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 萍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山东聊城 252000)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国家“十三五”规划指出,加快推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谭华云,2015)。2016年1月19日,国家旅游局李金早局长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旅游要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转变(张定春,2016),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了进一步推动聊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推动运河民宿科学、有序、高效发展,使其促进运河旅游业的发展,本文以聊城为调查的重心,提出了运河旅游资源对于发展茶文化运河民宿的影响。
1.1.1 聊城段的茶文化民宿与运河文化的结合
通过对24位行业专家调查,几乎所有专家都认为作为聊城段的茶文化民宿,需要与聊城运河文化相结合。大部分的专家认为应当以运河文化为主题设立茶文化民宿,结合聊城当地民俗特色,体现运河文化。约70%的专家认为茶文化民宿在设计理念方面,在体现茶文化的同时,要融入运河文化,包括在建筑风格及装修风格,起居方式,店内布局,饮食,娱乐以及周边环境方面。利用运河两岸的农庄,开展像民宿、采摘等旅游休闲及娱乐的项目。也有个别专家提出利用已有资源,稍加开发。有专家认为茶文化运河民宿旅游的实用性能、价格要比普通酒店低。
1.1.2 为游客提供的项目与茶文化运河的结合
通过对24位专家调查,大多数都认为给游客提供的项目应该要结合聊城运河。该如何结合,专家提供了以下几个方面意见:一是在住宿装修、饮食方面,包含用的所有一次性物品可以有茶文化、运河特点造型、标志、模型等。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入。各项项目内都可以加入运河的古文化的简介,进行运河文化宣传,在服务中加入运河故事、典故,收集运河与名人故事、传说,将运河及周边的产品改成特色商品,纪念品的设计上可以体现运河特色。三是可以增加新的项目。如加上高科技手段,3D技术影像资料供游客观看。四是增加运河体验项目。根据游客的需求不同,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旅游项目,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包括水上项目、运河边骑行,运河美食制作表演、运河风情表演。设计泊船住宿,船上运河餐饮游,同时也要要保证安全、舒适。五是餐饮上,包括烹调方法,结合茶原料和聊城当地食材,创作聊城特色运河美食;旅游商品上,创作体现聊城特色的标志性商品。六是项目提供原材料取自运河,游览项目取自运河,游览主题围绕运河展开;交通方式以水运运河为主。
1.2.1 应该如何发展聊城运河段的茶文化民宿
通过对8位旅游行政人员访谈,关于如何发展聊城运河段的茶文化民宿,多数人员认为发展聊城运河段的茶文化民宿要体现茶文化和运河文化特色,有独特的风格。一半人员认为民宿的建筑风格应该保留运河繁盛时期两岸建筑的特色,要体现聊城文化历史元素,要有自己的特色。有两位旅游行政人员认为打造茶文化民宿旅游,民俗情怀很重要,他们指出首先从情怀出发立足于当地运河文化,利用聊城各项运河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好的旅游体验;同时也要从实际出发,以全面发展的战略眼光,打造适合本地特色的旅游体验项目。有一位行政人员对聊城运河不同的几段分别给出了不同的民宿特色,如临清段应注重临清小吃与茶文化运河民宿的融合,东昌府区段则需要把市中心的这块文化融合到茶文化民宿中,而阳谷段则是以水浒文化为主,建设水浒文化特色的茶文化民宿旅游。还有一位行政人员指出由于中国北方文化差异较小,容易雷同,所以要准确定位可以将旅游与温泉、酿酒等特色资源相结合,打造成休闲旅游产品。有人提出茶文化民宿既可以结合茶文化、运河文化,又要体现现代艺术风格和文化创意,民宿基础设施要现代化。同时,也有人员建议茶文化民宿建造要接地气,倡导田园式的风格。
1.2.2 聊城茶文化民宿旅游发展与聊城运河文化的关系
八位旅游行政人员的看法基本是一致的,认为聊城茶文化民宿旅游发展与聊城运河文化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扶持、互相借鉴、融合发展的,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文化不仅仅是旅游的灵魂,更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各方面的发展都离不开文化,城市都大同小异,但文化却各具特色。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带领着聊城市旅游向更高的地方发展。民宿旅游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促进了运河文化的宣传,同时也让居民和游客对运河文化的保护越来越重视。民宿旅游为游客带来的不仅仅是单方面的住宿服务,同时也为游客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政府在茶文化运河民宿的发展方面,特别是在政策和资源整合方面发挥着主导性作用,民宿行业协会要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引导性作用。聊城市京杭运河茶文化民宿旅游的发展应依托有形的运河流域自然生态、民居建筑、景区景点,无形的运河文化、民俗风情,适应游客需求,打造有魂、有根、有特色的聊城茶文化运河民宿旅游品牌。
