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丽丽
摘要:本文分析了在线教学平台开发的意义,从微课程设计、平台界面设计以及平台功能设计等层面入手,探讨了“互联网+教育”时代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在线平台的具体设计,以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电子技术;互联网+教育;在线平台
中图分类号:TP311.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8)09-0161-02
在当前“互联网+教育”时代,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在线平台的开发为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网络资源,学校可以借助在线教学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也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积极助益。
1 “互联网+教育”时代在线教学平台开发的意义
在线交互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实现了移动教学与差异化教学,既开阔了学习者的视野,使其了解所学课程的最新知识与技术,及其在专业领域的应用前景,也有助于及时跟踪了解学习者的动态与兴趣,使师生建立实时互动交流,进一步提升了教学质量[1]。
2 “互联网+教育”时代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在线平台的具体设计
2.1 微课程设计
要想切实发挥在线平台的教学辅助作用,首要前提便是完善微课程设计,创设完备系统的教学资源。微课程的创设是一种新型学习方式,主要通过从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选取某个教学知识,围绕其重点内容进行精细化设计,最终创建为学习课程包,学生可以脱离以往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将自己的碎片化时间进行充分合理的利用。
通常来说,在进行某一课程内容的具体制作时,应当先将该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明确细化,依照一定的顺序与层次完成微视频的录制与微课件的制作,其中微视频的时长控制在15分钟为最佳。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借助在线学习平台,依照自身知识水平、思维理解能力与学习节奏完成视频的观看,自主选择所要学习的课程模块与重要知识点,倘若在课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未能够真正理解,还可以将该内容进行反复播放直至理解掌握,同时该平台还可以将学生的学习记录进行保留,为下次登陆平台进行在线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凭证与衔接。与此同时,该在线平台的设计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可以针对不同专业特色的学生设定专门的教学规划,确保将不同专业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面的侧重点进行明确区分,着重选取专业适用的知识点融入到教学设计中,从而更好的适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需求,使线上线下课程之间相互支撑、互为补充。学生在通过在线平台自学课程的基础上,可以将其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未能理解的知识点等在课上提出,与教师和同学之间建立密切的探讨与有效互动,进一步深化教学成效。以“组合逻辑电路”的知识点设计为例,主要包含四个重要知识点:其一是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应当在教学课件中标明分析方法的步骤,并列举实例进行说明;其二是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同样也要划分设计方法的具体步骤,并列举实例进行阐释;其三是编码器,应当系统讲解编码器的原理,并以74HC148芯片为例进行介绍;其四是译码器,应当进一步阐释74HC译码器的原理,并阐释其具体的应用等[2]。
2.2 平台界面设计
接下来正式进入到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在线平台设计,首先应当从平台的使用界面入手,综合考虑在线平台界面带给人的观感、界面的布局是否合理、能否有助于师生之间围绕知识进行互动交流等诸多因素。鉴于该在线平台属于学习教育类平台,其用户主要是面向学生群体,因此应当选用蓝色作为界面的主体色彩风格,进而借助HTML、CSS等技术进行具体的页面布局设计。
2.2.1 主页设计
该在线平台的主页主要包括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基本信息、微课教学、习题练习、教学课程、课程资源下载等多个模块,利用CSS技术将不同模块设置为各种颜色,减少图标在网页中所占用的内存。
2.2.2 课程基本信息设计
该模块主要是将课程进行系统介绍,分为教学计划、课程进度安排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大纲等三部分,在该页面的顶端位置添加一个标题导航栏,利用表格的形式将教学计划的大体信息进行呈现。在进行教学计划部分设计时,应当涵盖包括教学大体内容、授课时间与周期安排、教学重难点内容框架、具体授课形式与方法以及授课所需教学器具等方面内容。在进行课程进度安排的设计时,应当借助表格的形式將具体授课日期、基本教学内容等进行详尽列举,并且依照不同周次的顺序完善内容排序。在进行教学内容大纲部分的设计时,应当主要介绍实验课程的相关内容,包含实验教学理论、基本要求以及具体内容等信息。
2.2.3 教学课程与微课教学设计
该模块的界面主要涵盖两方面内容,其一是借助列表的形式将课程的标题进行列举,其二是课程具体内容界面。学生可以在列表中获取到想要选择的教学内容,只需点击相应标题便可以直接跳转到知识内容界面。同理,微课教学模块也是通过点击标题便能够直接跳转到具体的教学视频界面。
2.2.4 习题练习设计
在习题练习模块中,同样也是分为标题界面和内容界面两部分,学生可以通过点击标题直接跳转到练习题界面,在所给的空格位置填写自己的答案。该界面还设置了提示答案的功能,学生在完成习题后可以自己选择查看答案,对照标准答案判断自己回答的正误,方便学生的及时检查与纠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3 平台功能设计
在进行平台界面设计的同时,要想真正借助在线平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还应当着重强化该在线平台的功能设计,确保能够在完善平台性能的同时彰显出人性化设计理念。
2.3.1 信息搜索功能
鉴于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涵盖的内容极为复杂,其大体框架下又存在多个细小的知识点分支,倘若学生依照标题逐一进行所需内容的查找,不免会消耗过多的无意义时间。因此,应当在在线平台中添加信息搜索功能,通过调用onkeyup事件,依照其创设的条件借助RegExp搜索出满足要求的内容,将其显示出来,并将不符条件的内容进行隐藏。学生可以借助位于该平台页面头部位置的搜索框输入自己所需的信息,系统便可以自动筛选符合条件的内容并将其进行高亮显示,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搜寻到所需信息。
2.3.2 答案获取功能
答案获取功能主要借助this对象针对当前事件发生的对象进行判断,查找其兄弟节点,进而采用toggle方法确保点击事件时可以有效实现元素的切换,进而使其显示或隐藏。学生在完成习题后点击查看答案,使答案模块得以显示,当学生再次点击后便可以隐藏答案模块,从而有效满足学生在获取答案与自主解答时的切实需求,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其学习效率。
2.3.3 网络分享功能
在“互联网+教育”时代,在线网络平台的设置应当充分践行网络资源的共享特性,确保能够借助该平台与教师、同学甚至校外资源建立沟通渠道,实现学术学习领域的资源分享与互动。该功能主要利用CSS样式display中的none属性,先将网络分享功能进行隐藏,只有用户点击分享图标时,才能够调用jquery的show方法使得隐藏模块得以显示。学生在点击分享图标后,可以借助百度分享所提供的接口技术支持,有效实现校内在线学习平台与互联网大平台的信息共享,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学习渠道[3]。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在线平台的开发与应用为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助涨学习热情,进一步促进学习质量与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郭棉,李继凯.以网络为辅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31):66-67.
[2]成凤敏.“互联网+教育”时代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在线教学平台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8,(15):180-181.
[3]郑鑫,张晓洁.基于HTML5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APP学习平台设计[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