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视角下高校管理问题的理性反思

2018-01-19 05:26:08王静静
福建茶叶 2018年5期
关键词:饮茶茶文化管理人员

王静静

(南宁学院,广西南宁 530200)

人是群居的高级动物,并且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个人在生活成长过程中受到环境的影响很大,从而影响个人意识的形成。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所采用的人才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直接决定着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发展中转变,高校也在积极的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改变自身的管理方式。由于学生尚未成熟,无法对庞杂的信息辨别,则有可能受到信息的误导,向着不好的方向发展。西方国家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中,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给与学生一定的空间去独立做事,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个人动手能力。采用这种管理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创新型人才,但是也会助长不良风气的发展。

1 对“高校管理思维”的认识

1.1 高校管理思维的形成机制

对于高校的管理人员来讲,管理思维的形成主要依靠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但是,高效管理人员需要注意,由于现有的高校管理模式是以西方国家的管理模式为基础而发展起一种管理模式,高校管理人员不可以对西方国家的管理模式进行全盘接受,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及时的变动。实践能够有效的弥补在理论方面存在的问题,但是,实践的方向和深度与高效管理人员的格局、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其也会受到管理人员学习能力的影响。

1.2 高校管理思维的作用机制

高效管理思维的作用主要是借助人物驱动和行使职权来进行有效的推动。人物驱动是高校管理思维的关键,而行使职权对高校管理思维的实现效果进行了决定。实践表明,高校需要积极的提高自身的办学质量,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才能帮助高校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由此可见,任何一个管理人员在思维上存在短板,则在任务驱动下则无法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影响工作效率。

1.3 高校管理思维的影响机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效管理人员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观念也需要及时的进行改变,对自身的职业成长和综合素质进行不断的提高。当管理人员受到外界舆论抨击时,也会潜意识的改变自身的管理思维。因此,这就需要高校管理人员及时的规避外界因素对管理思维产生的影响,建立健全高效管理者组织机制,在不断的实践和学习中进行优化和完善,确保高校管理思维向着更加美好的方向进行发展,为学生的发展做好基础工作。

2 目前高校管理思维面临的困境

2.1 高校转型扰乱管理思维

“高校转型”是指精英类院校向着大众教育类院校进行转变,学术型人才培养向着职业型人才培养的方式进行转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转型工作也在不断的推进,高校现有的组织生态也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将会出现传统思维管理方式与新思维管理方式的冲撞和互存,这将会对高校正常的管理造成一定的困扰和难度。由此可以看出,高校管理者的管理思维方式的形成和成熟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在短时间内则无法被新思维管理方式取代,并且势必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后,才可以被取代。

2.2 校际交流冲击管理思维

现阶段,高校之前强调和重视开放式办学,这样才能有效的增强高校与高校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在高校管理人员的潜意识中已经默认弱者需要向强者学习。当综合实力较弱的高校与综合实力强的高校进行交流之后,偏弱的一方高校管理人员会潜意识的将实力强的高校的管理方式、管理理念作为自身学习的目标,慢慢的在自己的意识中抛弃属于自身发展的成熟的管理思维方式。实践证明,高校组织生态需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在高校之间进行交流之后,偏弱的一方会不自主的将实力强的高校的管理模式植入到自身的管理工作中去,这样就会使得高校内部的不稳定性增强。

2.3 科层管理弱化管理思维

高校本身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在管理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在党委领导下的高等院校,管理人员习惯于接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示或者命令,无法形成属于自身的管理思维方式。长期一来,一旦高校管理人员的职位上升,但是由于自身缺乏管理思维方式,自身的格局和个人意识、责任感等方面无法与现有的岗位进行匹配,给自身的工作增加了难度。

3 茶文化蕴含的高校学生管理思想

3.1 “修身养性”的思想

我国具有几千年的茶文化历史,并且饮茶与个人的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饮茶不仅仅能够有效的排除个人身体内的郁气,提神醒脑,而且还能够补充人体内所需要的元气,提高个人免疫力。从精神角度进行分析,饮茶能够帮助人们静心。由此可以看出,饮茶对人的思想和身体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饮茶不仅仅能够确保人维持健康的体魄,净化心灵,提高免疫力,而且还能够帮助人形成一种平和、沉稳的心态。然而,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工作中缺乏修生养性思维,以茶为基础来开展人才培养计划能够大力推进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进行。

3.2 “首孝悌”思想

在《弟子规》中提出“首孝悌”,其是指在日常的生活中,需要对父母长辈孝顺、对兄弟姐妹友善,这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在现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往往忽视对学生进行“首孝悌”思想教育,并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少,感情也逐渐的冷淡。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也越来越少,大多都是自顾自己,个人玩自己的手机或者电脑。而在茶文化中,对亲人、朋友之间的礼节极其重视。晚辈通过向长辈敬茶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长辈的尊敬,兄弟姐妹在一起饮茶,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联系和情感。因此,高校在进行学生管理中,需要积极的借鉴和学习“首孝悌”思维,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和待人接物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品格。

4 茶文化思想对高校学生管理策略上的指导建议

4.1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在教育工作中,我国高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我国的茶道精神的核心也是“以人为本”。因此,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整体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校内,学生和辅导人员、教师等管理人员保持平等的关系,这样才能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工作人员,需要为学生树立好榜样,积极的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能力。此外,高校辅导员需要对学生的情绪进行关注,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做一个优秀的倾听者,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与学生帮助,重视学生的诉求和需求。

4.2 树立“正身清心”的态度

在古书中有提高饮茶能够提高自身的境界,修身养性。以茶文化“修身养性”的思维为基础,高校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需要将其深入贯彻到日常的工作中去,并且各个管理人员需要正确看待自己的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校管理工作的人员持有清明廉洁的态度奉献于工作中去,舍小我为大我。人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和私信,但是,在大是大非和欲望面前,需要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不得擅自用自己的权利来为自己牟取利益。社会中存在大量的负面新闻,一些高校管理人员为了获得一定的利益,将一些名额给一些学生等等。这种做法不仅仅能容易引起社会的舆论,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判断,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高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持有“清廉”的态度不仅仅能够提高自身的道德感,而且还能够有效的维护学生的价值观念。

5 结束语

我国的茶文化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内涵丰富,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学习意义。茶文化在个人修生养性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这也是为什么文人墨客偏爱的茶文化。通过对现阶段我国高校的管理方式进行全面的分析之后,将茶文化引入教育工作中时,需要充分重视“以人文本”思想和“正身清心”态度,这不仅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综合素质,而且还能够有效的推动人才培养工作,为社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1]魏朝阳.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创新[J].艺术科技,2017(10):96-98.

[2]张琪.浅谈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指导作用[J].现代交际,2017(6):77-79.

猜你喜欢
饮茶茶文化管理人员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现代装饰(2021年2期)2021-07-21 08:28:26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今日农业(2020年16期)2020-09-25 03:04:42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现代苏州(2019年16期)2019-09-27 09:30:32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四季饮茶与健康
红土地(2016年7期)2016-02-27 15:06:06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月下饮茶
对联(2011年16期)2011-11-20 03:38:48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