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支春
(重庆市北碚区柳荫兽医站400718)
在饲养环境差,卫生不良的猪场,猪很容易受到霉菌和霉菌孢子的入侵,经由呼吸道侵入肺部导致猪霉菌性肺炎,尤其是仔猪最易感染本病。本病虽然发病率在15~20%,防治不及时会引起猪只死亡,死亡率高达70%,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猪霉菌性肺炎的病原菌主要是曲霉菌,该霉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可分泌曲菌酸菌素、曲菌丝和熏曲菌素。潮湿环境下霉菌孢子很容易发育,其适宜温度为37~40℃。由于饲料堆放时间过长,气候温暖,遭受阴雨连绵潮湿的雨季,使饲料中的霉菌大量繁殖。在自然情况下,健康猪能抵抗浓度相当大的曲霉孢子感染,但当机体抵抗力减弱或具有呼吸道卡他性炎症时,尤其是环境及饲料中尘埃太多时,猪很容易受到霉菌或霉菌的孢子入侵而发生感染。
本病多发生于气候温暖,潮湿的雨季,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尤其是体格大、膘情好的仔猪往往最先发病死亡。发病早期,病猪体温升高至40.4~41.5℃,呼吸急迫,鼻流浆性或黏性污秽不洁绿色的分泌物,腹式呼吸。随病情加重,食欲减少,精神萎靡,不愿走动,呼吸困难,呈张口呼吸。病情发展到中后期,多数病猪出现腹泻,粪便腥臭,严重失水,后肢无力,极度衰弱而死。急性病例一般5~7d即死亡,亚急性10d左右死亡,有些慢性病例好转后,生长缓慢甚至出现复发死亡的现象。
病猪解剖后可见肺部明显水肿、充血,间质增宽,充斥浑浊的液体。切开肺部流出大量带泡沫的血水。肺脏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肉芽样结节,大的有碗豆大,小的如芝麻粒大,结节中间有化脓。气管、喉头及鼻腔充满泡沫。心包明显增厚,且心包腔积水,全身淋巴结水肿,尤其是肺门、颌下和股内侧淋巴结明显水肿,切面多汁,且有干酪样坏死。
根据发病特点及病理学变化可对本病做出初步诊断,如需确诊则需进行实验室诊断。首先进行细菌学检查,无菌取肝、脾、淋巴结等病灶组织作为病料,切少许,置于载玻片上,加1~2滴生理盐水,用细针将组织搞碎,在显微镜下检查,若观察到菌丝和孢子即可做出诊断。然后进行分离培养,将病料接种于萨布罗氏培养基上,37℃培养72h,镜检观察形态特征。有条件的猪场可用雏鸡做病料感染试验。取结节研磨做1:10稀释,胸注雏鸡,若出现羽毛松乱,精神萎顿,呼吸加快等症状,且剖检后见肺部有明显的黄白色结节或弥漫性坏死灶,周围严重充血、出血。取肺结节压片镜检,亦发现有大量菌丝,则可确诊。此外,由于本病与猪肺疫、猪瘟、猪沙门氏菌病症状有些类似,因此在诊断的时候要注意与这些基本的鉴别。
严防霉变感染源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在购猪前要对猪舍进行彻底消毒,加强通风,保持猪舍干燥和清洁。严格全进全出饲养模式,禁止不同日龄的猪只混养。在天气潮湿的雨季,做好防潮工作,一旦发现饲料霉变要妥善处理,不能为了节约成本继续饲喂。预防饲料霉变选用的防霉剂有以下原则:广谱抑菌效果好,pH值低,操作方便,安全,无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常用的霉变吸附剂有霉立净、霉可脱等。在日常养殖过程中,霉菌毒素超标很大程度上危害猪的免疫系统。因此,可适当添加霉菌毒素处理剂,能有效的解决霉菌毒素超标问题,确保猪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
猪感染本病后应立即停喂发霉饲料,更换优质饲料,同时依据病情对症治疗。可选用娣眯每千克体重0.4~0.8mg,用水稀释成0.1~0.5%溶液,缓慢静脉注射。如果病猪发病后出现精神萎靡、肺水肿、肾肿、腹泻,拉腥臭的稀便等症状时,可静脉滴注葡萄糖加VC和肌苷,以保肝护肾,必要时可在饲料中拌入氟苯尼考饲喂或肌肉注射氟苯尼考,可有效治疗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