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媛
江西省鹰潭市人民医院门诊部,江西鹰潭 335000
下肢多发骨折在临床上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临床上多用手术方法治疗,但术后患者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其中深静脉血栓(DVT)属于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DVT主要因患者的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受到损伤、静脉的高凝状态而形成,患者的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下肢浅表静脉扩张,疼痛、肿胀等,并容易引发肺栓塞等发生,甚至会导致死亡的严重后果,所以临床对患者术后DVT形成的预防非常重视[1-2]。同常规护理模式比较,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更加明显,可提高患者的护理舒适度、降低DVT的发生率,护理效果良好[3]。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下肢多发骨折患者,对使用舒适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8月收治的84例下肢多发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研究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25~64岁,平均(44.53±6.55)岁;骨折位置:跟骨骨折 11例,股骨骨折8例,髌骨骨折9例,内外踝骨折14例。对照组男24 例,女 18 例,年龄 26~65 岁,平均(45.52±6.53)岁;骨折位置:跟骨骨折12例,股骨骨折9例,髌骨骨折10例,内外踝骨折11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同意。所有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心脑血管疾病,或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患者;②患有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4];③意识不清楚,或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无法配合临床治疗护理患者。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术前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情绪波动情况实施适当的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并告知治疗期间注意的相关事项,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配合医生临床操作,术后及时行手术切口处理、按时换药,进行饮食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服务,具体操作内容如下。①血管留置针护理:尽可能在患者的上肢静脉血管留置针,这样可有效防止在同一静脉处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以及对血管的损害,当发现有输液不畅通情况时,护理人员不可挤压操作,以防止对患者的静脉内膜造成损害。护理人员也不断提升自身的静脉穿刺操作能力,减轻患者的疼痛感。②功能锻炼指导:手术完成后,应将患者的患肢抬高至同心脏水平的位置,让患者的膝关节在距离病床面约30 cm的位置微屈曲位,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时的体位调整,让患者感到舒适。同时,护理人员应每日帮助患者进行下肢按摩,10 min/次,5次/d。术后早期在床上对患者实施腓肠肌与肱四头肌等的长收缩训练指导,每组做20~30次,2次/d,根据患者身体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在术后1周左右,可对患者实施屈曲膝关节、直腿高抬与髋关节外展训练指导,患者拆线后,鼓励其尽早下床活动,并要注意对患肢保暖,防止因收到时冷刺激而产生血管痉挛的症状。③抗凝治疗预防护理:若为高危DVT,可对其输入复方丹参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以及羟乙基淀粉等药物,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患者家属预防性抗凝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告知相关的注意事项,密切观察患者的消化道、牙龈鼻腔及手术切口的出血情况,观察监测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一旦有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医生并协助处理。④健康教育指导:多数患者及家属对DVT形成并不了解,护理人员应对其实施健康教育指导,向患者讲解有关DVT的相关知识,引起患者和家属足够重视,愿意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对两组的DVT形成率、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视觉模拟(VAS)评分法情况进行比较,并对所收集的数据予以详细的临床记录。VAS评分判定标准[5]:使用VAS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分值为0~10分,0分表示无疼痛感;≤3分为有轻微疼痛感但可忍受;4~6分为疼痛严重且对睡眠有影响,但尚可忍受;7~10分为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对睡眠和饮食均有影响。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的数据资料,计数资料百分比(%)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s)表示,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研究组有1例发生下肢DVT,发生率为2.38%;对照组有7例出现下肢DVT,发生率为16.67%,研究组的下肢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1)。
表1 两组的临床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VAS评分(分)生活质量评分(分)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42 42 11.32±2.45 18.76±2.98 12.498 0.001 4.41±1.26 5.99±0.87 6.687 0.001 90.86±1.95 84.62±3.34 10.456 0.001
在临床上,下肢骨折患者会因制动、固定等因素需长期卧床休息,无法下床活动,容易发生血液回流不顺畅而形成并发症。DVT在临床上属于一种静脉血流障碍性疾病,有较高的发生率,并在以一定程度上增加肺栓塞的发生率,严重时会出现死亡的严重后果[6]。临床上使用药物对DVT治疗,虽有一定的效果,但容易导致疾病的复发,总体上的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所以临床上在治疗的同时,重视对患者下肢DVT预防的护理措施,以减少DVT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术后病死率[7]。舒适护理措施能为下肢多发骨折患者提供更为系统、全面、综合的护理措施,不仅对患者实施常规生理护理,同时也会重视对患者心理上的护理,提高患者生理及心理上的舒适度,提高治疗配合度,而更好地降低下肢DVT发生率[8]。许多患者在治疗前都易产生烦躁、郁闷、不安甚至抑郁等不良情绪,有些甚至不愿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不利于DVT预防护理的实施,所以护理人员应在治疗期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多与患者交流,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提高临床治疗的信心,愿意配合护理人员实施护理措施,降低发生率[9-10];实施康复训练指导,能帮助患者术后更快恢复,预防下肢DVT的发生;血管留置针护理能减少对患者静脉血管的反复穿刺、减少对静脉内膜造成的损害,减轻患者生理上的疼痛感,提高护理舒适度;抗凝治疗对患者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治疗期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实施严密的观察监测,能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从而更有效地预防下肢DVT的发生[11];下肢按摩能使患者的下肢血流量加速,改善下肢血流动力学参数,从而使患者下肢、远端肌肉组织血液供应更好的恢复,降低DVT的形成率。另外,在饮食护理方面,护理人员咐患者多食用维生素、蛋白及纤维丰富的食物,能确保患者体内营养的摄入量,增加机体免疫力,为DVT形成的预防奠定基础[12]。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使用舒适护理后,患者的下肢DVT发生率明显降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VAS评分降低、生活质量评分提高,提示将舒适护理措施用于下肢多发骨折疾病护理效果更加明显,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下肢多发骨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措施,临床效果显著,能降低DVT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