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 于立业
(吉林省梅河口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135000)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对养猪业来讲,春季也是疫病容易流行的季节[1],广大养猪人一定要注意春季养猪的相关注意事项,防控好疫病,减少经济损失。下面就此话题和大家交流一下。
春季是气候由寒冷转为温暖的过度季节,万物开始复苏,但复苏不仅是眼睛能看到的,还有各种微生物和真菌,其中包括对猪有致病性的病毒、细菌、霉菌等,其复苏对养猪业来讲是一个威胁。另外,气候转变并不是短时间内一次性完成的,每年都会有一个 “倒春寒”的过程,期间气温忽高忽低反复无常,机体需要对此有一个适应,此时也是免疫系统的调整期,如果出现暂时性免疫下降,容易引发疾病。猪也是动物,其生理特性也会随气候变化而变化,很多猪场都把春季作为重点防疫季节。
春季非常容易暴发流行病,在这个敏感季节,猪场每日应加强巡场,目的是为了监控疫病发生。巡场时,相关人员一定要对每一头猪多观察,包括走路步态、采食和饮水有无异常、是否独卧一角、呼吸是否正常、眼睛是否常有泪斑、生长速度是否明显滞后、粪便是否不成形、对外界刺激是否敏感及精神状况是否良好。因为疾病发展总有一个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尾的过程,发生前期病猪肯定有临床先兆,发现异常猪第一时间隔离确诊,猪舍加强消毒,将疫病消灭在萌芽阶段。
由于春季早期气候不稳,日间和日内温湿度差异过大,如果猪舍过早开放猪必然会出现不适应,前期最好仍以人工控制猪舍温湿度为主,待天气平均温度连续一周维持15℃以上时,再逐渐开放。因为猪体表无汗腺,机体热量完全依靠体表与环境的热交换和辐射作用完成,环境温湿度的变化对其影响较大,因此,春季一定要注意控制好环境条件,使猪群逐渐适应新季节。
影响养猪生产的应激因素有很多,包括断奶、分圈、温度、咬架、更换饲料、更换饲养员、长途运输、噪音应激等,凡是过快改变猪现有行为习惯的外界因素,只要造成猪只机体不适应性反应都可称作应激反应。应激虽然不会直接导致疾病的发生,但可成为疾病发生的诱因,因为大部分猪体内都存在条件致病菌,应激状态下,猪机体抵抗力出现暂时下降,为条件致病菌的入侵提供机会,导致疾病发生,因此,春季养猪一定要抓好管理,尽最大努力减少应激发生[2]。
病毒性疾病一定要做好基础疫苗免疫工作,之所以强调病毒性疫苗,是因为首先病毒发病机理独特,感染后大多需要细胞免疫才能将其完全清除,但细胞免疫会对感染的组织器官造成伤害,因此,尽早进行疫苗免疫,待机体产生有效滴度的抗体后即便发生感染,病原第一时间可经过体液免疫被吞噬杀灭,不会进行到细胞免疫过程,对机体保护性最佳。其次,目前大部分的基础性病毒疫苗工艺技术都非常成熟,使用非常安全,即便养猪场采用 “一刀切”的全群免疫模式,对整体猪群的应激也不大,尽早免疫,尽早受益。再次,病毒性疾病一旦发生,目前还没有抗病毒的特效药,常见的化学性抗病毒药,一是大部分效果都很差,二是使用后容易产生食品安全问题,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因此,病毒性疾病要重点免疫预防。
细菌特性和病毒不同,细菌属于独立的单细胞生物,有自己的细胞器,可以独立进行代谢,病毒必须进行寄生才能复制。正因为在进化上细菌的繁殖和代谢过程较病毒更为复杂,因此,根据其机理研制了不同种类的抗生素药物用来防控。同时,细菌容易在体外培养,可以通过药敏试验筛选药物,大部分细菌性疾病即便发生,都可以通过抗生素防治,故细菌性疾病的防控比病毒性疾病更容易一些。
霉菌分类上归属于真核生物,比病毒、细菌要高等的多,大部分霉菌最适合的生长温度是28℃,湿度越大,繁殖越快,冬季时大部分地区天气寒冷,同时湿度也低,霉菌基本处于休眠状态,春季到来后,天气回暖,湿度也相应增加,霉菌繁殖变得活跃。猪场是霉菌经常生长的地方饲料,由于饲料营养丰富,非常适合作培养基。临床上霉菌中毒并不是霉菌本身造成的,而是其在繁殖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毒素造成的,主要有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毒素、F2毒素、赭曲毒素、T2毒素、呕吐毒素等,生产过程中一定要使用脱霉剂降低毒素的吸收[3],同时正确储存饲料,避免储存过程中发霉而造成动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