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珍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外语学院,河南新郑 451150)
古代丝绸之路将我国茶文化推广到西域,甚至更远的地区。与此同时,也将茶文化中的育人精神传播到西方各国。近些年,我国与世界在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茶文化中的育人精神的重要性也在文化交流中体现出来。高层次人才在当今社会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高层次人才的发展也离不开育人精神,茶文化中的育人精神是包含着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更具有民族特色。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时,不仅仅需要考察人才的专业素养,还需要考虑人才的政治素养,茶文化中的育人精神可以体现出人才政治素养精神,如,“千人计划”、“长江学者计划”、“河南省引进高层次外语人才”等等。所以在“一带一路”的发展背景下,引进高层次人才需要将茶文化的育人精神为其重点。
在古代丝绸之路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世界各国在经济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茶作为古代丝绸之路贸易中的流通货物,所形成的茶文化也是丝绸之路文化中的重要组成。在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以史为鉴是推动我国文化进一步繁荣、复兴的新方向。
在当今世界格局不断变化的今天,国际经济发展也暗藏了许多危机,虽然经济复苏迹象明显,但是世界各国还是面临着各种发展问题。教育作为经济发展以及国家发展的基础,在“一带一路”的发展背景下,对人才提出更高要求的前提下,我国的教育改革亦是迫在眉睫。虽然我国的教育改革在上个世纪中期就已经开始,但是随着国家发展阶段的不同,不同时期教育改革的重点也不同。“一带一路”的背景中,我国的教育改革更加侧重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我国教育部门将改革的重点放置在“素质教育”中,进一步改变“应试教育”给我国学子带来的新的思考。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目的是通过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自主动脑能力,期望在“一带一路”的发展大环境中,为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意识独立、创新意识较强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国家的科研创新能力,从而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
“一带一路”是在丝绸之路的基础上提出的。丝绸之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商业发展,而且还在商贸的往来中形成了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融合。另外,在文化的融合中也形成了独特的“丝路精神”。新时期下“一带一路”的提出,更新了“丝路精神”的内涵,为“丝路精神”的内涵添砖加瓦。新时期我国“丝路精神”所体现的内涵,主要是“团结、平等、包容、合作”,这为我国的育人精神提供了新的思路。我国传统的育人精神为儒家思想中的“仁”的精神,但是“仁”的概念过于宽泛,在新时期的要求之下,将“仁”的思想与时代精神相融合后形成了新“丝路精神”,这为我国的育人精神提供了更多的借鉴意义。育人精神也为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提供了思想支撑,使得我国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不再局限于专业知识,还将思想理论知识融入其中。
前些年,我国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离不开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引进,我国相关教育部门虽然提出了科学的人才引进的理念,以及高层次人才资源合理的规划配置,还也制定了人才引进所需经费的相关政策,但是人才引进还有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通过对多个高校以及科研部门进行数据统计后发现,许多高校在高层次人才引进过程中存在资源争夺的问题,也存在着地区间的差异。如,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在高层次人才引进过程中占据一定优势,许多高层次人才在归国或是有一定科研成果后,都希望有更好的科研环境的支撑,因而发达地区的高校在人才引进中更有优势。即使经济欠发达地区给予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经费或是待遇更好,但是由于科研环境的差异以及发展前景的差异,许多高层次人才更加偏向于流向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这会造成地区间高层次人才的差异越来越大。
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文化体系,对我国教育育人的指导工作有借鉴意义。因此,从我国传统茶文化育人的重德精神、尚和精神以及崇俭精神三个方面,重点分析我国传统茶文化育人精神的内涵。
重德精神是我国茶文化育人精神内容的基础,重德精神与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中提倡的“良知”理论相吻合。即通过品茶饮茶的过程,通过精心体会,感知世间的善恶。知善知恶即为良知,王阳明提出人都是有其个体情感的,每个人都有自身的道德标准,可以时时刻刻明晰自身的品德。我国茶文化精神中所提倡的“重德精神”与王阳明所提出的“良知论”相符合,通过茶人精神的流露,所确立相对统一的道德标准和一定的行为规范,并与自身所拥有的道德标准相结合,并最终形成的一套用来协调人与自我的精神文化。
