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淑欣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河南省分行直属支行,河南郑州 450000)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茶文化产业一直处于匀速发展的状态,经过了几十年的沉淀积累,我国的茶文化产业已经得到了充足的发展,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对于生活品质和意趣爱好都有了更高的追求,这为茶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支持动力。但是,就目前的市场经济发展状况来看,作为一种扎根不深的产业项目,茶文化产业的市场运作仍然是不成熟的,缺乏相应的发展规章来对各个企业运维做出相应的制度约束,在这种条件下,茶文化产业若想在夹缝中求得生存之机,首先就要积极应对市场风险,将发展目光投放长远,运用知识产权法维护好自身的企业利益,并由此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使得企业能够拥有更高的市场竞争实力。
茶文化产自改革开放至今都在处在蓄力发展的阶段,近几年来,乘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势头,茶文化产业渐渐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兴动力,也成为了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新兴产业项目。依据与茶叶产业本身的关联性远近,我们对茶文化产业进行了产业划分:
茶叶产业是茶文化产业的构成基础,所有的茶文化产业的根源都萌生于茶叶产业,正是基于茶叶产业上千年的产业沉淀,关联的茶文化产业才得以萌生,并得以以文化产业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茶叶产业处于茶文化产业的产业根基上,主要以茶叶产业实体产品为主要的产业内容,比如茶叶产品,与茶叶有关的书籍,报刊,影像产品等。这些产品都以物质形式被企业投放到企业运营中,带给消费者以实体的商品服务体验,使消费者能够通过切身接触体会到茶文化的内涵。
茶文化服务产业是依附于茶文化实体产业而存在的服务型产业,主要以为人们提供茶文化服务为产业产品,茶文化服务产业主要的经营地点一般位于茶馆、茶酒厅、茶楼以及各种的歌舞表演厅,在这些场所中,商家往往会提供茶艺表演、茶道讲解、茶艺歌舞表演等等给消费者以视觉、听觉上的商品服务,在精神层面上使消费者感受到茶文化带来的视听享受,使消费者能够在更深层次上感知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茶文化旅游产业是茶文化实体产业、茶文化服务产业与旅游行业的结合产物,依附于旅游业而生,而又在产业链中包括了茶文化实体产品和服务产品。在茶文化旅游产业中,任何的茶文化产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通过茶文化产品与旅游业的结合,消费者的旅游服务项目就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各项茶叶种植,茶叶摘菜,茶叶实体产品生产,茶艺表演等等商品服务都会通过旅游形式提供给消费者。这样一来,既拉近了消费者与茶文化产业的距离,又为旅游行业提供了消费动力,是一种与其他产业进行商品互通性质的产业项目。
随着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商品经济发展也逐渐拥有了配套的法律体系,在这套法律体系下,市场中的各类行业运作都逐渐变得规范起来,总体来说,市场的运维混乱状况已经有所改观。但尽管如此,由于我国正式融入世界市场的时间不长,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再加上自身的市场发展不协调状况,我国的商品经济的发展所需要承受的阻力仍然较大,仍然需要对混乱的市场秩序加以法律框架约束。
就目前的法规制度来看,目前我国对于茶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茶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不具备有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法提供制度保障,在缺乏详细的知识产权保护法条提供法律保障的情况下,茶文化产业的发展就会出现许多发展危机。一些不法商人通过利用知识产权保护法的漏洞,会打着“创意借鉴”的幌子对其他企业的商品创意进行直接抄袭。在另外一方面,近年来“山寨货”的流行,也出现在了茶文化产业中,一些不良商家挂羊头卖狗肉,通过混淆商标中的某些字眼甚至字母,对知名品牌进行商标模仿伪造,欺骗消费者,使其自以为购买到原品牌的商品,其实购买到的不过是质量下乘的“山寨货”,一方面影响到了购买者的消费体验,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山寨商家所提供的产品本身质量远远逊色于原品牌,又欺骗了消费者,就会使消费者对原品牌产生不好的品牌印象,这直接使得原品牌的品牌形象受到负面影响。
茶文化产业运用知识产权法不管对于茶文化产业还是对于我国的法制健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运用意义。
对于茶文化产业来说,倘若相关的茶文化企业都能熟练地运用知识产权法来保护自我企业的知识产权,这将直接对那些进行违法仿制的不法商品生产企业进行全力打击,产业内部的以次充好的仿冒乱象就能得到有效控制;其次,在违法仿制乱象得到控制之后,大型的茶文化企业必将能感受到知识产权保护带来的巨大利益,一来维护了品牌形象,二来减少了恶性竞争的风险危机,同时,由于知识产权能够受到有效保护,这就激励了相关企业进行知识产权申报的主动性和进行产品研发创新的积极性。
由于我国的茶文化产业对于知识产权法的应用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相应的应用实例,所以,关于茶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法应用仍然需要相关的从事人员进行进一步考察探究。
今年来,我国的法律制度总体来说得到了完善,但是,在商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相关的完善工作仍需要持续进行。茶文化产业的经营运维能够运用以维护自身的知识产权法律条款主要为《商标法》、《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文献,此类法律文献总体适用于各类产业的经营运维,并不单单适用于某些特定项目,这也就意味着个别细节性法律条款相对而言并不完善,不能针对个别新型出现的不法活动予以有效管制。这就需要法律部门积极发现当今市场的运维乱象,有针对性地进行对法律法规的漏洞进行弥补完善工作。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各个不同行业其实都有借鉴经验可供茶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进行参考。无论是国外已经发展良久的缜密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还是国内的各色产业近年来为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所做措施,其实无一不是茶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先例。茶文化产业下的各类企业需向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做得好的产业学习,主动拿起知识产权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茶文化产业内的恶性竞争乱象其实有一大半都来自于不法企业的假冒仿制行为,正是这些“山寨产品”流通进入市场,掠夺了有限的市场份额,抢占了正规企业的经营空间,而为这些不法企业提供可趁之机的往往正是此类经营状况良好的茶文化企业,正是由于这些企业没有足够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才使得不法企业趁机从事于不法的正品仿制,造成了市场混乱的现象产生。所以,要想真正规范市场运维,首先要从提高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开始,使企业正视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并向危害自我知识产权的仿制行为宣战,从而重建良好的市场秩序,为企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
知识产权保护法是基于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而产生的,只有将知识产权法真正应用到茶文化产业中去,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才能为茶文化产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