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蓓蓓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00)
我国赣南地区由于其气候温热并且雨量充足等因素,从而拥有种植茶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进而发展成为我国重点产茶区域。都说艺术源于生活,很多艺术的创作都是来源于人们的社会生产活动。据悉,采茶舞最初是用来向皇室表达采摘新茶时的喜悦心情而发明出来的舞蹈。在唐朝时期,每逢到了采摘新茶的时节,宫廷便会特为此举办一些庆典或者活动来表示喜悦和欢迎。在一系列的表演项目中,舞蹈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为了使舞蹈既符合庆典的主题又能迎合大众的审美,采茶舞蹈以当时唐朝盛行的“软舞”为原始模型,在此基础上融入了采茶人农作时的动作做为舞蹈内容,最后再适当地加入“健舞”的风格特色,从而形成了一种专门以采茶为主体的新型舞蹈风格,简称为“采茶舞”。然而,赣南采茶舞和当时唐朝时期的采茶舞有着很大的不同。唐朝时期的采茶舞是以舞蹈表演为主要特色的,而赣南采茶舞是由采茶戏演变而来的。因此赣南采茶舞延续了采茶戏朴实、幽默的特点,用细碎的舞步表达含蓄的感情。
客家人是我国一种拥有奇特人文色彩的民系族群,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台湾等地方。客家文化是赣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客家文化的本质仍然是一种儒家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客家文化展现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并且能够积极地与其他外来文化融合。采茶舞本身就是取自于采茶人民的农间劳作和生活。赣南地区受客家文化的熏陶和渲染,其采茶舞也多反映赣南客家人的生活面貌。赣南的采茶舞所用到的道具多来源于赣南客家人的日常工具,例如客家人采茶用的竹篮以及夏天乘凉用的扇子等都被搬上了赣南采茶舞表演的舞台。赣南采茶舞在我国众多采茶舞中脱颖而出也正是因为其表演的素材取自于赣南客家文化,反映的是赣南客家人的生活面貌,从而使得表演真实、生动、新颖和有趣,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不同于其他类型的采茶舞,赣南采茶舞极少披露社会现实或者人间辛酸。这跟赣南客家人安贫乐道、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有着很大的关系。赣南客家人大多淳朴善良、乐善好施,他们的生活水平虽然并不高但是从不抱怨社会,懂得知足常乐的道理,并积极向社会传递着正能量。因此,赣南采茶舞多具有诙谐幽默的舞蹈风格。赣南采茶舞的舞步大多比较夸张,人物的表情都非常丰富和鲜明,这和采茶舞最初的雏形是截然相反的表现形式。最初的采茶舞保留舞蹈的柔美性,在感情表达上比较含蓄。而赣南采茶舞较为夸张的表演风格是受赣南客家人真诚直接的待人风格影响,力图以夸张的表演呈现喜剧性的效果,从而带给观众轻松愉悦的感觉。然而在这种喜剧色彩浓厚的赣南采茶舞表演背后,却潜藏着一个个简单却又深刻的人生哲理。赣南采茶舞的舞步都透露着剧情,滑稽的人物背后都隐藏着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赣南采茶戏最为人们称道的就是所谓的“三奇三绝”,其中的“三绝”源于赣南采茶舞。而扇子花就是“三绝”其中之一。扇子是赣南采茶舞中经常被用到的道具,因其种类繁多,打开时花尾下垂,多把扇子层层交叠或相间交错即可呈现一种千姿百态、百花争妍的景象,所以被称之为扇子花。扇子花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且男女老少皆宜,因此是一种具有中国传统风味的民族元素。扇子跟茶也是有渊源的。过去农民在茶园都是一边采茶一边用扇子扇竹篮里的茶叶,防止茶叶被闷坏了。当然除了以上这些功效,在还没有电扇空调的时代,扇子还是采茶人消暑去热的“神器”。