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批评视角下中法两国茶文化交流研究

2018-01-19 05:26:08王海洁
福建茶叶 2018年5期
关键词:茶文化内涵理念

王海洁

(三峡大学,湖北宜昌 443002)

在文化交流日益完善的今天,我们看到:茶文化已经发展为文化融合的重要现象,当然,在不同的茶文化交流过程中,其本质理论没有发生变化,可以说,其始终发挥着茶的生态特点,而从生态批评视角来对中法两国的茶文化交流活动进行研究,其不仅与茶文化的生态内涵相匹配,同时也是茶文化传播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所在。

1 生态评判理论的内涵认知

正是随着现代文明,尤其是工业文明发展不断成熟,伴随而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可以说,现代文明推进过程中,所夹杂的负面影响,已经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产生了极大威胁,而这一过程中,人们必须充分注重提升对生态环境的直接关注,才能有效指导各项实践活动。当然,随着整个实践反思不断成熟,其逐渐融入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之中,因此,人们在整个文化领域内提出了相关科学理论。

而在整个文学领域中,威廉·鲁克特在70年代所提出的“生态批评”理论,更是明确倡导将文学素材与生态学理论内涵相结合,同时,突出强调批评家必须具备扎实的生态视野,而且,在持续发展过程中,其理论研究日趋完善,并且在90年代时,独立发展成为一种文学派别,而生态批评理论在生态伦理思想以及具体文学创作活动之间的影响不断深化。

在当前具体发展过程中,生态日益被各个学科和多个领域广泛认可,而学者在进行具体的学术创新活动时,其更多将生态视角作为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以及切入方法,可以说,对于中法茶文化交流体系的具体构建与整体实施来说,无论是时代背景,还是茶文化本身的传递与融入,都需要基于学术认知这一基础视角,通过深层次探究,茶文化的价值内涵,从而满足,当前整个时代发展的整体诉求。当然,整个中法茶文化交流传播过程,不仅是生态文化的传递,同时,也是基于当前生态意识的融入,客观地看,整个西方生态批评理论的出现与融入,恰恰是中国文化深层次包含与传递的智慧阐述。

“生态批评”理论,是一种基于生态认知和生态文化角度的理论机制,从本质出发,我们认为该理论实际上是生态学方法在文学领域的价值发挥和呈现,其背后更多指的是一种价值观念,尤其是从生态角度出发,人与自然之间本身就应该是和谐共处的关系,无论是具体的生态价值,还是相应的意义都是植根于相应文化行为和艺术理念。当然,我们如果从“生态批评”理论来成熟理解和认知,中法茶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则更多需要的是打破传统的照搬西方专业研究术语的弊端,要充分注重文化精神理念的开拓意识和包容特性,尤其是要从我国本土的文化范畴中来具体探究适用于“生态批评”理论的本土理论内涵,从而推动我们以更为客观和理性的态度来具体理解、认知茶文化交流。

2 中法两国茶文化交流活动的具体表现

如果想要对中法茶文化交流形成成熟理解,就必须认识到,整个文化交流机制中,所包含和诠释的价值内涵和思维理念,实际上,在整个茶文化交流过程中,其伴随世界文化机制的构建,已经突破了传统、单一的地域限制,尤其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体系层次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茶文化机制内的各项内涵要素,实现了丰富完善与全面提升,尤其是在整个茶文化理念中,我们能够看到,其中所诠释的生态诉求和生态人文思维,恰恰是我们发展和了解茶文化的关键所在。而从生态视角来具体认识和理解中法茶文化交流体系,就能够感受到其中所包含的自然观,乃至蕴含生态审美理念的文化启迪。

从我国的茶文化中,我们能够品味到从茶到饮茶环境,甚是具体的饮茶过程都是充满生态气息的重要过程,比如,在一系列茶文化经典著作中,其具体表达的是一种生态内涵的文本解读,而我国的茶文化机制作为整个传统文化的核心诉求,其更是当前我们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而从生态批判理论出发来具体认知我国的茶文化,其前提在于以生态意境来认知传统茶文化的内涵底蕴。

