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南抓西 (青海省都兰县畜牧兽医工作站 816199) 刘文宪 (青海省门源县畜牧兽医工作 810399)
一方面,饲养畜禽期间产生的废弃物及排泄物会对环境产生较大污染,如畜禽生产期间粪尿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甚至还会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同时,养殖时排放的污水也会对环境产生较大危害,养殖污水中存在较多微生物,未经处理排入河流中严重污染地下水源,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除此之外,粪便、饲料发酵及家畜呼吸的恶臭也会污染环境,恶臭中含有二氧化碳、硫化氢、甲烷及脂肪族的醛类物质等,给畜舍周围的空气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是家禽产品带来的间接污染问题,由于畜牧养殖期间滥用抗生素、激素及饲喂霉变饲料,重金属及激素等毒害物质残留在畜禽产品中,最终进入人体发生毒性反应,危害人类健康。
相关部门应实地了解畜牧业的实际发展现状,并针对性的制定完善可行的畜牧场家禽排泄物排放标准及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标准等。还应严格规定畜禽饲养规模、饲养场地及污染物处理方法等内容,确保畜牧业污染治理工作的科学化与法制化。
相关部门应加强畜牧业环境质量的监督工作,建立专职机构,以有效处理家禽粪便及饲养污水,合理评价家禽污染物对空气、土壤、水体的污染程度,并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
居民市区内不得建立大型养殖场,且相关管理部门还应有效规划郊区畜牧场,合理控制牲畜养殖数量。对于旅行区及观光区周围不得建立畜牧场,且相关部门应责令污染严重的畜牧场及时整改。
在布设畜牧业时,相关部门应有效结合当地建设规模,考虑市镇交通、水源及工业区位点等因素的基础上确保畜牧业与之配套。同时,发展畜牧业时还应充分考虑当地种植业与水产业,建立综合高效的大型生态养殖基地。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应做好畜牧业的布局调整工作,致力于建设休闲型、生态型及观光型畜牧业基地。平原地区应着重发展养猪与养鸡业;山丘地区应着重发展牛羊等养殖业。
相关部门应不断完善牲畜疾病检测机制,加强监督畜禽产地、运输及销售等环节,有效管理生物制品、饲料添加剂、饲料等。除此之外,畜牧场还应做到与国际接轨,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卫生标准要求。
为了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减少牲畜粪便中氮元素含量,养殖人员应有效采用合成氨基酸平衡日粮饲料技术。如在进行氨基酸营养平衡时可以使用苏氨酸、赖氨酸及色氨酸等物质。通过采用环保塑料技术,猪粪中N排出量减少41%[1]。
牲畜排泄物存在较大臭气,严重污染环境,为解决此问题,养殖人员可以在牲畜饲料中添加除臭剂。比如膨润土、硅藻石及丝兰属植物提取剂等物质,以有效吸附粪便中的有害气体,将氨气转化为硝酸盐,将硫化氢转化为硫酸,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
一方面,在处理牲畜排泄物时,养殖人员应有效采用生物技术,在根据微生物厌氧发酵原理的基础上,将污水、畜粪及植物原料等发酵为沼气和有机肥,以有效处理畜牧业的污染物。另一方面,对于畜牧场产生的污水,养殖人员也应采用生态净化技术进行有效处理,如可以使用人工湿地碎石床,通过在碎石床上栽种高等植物,以有效吸收营养物质,达到净化污水的效果。污水在渗入石床后会生长出生物膜,其遇到氧气被分解为水与二氧化碳[2]。由此看出,人工湿地床具备显著的净化作用。
养殖人员应采用多种方法处理牲畜粪便,如建立高效粪便加工厂,有效采用分离、干燥等技术将牲畜粪便加工为有机肥。同时,还应利用沼气池发酵生产沼气,为生活提供有效能源。除此之外,还应多级利用畜粪,比如利用沼气料喂鱼;利用猪粪制沼气及利用鸡粪喂猪等。
当前畜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但随着牲畜饲养规模的逐步扩大,畜牧场养殖机械化程度也在逐步加深,畜牧业养殖期间出现的有毒残留物质将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对此,养殖人员应充分认识到畜牧业生产污染环境的严重性,针对性的找出科学的防治方法,从而有效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1]张明均.浅析我国生态畜牧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策略[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11):6-7.
[2]张素红.畜牧业生产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分析[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7(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