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南宋石刻的历史意涵

2018-01-18 09:57何子龙何柳莹程雁群
北方文学 2018年35期
关键词:南宋石刻文化

何子龙 何柳莹 程雁群

摘要:桂林石刻集中反映了桂林地区文化的发展历程,是桂林地区文化建构的重要因素。南宋桂林石刻数量突然大量的增加,也反映出经济、政治以及文化重心移动对桂林的影响。南宋桂林石刻的文化建构功能与文化衍生对南宋及其以后桂林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南宋;石刻;文化

从桂林摩崖石刻的数量上的变化可以看出经济、政治和文化重心的变动对桂林地区乃至桂林地区文化的影响。根据广西师范大学杜海军教授的《桂林石刻总集辑校》进行统计可以得知,桂林现存唐至民国石刻近 2000 件,其中南朝石刻2件,隋朝石刻1件,唐代石刻41件,五代石刻 1 件,北宋石刻 163 件,南宋石刻341件,元代石刻 34 件,明代石刻451件,清代石刻479件。杜海军先生的《桂林石刻总集辑校》是目前收录桂林摩崖石刻最全的著作,据此统计应当足够严谨。从数量上的变化可以明显看出,桂林地区的摩崖石刻总体呈现出每个朝代都比前朝增加的趋势。需要注意到的是元代由于统治时间较短,民族问题比较突出等复杂原因,使得此一时期桂林石刻的数量偏少。由以上的统计可以看出,桂林地区的石刻数量在南宋激增。分析南宋桂林石刻数量变化的原因,可以看到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的移动对桂林这一地区的影响情况。

一、宋室南渡与桂林区域政治文化地位的变动

北宋时期,南方的经济稳步上升,致使南北方差距继续拉大。在中国历代的人口分布上,北宋末年首次出现南北两方达到均衡状态。北宋灭亡,南宋建立,是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在时间上的分野。此后,南方的人口优势逐步确立,南方经济明显领先,经济重心不可逆转地远离了北方,南盛北衰的局面完全确立。元明清时期,这种趋势继续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均产生于江南地区,充分说明南方经济发展的水平已占据压倒的优势。随着定都临安,政治中心移驻,国家文化中心因以入迁,从而加速文化重心转移。因此南宋一朝,经济、政治和文化重心全面的由北向南移动。

由于金人南下,赵宋统治地域缩小至南方,北方许多文人名士纷至广西为官,将中原文化带至广西,这直接促进了广西石刻的发展与繁荣,成为广西文化发展的一种标志。就石刻而言,中国北方如叶昌炽所云:“南渡以后,神州疆索,沦入金源。长淮、大河以北,无赵家片石。”因此,广西石刻与其他省区比较,有着不可取代的独特价值,而广西的石刻又以桂林地区的摩崖石刻最具代表性。

从北宋开始,桂林成为广西的政治中心,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分天下为十五路,桂林为广南西路的路治,大观元年(1107年),桂林升为大都督府、帅府。到了南宋高宗绍兴三年(1135年),曾为高宗潜邸的桂林升为静江府。随着桂林政治、文化、经济地位的提高,游宦至此的文人更加多,其中有不少人为朝廷派来任要职,比如米芾、范成大、周去非等;当然也有贬谪者或贬谪至广西而经过此地者,著名的有苏轼、李纲、曾布、张孝祥、张栻等。谪人的心态较唐时已有改变,有些谪宦者所任职位也不低。文人本爱山水,当他们踏上这方经由前人文化开发过的佳山好水时,自然会游览一番。桂林原为偏僻的“南蛮”之地,至南宋一跃而为名闻天下的“西南会府”,这与其政治、军事、交通地位的提高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秀丽天成的山水风光有着莫大关系。可以这样说,南宋桂林摩崖石刻兴盛的直接起因在于当时桂林政治军事地位的上升、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大规模、大范围的山水开发营建,而当时文人士大夫阶层所倡导的充满雅趣的游览活动也起到一定的助力。虽然桂林山水在唐代已为文人墨客所认知并尽情讴歌,并有五十余件石刻留存,但真正使桂林石刻走向繁荣却是在宋代,更确切地说是南宋。寻幽访胜的过程中,大多刻石以记其事,或将诗文刻记在桂林风景秀丽的山壁石洞。

