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武术拓展性课程推进策略研究

2018-01-19 03:30:06
运动 2017年22期
关键词:社团武术素养

石 峻

(浙江省乐清市智仁乡寄宿小学,浙江 乐清 325615)

乐清市智仁乡寄宿小学是一所农村山区寄宿小学,学校以“仁.智”为办学理念,以培养“仁智兼备的学生”为办学目标。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体艺类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武术是我国的国粹,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也是中华民族一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学校里开设“少儿武术”课程,不仅能使学生强身健体、陶冶情操,更能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学校办学品味。乐清市智仁乡寄宿小学自2014年9月开设少儿武术社团以来,始终以“传承中华武术技能、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宗旨,以学生个性发展为基本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师资、器材、场地等课程资源,在少儿武术社团有效运行不到2年的时间里,社团成员发展到200余人。目前,少儿武术社团发展为学校特色拓展性课程,学生选课率达到了100%,在各年级中均开设了2个层次的少儿武术班,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培养了学生的个性特长。

1 推进策略

1.1 条件分析:基于学生需求和师资条件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谈话、与家长沟通等手段来了解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爱好与需求,另一方面则引导学生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帮助他们选择和确定少儿武术课程学习内容。除了满足学生的需求外,还充分考虑到教师的专业素养,因此,我们专门聘请雁荡山文武学校武术高级教练牟老师及郑老师为学校少儿武术课程推广技术顾问和总监,他们既有丰富的武术指导经验,又乐意为本校的武术课程的开展服务,充实了本校少儿武术课程的师资力量,因此,从2014学年起我们便实施了少儿武术兴趣活动课程。

1.2 制订目标:基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学生素养要求,结合武术课程特点及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我们确定了以下课程目标。

1.2.1 运动能力素养通过获得一些武术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一些技术技能,学习科学训练方法,学会自我保护,自我评价的方法,逐步形成正确的动作姿势,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方法,发展身体的灵敏、反应、平衡、协调、耐力和力量等体能。

1.2.2 健康行为素养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武术技术技能的学习,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逐步形成锻炼习惯,掌握健康技能,学会健康管理;情绪稳定、包容豁达、乐观开朗,善于交往合作,适应自然环境能力强;关注健康,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改善身心健康状况,提高生活和生存能力。

1.2.3 体育品质素养在学与练的过程中,体验参与课程学习的愉快与紧张、兴奋与疲劳、成功与挫折等心理感受。学会通过武术锻炼活动调控自己的情绪,并在困难条件下进行武术活动,逐渐形成克服困难与挫折等的意志品质。培养活泼向上、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竞争进取的精神,以勇敢、顽强尊重他人。

1.3 确定内容:根据技术与学生特点科学安排

根据以上课程的目标和武术的特点及各年龄段学生生理、心理及认知水平,我们确定了各个年级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安排是根据纵向发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如水平二(三四年级)课程内容,见表1。

1.4 实施教学:完善课程设置,武术教学形式多样化

1.4.1 特设武术课程在坚持以适应学生年龄特点为前提下,在一、二、三年级每周4节《体育与健康》课中落实2节为武术课程,四、五、六年级每周落实1节武术课程,全校学生都开始学习简单的武术套路。另外,给学有余力和天赋较好的学生开展每周2次的校武术精品社团课程,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点面结合,全面开展武术教学。

1.4.2 分层择学学生在武术课程练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层次的不同,这是客观现实,是因为学生自身发展不同而体现的真实反映。在本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此,我们提出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择学”。在实施武术课程中,存在学生身体素质、接受能力等的差异,教师就会有针对性地安排课程内容、练习强度等来适合各层次的学生,这样每位学生都能在校本课程中获得成功。

1.4.3 组建精品社团少儿武术课程既是一个全校性的普及课程,同时也是一个打造精品的精英型课程。学校对本课程的实施呈现三级跳的层次模式,一是学校全员性的普及,二是强化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三是全校选择武术精英学生组成社团,培养人才,推进本课程向更高层次发展。如果说学校层面的武术课程是基础的话,那么精品社团就是这个金字塔的顶点。社团强调每一位社员都能有意识地不断提高自己,不但是在专业技巧上胜人一筹,更重要的是在这里人人都是具有良好品质、优秀精神面貌的有“武德”之人。在这个过程中,本课程实施的质量得到了提升,也就实现了开展本课程的价值。

1.5 课程评价:发现问题完善课程

在少儿武术课程实施过程中,不论是对课程本身的评价,或是对指导教师的评价,还是学生之间的评价,评价的方式都是多样性的。主要有书面评价、口头评价;精神鼓励、物质奖励;针对性评价、普遍性评价;双边评价、单边评价等,本课程着重研制了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如对三年级学生学习评价包括对武术学习的文化、技能与体能的评价,见表2。根据学生的年龄差异和个性特点的不同,本课程在内容设置上呈现渐进性。因此,在进行评价时针对这一特性安排不同的评价内容。在设置评价内容时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次分明又容易操作。

表1 水平二少儿武术课程内容表

表2 少儿武术课程三年级学生学习评价表

2 成效与反思

2.1 学生体质更强健了

通过系统的武术技能学习,不仅能够强筋壮骨,提高了学生各关节的灵活性及肌肉的伸展性和收缩能力,还提高了学生内脏器官及神经系统的机能,全面锻炼了学生身体,提高了体质健康水平。2015和2016学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检测结果显示,本校学生体质健康综合水平优秀率与合格率逐年提高,优秀率稳固在45%以上。武术运动练就了学生强健的体格及朝气蓬勃、机智灵活、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

2.2 学生更懂礼仪了

在课程推进过程中,我们积极倡导武术“以德服人,以人为本”的尚武精神,规范孩子们的文明礼貌行为,增强他们对武术礼仪、礼节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要求全体学生不仅要人人都学会武术基本动作技术,更要感知“宽容、忍耐、坚强、尊师爱友、仁义、谦虚和诚实、明礼、知耻、诚实守信”的武德精神,从而形成一种“尊师重道、讲礼守信、团结互动、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宽待他人、分辩是非”的精神风貌。如今,武术精神在本校已成为一种校园文化,始终激励着同学们努力拼搏与矢志成才的信念。

2.3 学校知名度提升了

少儿武术课程开展3年来,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生在市、县各级武术比赛中斩头露角、披金戴银;学校武术队多次在全市体育学科拓展性课程研讨会、课程改革推进会等各种活动中展演,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为学校赢得了声誉;同时,学校被确定为温州市首批“武术进校园”的实验学校,为今后少儿武术课程深入实施创造了条件。本校开发的少儿武术拓展性课程尚处在初级阶段,还存在一些困惑及问题,我们会经过不懈的努力,争取把这一课程打造成精品拓展性课程。

[1]安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J].江苏教育,2002(1).

[2]唐然欣.林区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调查研究[D].长春:长春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社团武术素养
缤纷社团
中华武术
黄河之声(2021年9期)2021-07-21 14:56:32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武术研究(2021年2期)2021-03-29 02:28:06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军事文摘(2017年16期)2018-01-19 05:10:15
K-BOT拼插社团
中学生(2016年13期)2016-12-01 07:03:51
武术
小主人报(2016年11期)2016-02-28 20:5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