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
【摘要】目的 探讨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中应用超声诊断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组49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具体形成部位为:颈动脉的分叉处26例、颈内动脉的起始处14例、颈总动脉的主干处者9例。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特征可分为四类:扁平斑、软斑、硬斑和溃疡斑。结论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在早期对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情况进行观察判断,能够更有效的采取治疗措施进行干预,可对患者出现的缺血性脑卒中形成良好的预防作用。
【关键词】粥样硬化;颈动脉;斑块;超声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1..01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其中尤以颈动脉类疾病上升趋势更为显著,颈动脉超声诊断是检测颈动脉疾病患者的临床优选方案[1],通过对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儿进行科学检查有利于患者颈动脉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本次研究将探讨应用超声诊断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诊治的静动脉粥样硬化患者49例为研究样本,其中男27例,女22例;年龄46~73岁,平均(62.7±0.6)岁。合并高血压者14例,合并糖尿病者17例,合并血脂代谢异常者15例。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器为飞利浦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10 MHz,检查中可配合应用低频凸阵探头针对患者颈动脉分叉位置偏高或体型肥胖者实施辅助检查,检查的部位为患者两侧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以及颈总动脉分叉处。患者保持仰卧位,并保持颈部松弛头部向对侧偏移,检查前需静息10分钟,探头放置于患者胸锁乳头肌的前缘处,观察患者管壁等内膜情况是否出现斑块并对斑块大小、形态、和狭窄内径比值等进行记录。
2 结 果
2.1 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具体形成部位
本组49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具体形成部位为:颈总动脉的分叉处共计26例(53.06%)、颈内动脉的起始处共计14例(28.57%)、颈总动脉的主干处者共计9例(18.37%)。
2.2 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类
依据病理学特征和回声等可以将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为四类:(1)扁平斑:特征为动脉管壁表现为偏心性增厚特征,原有的三层结构受到破坏或者消失内膜表面光滑度差呈现出比较均匀的回声特征,该类患者共计16例,(32.65%)。(2)软斑:患者的斑块儿突出位置超过管腔均表现出混合性质回声或者比较均匀的低弱回声,表面存在连续性光华纤维帽和回声轮廓,此类患者共计11例(22.45%)。经临床跟踪随访和CT检查等证实其中4例患者出现脑梗死。(3)硬斑:表现为斑块出现纤维化或者钙化,有局部的回升增速明显增強特征后侧回声减弱或伴随身影,此类患者共计13例(26.53%),经临床追踪3例患者出现脑梗死。(4)溃疡斑:此类患者超声特征为包块形态且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溃疡边缘的回声出现减低,此类患者共计9例(18.37%)。
3 讨 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病理依据其特征不同可分为:扁平斑、软斑、以及硬斑和溃疡斑等四个不同类型,此四种包块儿的类型也反映出患者病变程度和形态都不同,其中软斑的发展进程较快其表面容易形成粥样物质附着进而形成血栓[2],因此此类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较高,而硬斑患者相对比较稳定且危险性相对较小临床症状不明显,因此也可以证实患者发生缺血性脑猝中一方面与血管管腔的狭窄程度密切相关[3],同时也与斑块的性质有直接关系,而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对患者斑块的性质进行有效判断,因此对于患者是否可能发生缺血性脑猝中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因此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儿的检测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4]。
综上所述,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在早期对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情况进行观察判断,能够更有效的采取治疗措施进行干预,可对患者出现的缺血性脑卒中形成良好的预防作用。
参考文献
[1] 于彩红.血清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显像特征的关系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17,32(06):560-563.
[2] 张 斌,王 影,王宝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其与脑梗死的关系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06):663-665.
[3] 张凤秀,潘明康,赵 君,陈玲丽,王有毅,勇 强.心绞痛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微血管超声造影特征的临床研究[J].微循环学杂志,2017,27(01):43-46.
[4] 茹建平,杨庆华,贾贤达.超声检查对中年高血压患者3级分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性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01):45-47+51.
本文编辑:赵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