尚和精神作为茶文化育人精神的基本内涵之一,该精神提出的主要功能是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这一精神的提出与我国传统儒家思想中,所倡导的“仁”、“礼”观相符,也与我国目前所倡导的“和谐”精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尚和精神的提出主要是以从事茶事活动的人为主体,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人在茶叶生产过程中与自然和谐相处,心存感恩的一种精神。“尚和精神”“的提出,为学校教书育人过程中人际关系和谐法则提供了理论基础。
我国古典文言文中所提出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理论进行分析,可知茶文化育人思想中所提出的“崇俭精神“是中华美德中十分宝贵的部分。由“节俭”到“奢靡”、间的转化可能是一蹴而就。但是,由“奢靡”到“节俭”之间的变化却十分艰难。由此可以看出,崇俭精神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目前,崇俭精神与我国所提出的“光盘行动”的内涵相符合,将茶文化中的崇俭精神应用在人才培养上,进一步倡导人们在生活过程中形成清廉的道德风尚,通过对人们进行茶文化的思想教育,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腐败事件的概率。由此看来,茶文化精神中的“崇俭精神”所提倡的以茶育俭、以俭育德的理论,不仅仅发展了我国的茶德精神,也将茶文化融入到人生理念中,为人们的人生提供理念指导。
在茶文化育人精神丰富内涵的指引下,我国高校以及相关单位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被弱化。即,茶文化的育人精神可以在人才引进过程中为高校、高层次人才敲响警钟,激励高层次人才将自身的力量投入到国家与民族的发展事业之中。
“重德精神”作为茶文化育人精神的基础,分析后可以发现,“重德精神”精神主要是用来调整人与自我的关系。由于东部地区的经济较为发达,科研环境好,所以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过程中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许多人才为了实现自身的科研目标也愿意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发展。但是,茶文化育人精神中所提倡的“重德精神”提倡人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价值。西部偏远地区虽然科研环境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有一定差距,但是在自我价值的实现上,为了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西部地区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更能体现出个人的价值。
“尚和精神”主要内容是提倡人与他人的和谐相处,这一概念不仅可以为人与人之间的处世之道提供参考,还可以调整人对事物的认知态度。我国在高层次人才引进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竞争,不仅是地区之间存在着竞争,人际之间也存在着竞争。这种竞争一方面可以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能会使得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中出现人才竞争的现象。为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中,需要利用“尚和”精神,通过对“尚和”精神中所提倡的和谐理念进行拓展,引导高层次人才之间的公平、公正、友好的竞争,在竞争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促进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
“崇俭精神”作为茶文化育人中的另一种精神,主要应用于处理个人与民族发展之间的关系。民族的发展不是个人的驱动,而是全民族人民的带动。高层次人才作为民族精英,在民族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十分强劲。为了带动全民族的发展,我国需要加强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工作。高层次人才引进过程中,不同地区的待遇以及科研环境不同,许多高层次人才为了追求更高的待遇,希望去经济发达地区发展,使得东西部人才的差距日益增大。茶文化育人精神中所提出的崇俭精神,既是对“金钱至上”理念的淡化,通过茶文化育人精神,提升高层次人才的勤俭意识,为缩小我国地区之间的差异而努力。
目前,我国所倡导的“一带一路”背景下,可以将茶文化育人精神的内涵应用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中,真正实现人才引进于传统文化的重要结合。通过对茶文化育人精神进行了着重分析,旨在于为我国高层次人才引进中存在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实现传统思想文化与高层次人才的完美结合。
[1]熊悦.“一带一路”背景下连云港市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7(20):169-170.
[2]解利芹,张艳玲,王宏兵,汪红.茶文化对高校人才培养的作用及价值分析[J].福建茶叶,2016(7):205-206.
[3]李永刚.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文化适应的挑战与路径探讨[J].高校教育管理,2016(2):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