因为扇子与采茶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以展现采茶人生活面貌为主的采茶舞蹈中扇子花就成为了最具代表性和表现力的民族元素,并成为赣南采茶戏表演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赣南采茶舞蹈中最具特色的民族元素在于舞蹈人员造型以及道具上的图腾。图腾这个词源于印第安语“totem”,在印第安当地表示“它的归属”的意思。过去人们认为自己的祖先是某种动物,因此会将某种动物的图像作为自己的图腾,在参加一些重要的活动时会穿着印有自己图腾的衣服以彰显自己的民族归属性。后来,图腾的意义衍生为某种信仰,代表着一种氏族气节。而动物也不再是图腾的唯一代表类别,有的氏族也用植物作为自己的图腾。赣南一带的客家人普遍有自己的族群信仰,因此也有自己图腾崇拜。在赣南采茶舞蹈表演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诸如动物、生活工具甚至是地形的图腾。这也体现出赣南客家人爱护动物、热爱工作以及关爱大自然的感情。在动物图腾中,当属“犬”在赣南采茶舞蹈表演中最常见,相传是因为曾经一群赣南客家人在寒冬时节被困于山中,在一条猎犬的帮助下得以逃生,他们认为猎犬是自己的祖先派来搭救他们的,因此把犬作为本氏族的图腾。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扇子花在赣南采茶戏中并不仅仅充当“扇子”的角色,根据舞蹈情节的需要还经常充当“勺子”、“皮鞭”、“花”、“尺子”、“挖笋”等趣味性角色。在赣南采茶舞蹈表演中,舞蹈演员通常根据剧情的发展而不断变换舞姿,因此多种道具并不利于舞蹈演员的发挥。可是为了给观众呈现内容丰富多元的采茶舞蹈,一些重要的道具又是避免不了的。在赣南采茶舞蹈的发展前期,编排者很难在表演的饱满性和道具的使用上找到一个平衡点。后来他们发现,因为扇子花可张可合,可以替代多种道具的角色,于是就有了让扇子花充当其他道具角色的注意。这也是为什么在赣南采茶舞蹈表演中要用扇子花充当实物道具的原因。曾经有一场赣南采茶舞蹈演出,舞蹈演员先将扇子花合起来贴近嘴边,然后身体以平行于地面的姿势下压,最后以头上下摆动的姿势表演了“小鸡啄米”的场景,非常形象和生动。扇子花在那个场景就是充当了鸡喙的角色。
扇子花除了可以替代其他道具出场,还有着表现人物细腻情绪的作用。比如,一个人若拿着扇子大摇大摆地出场,就可以初步判断这个人可能处于“春风得意”的状态;如果要表现一个人听到好消息欣喜若狂的情绪,单凭演员在舞台上开心地大笑恐怕还不足以表现,但是如果他在听到好消息后先扔了扇子再大笑,那么这种“欣喜若狂”的情绪就出来了,因为观众会认为“他”高兴得连扇子都不要了。这就是利用扇子花表现人物情绪的个别例子,足见扇子花在赣南采茶舞蹈中的张力。
图腾在赣南采茶舞蹈中的表现力比较隐晦,主要体现在烘托气氛上。可以认为,图腾是一种民族符号,自带有民族的神秘感和仪式感。而舞蹈的本质是一种思想意识、人文文化以及情感的表达。在赣南采茶舞蹈中,舞蹈的表现力会让图腾的表达效果更加地明显甚至是夸大,而这种更加明显的图腾表达又反过来对赣南采茶舞蹈起到了更深层次的烘托效果。当舞蹈演员的服装、道具甚至是皮肤上都被画上图腾符号时,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这些图腾符号是随着舞蹈演员灵动的舞步在动态地旋转,图腾的精神也变得灵动了起来。配合着采茶音乐的节奏和韵律,赣南采茶舞蹈可以被当做一种图腾舞蹈来欣赏了。在对舞蹈进行研究和探讨的过程中,常常有学者分不清赣南采茶舞蹈和图腾舞蹈,把两者混为一谈。这也从侧面上体现出图腾在赣南舞蹈中灵动的张力表现。而从本质上讲,图腾在赣南采茶舞蹈中表现出来的这种强烈的张力也从侧面表现出赣南客家人对图腾有着深切的崇拜之情。
[1]刘斌.奇绝的采茶舞幽幽的客家情——析赣南采茶舞的风格特征[J].艺术评论,2006(11):70-71.
[2]王欢,熊莹.江西民间舞蹈教育传承及发展研究——以赣南采茶舞蹈为例[J].艺海,2012(9):127-128.
[3]李雪玲.民间“丑”的意趣和乡土“美”的升华--从赣南采茶舞的化丑为美说起[J].民族艺术研究,2015(3):73-80.
[4]程浩.浅谈中国民族元素在艺术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6):57-58.
[5]陈久金.华夏族群的图腾崇拜与四象概念的形成[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2(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