过渡到临时组合,最后形成固定复音词“险阻”。语言在使用发展过程中抛弃了“险”“阻”和“阻险”,选择了“险阻”,说明复音词的形成除了语音简化说、审美观念说和韵律构词说等因素之外,词汇表达的准确性在复音词演变过程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注释:
① 清代郁永河著,忠实地纪录了300多年前台湾西部的面貌,成为今日研究台湾历史不可阙如的一本著作。
[1] 唐子恒.汉语词复音化问题概说[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27(2):29.
[2] 赵克勤.古代汉语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3] 张双棣.《吕氏春秋》词汇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273.
[4] 程湘清.汉语史专书复音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77.
[5] 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9:88.
[6]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306.
[7] 楚辞[M].崔富章,注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
[8] 楚辞章句补注[M].洪兴祖,补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173.
[9] 郭丹,程小青,李彬.《左传》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10] 春秋谷梁传[M].王连生,译.北京:北京电子出版社,2001.
[11]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1.
[12] 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3] 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1:1470.
[14] 陈寿,裴松之.三国志[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15] 徐坚.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6] 刘煦.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7] 薛居正.旧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266.
[18] 陈述.全辽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9] 李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0] 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1] 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2] 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316.
[23] 许仲琳.封神演义[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185.
[24] 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5] 徐世昌.晚晴簃诗汇[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6]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2778.
[27] 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1079.
[28] 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2991.
[29] 谢肇淛.五杂俎[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48.
[30] 吕云生.论汉语并列复合词形成的条件与原因[J].古汉语研究,1990(4):8- 11.
[31] 杨琳.汉语词汇复音化新论[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90- 95.
[32] 冯胜利.论汉语的“自然音步”[J].中国语文,1998(1):40- 47.
[33] 唐子恒.汉语词复音化问题概说[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27(2):29- 33.
[34] 罗竹风.汉语大词典[Z].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16473.
[35] 中国社会科学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