中法茶文化,实际上是茶文化体系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两种代表,其向我们具体表达和展示的不仅是茶文化的差异表现,同时两者的差异也是基于理解内涵差别上的文化诠释,所以合理认知中法茶文化之间所存在的不同,实际上,为整个茶文化交流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有效支撑和帮助。当然,这也是我们当前对整个茶文化机制的理解,乃至生态文化建设形成合理、有效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

3 生态批评视角下中法两国茶文化交流活动的实施内涵及特征

通过对“生态批评”理论的发展与应用状况进行切实分析,我们看到自60年代开始,该理论实际上就被广泛融入与各个理论层面的成熟研究和具体认知,尤其是在文化视角,我们更是能够感受到“生态批评”理论的成熟诠释与应用,当然,在该理论应用过程中,其更多是一种相对客观、相对机械的文化元素,尚未能将该理论与整个茶文化内涵相结合,尤其是对于中法茶文化的具体交流而言更是鲜有应用。

从某种程度上看,“生态批评”理论的具体应用,其最终的目的仍然是为了推广和普及生态文化,并且试图改造当前我们所面临的生态危机,通过对中法茶文化交流活动的具体实施状况进行成熟研究,我们看到,其作为一种文化交流与传播行为,其中所包含和容纳的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元素,同时也有着相应的精神理念,尤其是茶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充满健康与生态的文化体系,其与“生态批评”理论之间有着天然的关联性。

可以说,如果我们能够从生态批评视角出发来理性认知中法茶文化机制之间的具体交流与传播,那么,其将为我国茶文化的传播和价值提升提供重要支撑。不仅如此,虽然,西方批评理论是起源于西方的理论认知,但是,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实际上就已经提出了生态保护的理论认知。当然,对于中法茶文化交流活动本身而言,其在实施过程中更所是形成与近代西方工业革命后期所开展的,此时深受近现代文化思维影响,人们所关注的更多是物质上的极度享受,对整个生态环境的价值认知和具体保护上,缺乏合理而有效的机制,最为典型的就是伦敦的雾都现象,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们错误的发展观。

而且,我们经过研究,应该看到在法国茶文化中,其更多强调的是生活的情调和享受,并没有对生态环境保护形成合理认知,尤其是对茶文化与社会大众生活环境之间的影响理解也并不全面,所以,以生态批评理论视角出发,其势必能够对人们的具体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乃至具体的行为模式产生直观有效的认知和理解。

事实上,在中法茶文化交流与传播过程中,更多是以我国的茶物质为基础,茶文化理念为内涵,所形成的传播与交流机制,其最大的特点是我国的茶文化影响深刻,而整个茶元素不仅是一种文化符号,同时,其中所包含的精神理念和价值内涵,也成为发展和影响法国茶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所以,我们在理性认知整个中法茶文化交流活动开展过程中,要从茶元素的生态层级出发正确探寻茶文化的影响体系。

4 结语

茶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其中所具体强调的是一种物质元素和精神理念的和谐、统一,是人与自然生态、人与文化理念紧密结合的重要诠释与表达,所以,我们可以说,茶文化从形成到发展,实际上,正是文化的生态观与价值观。在对中法茶文化的具体研究过程中,其更多只是从饮茶活动的交流与传播角度出发,忽略了茶作为文化具象的元素传递,尤其是两者的文化交流更多是一种文化传递和精神交流,未能从生态视角线索出发,从而限制了中法茶文化交流活动的深度。

[1]石平萍.试论生态批评的学术转型及其意义:从生态中心主义走向环境公正—兼评格伦·A.洛夫的《实用生态批评》[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4):119-122.

[2]章燕,代乐.从“自然”到“如自然”——对生态批评研究对象的再反思[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211-212.

[3]姜礼福,孟庆粉.“文本内外的自然”之辩——生态批评与后结构主义文论的合与分[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2):153-155.

猜你喜欢
茶文化内涵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现代装饰(2021年2期)2021-07-21 08:28:26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现代苏州(2019年16期)2019-09-27 09:30:32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挖掘习题的内涵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34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学习月刊(2016年2期)2016-07-11 01:5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