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亮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农牧局 063307)
牛黏膜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又称病毒性腹泻。具有多种临床表现,最早在1946年由Olafson报道,后来世界各地都开始有相应报道,1971年由美国兽医协会将其同意命名为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1]。这种疾病在养牛业发达的地区发病比较频繁,例如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给养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养牛业应注意此病的预防。
牛黏膜病的病原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成员,是一种由囊膜的正链RAN病毒,和猪瘟病毒及羊的边界病毒在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排列上有着一定的同源性。病毒主要分为两个生物型,一种是致细胞病变型(CP型),能导致细胞死亡、溶解及形成空泡。另一种为非致细胞病变型(NCP型),这种型的病毒不对细胞形成危害,不会导致细胞病变。
本病的发病有一定季节性,主要在冬春寒冷季节发病,不同品种和年龄的牛均有易感性,但在感染后以6~8月龄的牛临床表现最为严重。病毒对其他动物也有易感性,如羊、猪和鹿均有感染报道的病例。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感染。也可以在妊娠母牛感染后通过胎盘将病毒传染给胎儿,常常导致流产和死胎。
本病一般具有7~14d的潜伏期,在临床上可以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急性型一般多见与犊牛发病,在发病初期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体温升高(40~42℃),双相热[2]。随着病情发展出现流鼻液,反复咳嗽,呼吸急促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还可见有流泪和精神不振。病程继续发展则出现口腔黏膜发生不同程度的糜烂和溃疡,糜烂多出现在齿龈、上颚舌面等部位,在鼻镜和鼻孔周围也会出现皮肤糜烂和溃疡。病牛随后出现腹泻,腹泻刚开始为水样粪便,以后变为粥样,也有先出现粥样而后呈水样腹泻的病例[3]。粪便颜色一般呈现黄绿色或者是灰色,有恶臭气味。发病较重的病牛一般会在发病后5~7d因脱水衰竭而死亡。
慢性型一般是由急性型病例转化而来的,病程较长,一般会在数周或者是更长的时间段内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不断的出现坏死和溃疡,病牛流眼泪,还在眼内有黏稠清亮的眼分泌物,常糊住眼睛。断断续续的流出鼻液,在鼻镜上可见有鼻液过后的干痂。腹泻也呈现间歇性的。有点病牛还会出现蹄叶炎和趾间出现坏死情况。导致病牛不能正常行走而出现跛行。皮肤表现出皱褶,甚至有细菌和霉菌等病原菌的感染。慢性型病牛一般会出现发育不良,最后会死亡或者被淘汰处理。
妊娠母牛在感染本病后主要表现为流产和产出木乃伊胎或是畸形胎。病毒在侵袭生殖系统后可以引起母牛不孕。
牛黏膜病的病理变化主要出现在消化系统上。剖检可见口腔和食道黏膜会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还有可见黏膜溃疡。瘤胃和网胃黏膜也出现充血和出血情况,真胃黏膜易脱落。小肠段黏膜出现严重的溃疡和出血,甚至是发生脱落情况。肠道内容物变成红色或是暗红色,有恶臭气味。大肠的肠黏膜也有一些出血点和黏膜脱落的地方。淋巴结出现水肿,外观呈现紫色,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和肠系膜淋巴结表现更为严重。肝脏和胆囊出现肿大,在表面有可见出血点。肺脏发生实质性病变,或者肺脏与胸腔等部位发生粘连。心脏内膜也会出现有大小不等的散在分布出血点。肾脏包膜发生剥离,肾皮质会分布一些散在出血点。
本病的诊断是通过对发病分情况的分析,结合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等情况可以做出初步诊断,确诊还需要通过实验室进行免疫学方法和血清学方法或者是分子生物学方法能进行确诊。常见方法有中和试验,琼脂扩散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和PCR试验。
在牛黏膜病预防上一般使用疫苗接种,接种疫苗时需要注意区分牛的情况,妊娠期牛和处于应激状态下的牛,或者是已经发病的牛需要接种灭活的BVDV疫苗,不能使用常规弱毒苗。由于弱毒疫苗的毒力不稳定,容易造成牛免疫后向外排毒,引起该病的发生和流行。所以还是灭活苗的安全性更高。此外,还应在引进种牛时进行必要的检疫和隔离处理,确认没有发生疾病后再混群饲养。养牛场应制定严格的消毒措施,对牛舍及圈舍周围环境定期清扫和消毒,以降低本病的感染风险。
本病没有特效治疗药物,一般是采取对症治疗和提高机体免疫力。在对症治疗的同时还应考虑防止病牛发生继发感染,需要使用一些抗生素进行辅助治疗,这样可以减少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