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对核心素养的微探

2018-01-18 10:10顾显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2期

顾显

摘 要:通过游戏体验、情景体验、影视体验三个环节与学生的行动力,思维的辨析力,角色的调适力,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信念力等核心素养相结合,开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新旅程。

关键词:行动力 辨析力 调适力

如何让核心素养与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融合呢?我以我参加的苏州市观摩课“学会与人合作”教学为例,微探一下核心素养与思想品德课的融合。我将通过设定游戏体验、情景体验、影视体验三个环节来分别对应增强与提升学生的行动力,辨析力与调适力,信念力。

一、游戏体验,增强行动力。

在课堂教学引入环节,我采用了游戏体验的方式,高尔基曾说过:“儿童通过游戏。非常简单,非常容易地去认识周围的世界”, 通过这个游戏环节使学生的主动性、想象力和创造欲得到充分的发挥,另外,通过游戏中的相互配合,增强学生对合作意识的更好理解,也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行动力。

游戏方式:相邻2位同学把自己的左手放在背后,要求在5分钟内,两人只用右手配合用一张白纸折叠一个造型 ,可以是飞机、船等。让学生通过一个实实在在的动手游戏对合作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在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两两合作,有的学生刚开始只顾自己折纸,可是问题马上凸显出来,无法把纸准确的产生折痕,甚至连纸都无法固定,此时的学生才意识到合作伙伴的重要性,急忙与旁边同学共同商量,一个人负责固定,一个人负责折纸压痕,经过两人共同的合作,一会儿一架漂亮的纸飞机合作完成了。

这一教学设计结合思想品德课实践性的学科特点,注重把思想品德课知识与技能整合到现实生活中,提升学生终身受益的行动力。我摒弃了传统而单调的材料引入,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即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又锻炼了学生合作意识的形成,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不仅要树立强烈的合作意识,增强团队精神,而且要学会合作的方法,培养善于合作的良好品质。使学生的行动力得到锻炼的同时内心体验更加真实、具体,核心素养更容易内化。

二、情景体验,锻炼辨析力,提升调适力。

正文环节我通过创设一个情景“荒岛求生”,这一环节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方法,问题也会产生悬念,是学生不断思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向。通过对特定情景的思考与讨论,来锻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与辨析,通过对情景中人物的角色代入,让学生换位思考,提升调适力。

游轮失事,漂流至热带孤岛上,六人幸存:

1.孕妇,怀胎八月。

2.发明家,正在研究新能源。

3.医学家,医学研究成绩斐然。

4.宇航员,即将远征太空。

5.生态学家,熟悉热带雨林。

6.流浪汉,四海为家。

逃生工具是只有一个能容纳一人的橡皮气球吊篮,没有水和食物,要求一人乘坐橡皮吊篮离开,找到救援队伍,并且返回孤岛,争取把所有的人都平安救出来。

讨论问题1:由谁乘坐气球离开去寻找救援队?

为了生存,余下5人中由谁来做领导带领大家寻找食物?

作为5个人的领导又该如何使这个团队成为一个坚强有力的战斗集体,使每个人生存下去?你觉得该如何安排?

学生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从6个人的各自优势和不足角度一一对比,有的学生推荐发明家乘坐气球,因为他的科学素养好,可是,马上招到其他学生的反驳,大部分学生认为宇航员最适合乘坐气球,因为他最大的优势是飞行和控制飞行器的经验和辨别方位的能力 ,最终大家一致认为宇航员最适合。接下来讨论谁当余下5人的领导,这个问题一下子引爆了全体学生,因为5人各自的优势与不足都非常的明显,1、孕妇:优势:女性的柔美和爱心;不足:怀孕后行动不便。2、发明家:优势:科学素养好;不足:面对荒岛的专业知识不足。3、医学家:优势:医学知识丰富;不足:对荒岛目前面临的水和食物问题无助。4、生态学家:优势:对食物的寻找非常有帮助;不足:对荒岛的情况可能不熟悉。5、流浪汉:优势:生存能力强;不足:自由散漫的习性。

学生们对5人情况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与预见,我因势利导的对待这场辩论,没有固定答案,谁最终成为领导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让每一个学生积极投入到讨论中来,让每一个学生充分表达在对某一个人物的认识和理解上,产生争论与观点碰撞,通过辩论解决疑惑和矛盾。让学生个性化的观点交锋与碰撞,加强对教材知识内容的认同,善于合作方法:合理分工,科学计划。有效指挥,相互配合。首先要学会分析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只有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才能真正做到合理,并且要协调各方相互配合。同时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辨析力、调适力等核心素养的养成,淡化教学痕迹,突出精神轨迹,提升核心素养目标的内化。

讨论问题2:生态学家自己私下去采集了一些美味的果实,并一个人独自享用,这引起大家的反对,你如何看待这一事件?

由此,团队中开始出现抱怨,争吵,这时你觉得如何解决?

问题2的展开,并不是为了单纯的引导学生去寻找书本关于“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相互沟通,真诚合作。”等知识点,因为这个问题凸显了“立德树人”这一思想品德课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素养的培养既是思想品德课程的核心理念和根本价值取向,又是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立足点。

学生们对生态学家的这种行为产生了强烈的谴责与愤慨,我又恰当的把话题引申到学生的日常生活,讨论更加热烈,从中让每一个学生感悟到作为一个集体、一个团队以至于一个社会,每一个人在合作中出现矛盾与危机时,应该所持的正确态度和如何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内化了道德素养、责任素养。陶行知先生说:“德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创设情境,注重生活中的道德议题,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与辩论去亲身感悟,在学生获得感悟的基础上深化道德行为,而后强调知行合一,强化实际生活中的育人作用。

讨论问题3:10天后,6个人被成功救出,媒体争相报道,那个乘气球离开的人成了英雄,你怎么看?为什么?

问题3的提出是为了引导和培养学生对“公平公正”这一核心素养的认识与领悟,因为通过讨论,学生们达成一个共识:六个人逃离孤岛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乘气球离开的机会也是大家给的。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思想品德课堂是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主阵地,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影视体验,内化信念力。

在通过热烈的讨论后,每一个学生对学会与人合作都有了自己的认识与感悟,接下来,我引入第三个环节影视体验,影视视频有形、声、情、意等相结合的特点,吸引、感染学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并更好的内化信念力。

播放“土鱉”成东青、“海龟”孟晓骏和“愤青”王阳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大时代下三个年轻人从学生年代相遇、相识,共同创办英语培训学校,最终实现“中国式梦想”的故事《中国合伙人》视频片段,通过对电影故事梗概的了解,以情激情,使学生在心灵上受到强烈的感染,在思想上受到深刻的启迪,激发了学生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展望,让生活走入课堂,让课堂走向生活,学生的内心越来越清晰明朗,思维越来越丰盈、厚实,加强合作,实现双赢或多赢,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获得人生的成功。潜移默化中产生心理认同,获得情感的共鸣,不仅使学生受到生动的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人生的价值,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的核心素养,而且不断内化“实现中国梦”的信念力。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也是一个长期而不断积累和升华的过程。通过本堂课体验式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创设一个激发学生核心素养的思维课堂,做一个正确道德情感的引领者,以思维与实践为载体,积极创设思维的温度、厚度、宽度、深度空间,本课教学中通过游戏体验、情景体验、影视体验三个环节与学生的行动力,思维的辨析力,角色的调适力,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信念力等核心素养相结合,开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新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