特色、功能、形象和创意是影响茶文化民宿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在产品开发同质化过程中,产品的生命周期正在缩短,可依托区域优势旅游资源,结合游客和行业的需求进行。在调查中,可以看出游客的偏好是运河区域特色、水上体验、运河美食等。通过对24位行业专家调查,几乎所有专家都认为作为聊城段的茶文化民宿,需要与茶文化、聊城运河文化相结合。约70%的专家认为茶文化民宿在设计理念方面,要融入茶文化、运河文化,包括在建筑风格及装修风格,起居方式,店内布局,饮食,娱乐以及周边环境方面。根据需求,茶文化民宿产品的开发建议:
2.1.1 以运河生活为背景的“运河人家”茶文化民宿开发
要想让游客真切感受到运河文化的魅力,在发展运河茶文化民宿中,要充分利用大运河文化的内在价值,尽可能多地把江北运河人家生活百态融入到古巷街区的衣、食、住、行、购、娱各旅游节点上,让游客真实体验运河人家原生态的生活方式”。
2.1.2 以运河水系为背景的“水上体验”茶文化民宿开发
乾隆皇帝九次南巡六次来到聊城,在运河开发通航的机遇下,增加运河体验项目。白天可揽景和娱乐,晚上可夜游。根据不同游客的需求,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旅游项目,包括水上项目、运河边骑行,运河风情表演。设计泊船住宿,同时也要要保证安全、舒适。
2.1.3 以运河美食为背景的“美食体验”茶文化民宿开发
运河沿岸传承了众多的美食文化,结合茶元素食材和聊城当地食材,制作聊城特色运河美食,可开展运河美食制作表演、船上运河餐饮游等项目。
2.1.4 以运河生态为背景的“生态体验”茶文化民宿开发
聊城是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面积有8715平方公里,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闲暇时间到农村中去,感触春天的气味,品尝健康绿色食品,是很多大城市游客向往的一种生活体验。
2.2.1 茶文化民宿建筑界面的设计
聊城运河茶文化民宿建筑可寻找阳谷、东昌府区、临清市运河沿岸遗留下来的古民居、古街巷,按照原建筑样式、原街巷布局进行修旧如旧,或进行复原建设。打造反映茶文化、运河文化的民宿建筑界面。
2.2.2 茶文化民宿旅游环境的美化
对承载运河文化的茶文化民宿旅游环境进行美化。
一是视觉体验设计,包括茶文化民宿店面的设计和茶文化民宿环境的设计。茶文化民宿店面的设计。民宿门店最好使用既显古建筑风格,也凸显弘扬传统文化的木质店牌、木板门或木质大门。将来的服务人员的打扮要反映茶文化民宿的主题。茶文化民宿环境的设计。民宿入口、街巷、庭院既要干净整洁,还要利用花草进行绿化、美化,给人清新、美的感觉。二是听觉体验设计,即背景音乐的设计。在“出入茶文化民宿交通主干道”要形成“听觉体验路”,采取两种方式来设计背景声音:第一种是播放古乐名曲渲染气氛,第二种是是播放当地独特声音的录音。三是嗅觉体验设计,即不良气味的消除。对茶文化民宿中的各点消除不良气味,主要措施可采用:废水、污水排放相分离,垃圾集中封闭处理,减少机动车行驶,新建或改建旱厕为冲水厕所,解决下水道、垃圾、机动车尾气、旱厕等带来的气味污染;在茶文化民宿出入口集中力量,大力确保环境卫生的清洁清新。优化茶文化民宿室内嗅觉环境的设计。室内室外的环境要保持整洁卫生;室内可适当用熏香植物,为房间增添香气。四是肌肤觉体验设计,包括触景生情和肌肤觉体验。触景生情。茶文化民宿内道路铺设青石板或砖铺路,给游客带来脚部的触觉感受;游客通过触摸古墙、古门、古窗等带来手部的感觉,感受茶文化、运河文化的古朴沧桑。肌肤觉体验。茶文化民宿内的被褥要经常换洗,保持干净卫生、无异味、柔软,使游客全身触觉舒适;使用不同的坐垫给游客全身触觉舒适。五是味觉体验设计。茶文化民宿内的餐饮要当地化、绿色化、特色化、营养化、精细化。餐饮选材进行定点订单,培养绿色放心的食材地;每个茶文化民宿开创自己的特色餐饮,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慢性病症等设计不同的营养餐;“原料虽普通,制作最繁细”。将餐饮开发与当地的民间歌舞相结合。
整个茶文化民宿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其旅游业发展的生命。在问卷调查当中针对游客满意度的调查和对行业专家访谈显示,游客对茶文化民宿的自然生态很关注,近两年来雾霾事件,这需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发展运河茶文化民宿,加强自然生态保护建设,协调好茶文化民宿的开发与资源保护的矛盾,实现茶文化民宿的自然生态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