二、南宋桂林石刻生成模式和歷史意涵

摩崖石刻因其诸多特点是有文化建构功能的。从物态层面来看,石刻可以将哲理、思想、观念等无形的东西具体化、物态化,形成一方方真实可睹的石刻,并借重于石刻书艺的超妙及石刻坚固持久的特性,大大加强其宣传效果和实际影响力,从而参与当时精神文化的建构过程,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石刻的这一特性就是石刻的文化建构功能。

南宋桂林石刻的数量丰富,质量也很高,因此文化建构功能十分强大。上至国家的治国方略、社会共同价值观念的宣传,中至各级官吏的政治措施的推行、行政理想的表达,下至百姓的日常生活约束等等方面,都可以看到石刻对桂林地区的深刻影响。桂林摩崖石刻的文化建构功能在经典石刻、政令石刻、教育类石刻与理学类石刻中表现得最为突出。这也是整个宋代石刻文化建构功能的共同特点。

教育类碑刻是广西碑刻中较为突出的一类。历代委任广西的地方官都注意发展广西的教育事业。南宋张栻在靖江府为官期间就作了多篇学记文。其他如政令、乡规民约等在宋以后日渐成为桂林石刻的常见题材,对研究古代政策法令及其在不同时代地域的传布,还有民风民俗颇有价值。总体上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中央政权、中原文化影响逐步加深的情况下,桂林地区的石刻在题材上愈加完备,许多民众间细微之事也以立碑摩崖形式公示,从多个方面可见桂林文明进步的成就。

石刻尚有文化衍生的功能。桂林石刻的文化衍生功能突出表现为石刻催生了众多的文化名胜,而文化名胜又吸引更多的文人前来游览,并吟诗作文刻之于石。多数情况下是名宦们留诗刻石于某处,遂使某处成为胜迹,并引来后来诸公纷纷题咏刻石。南宋桂林石刻的文化衍生功能桂也造就了桂林摩崖石刻的系统性和集中性。

从现今的留存情况来看,隋朝以前仅有《欧阳景熙地券》。《秦僧猛地券》,隋朝仅有一件,谈不上有什么发展。进入唐朝,石刻作品逐渐兴起,今天能见者达五十余件。南宋更是由北宋的一百五十多件增加到三百四十余件,作者增多、作品题材增多。作品内容也空前丰富,直到清朝末年都是如此的发展。这是南宋桂林石刻增加带来的文化衍生功能对桂林文化的影响。南宋桂林石刻的文化衍生功能也在桂林文化建构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南宋桂林摩崖石刻的增加给桂林石刻带来另一个特性,集中性。南宋桂林石刻不仅催生了许多新的名胜,更以前代石刻为基础踵事增华,丰富前代石刻的种类与数量,加强前代石刻的文化内涵,扩大了石刻文化衍生过程的规模与速度,从而形成相当规模的石刻碑林,以至成为某一地方的文化标识。经过统计,龙隐岩、龙隐洞有石刻205件,普陀山有石刻300件,叠彩山有石刻207件,独秀峰有石刻136件,伏波山有石刻112件,南溪山有石刻145件。根据统计,可以看到桂林摩崖石刻的集中性,而这种集中性与南宋桂林石刻的增加有很大关系。石刻集中的过程使得桂林的文化符号大大增强。

而且当这些石刻数量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则会有人搜集整理为专书或者记载于方志之中,成为颇有影响的乡邦文献,从而对乡邦文化的发展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从宋代以来,曾有不少人在搜集和整理桂林石刻方面付过辛勤劳动,并有许多编著。在宋代,有赵明诚《金石录》、王象之《舆地碑目》、陈思《宝刻丛编》;在明代,有刘继文《桂林金石录》、张鸣风《桂胜》;在清代,有刘玉靡《粤西金石录》、谢启昆《粤西金石略》、朱依真《桂林金石志》、王昶《金石萃编》、杨翰《粤西得碑记》等等。这是南宋石刻通过文化的衍生与积累并在此过程中凝定为乡邦文化特色的一般规律。如宋代祁阳浯溪石刻、镇江焦山石刻、南宋时盱眙第一山石刻莫不如是。

桂林摩崖石刻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时代延续性好的特点,为研究和认识桂林辉煌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尤其为研究和认识广西乃至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关系等提供了史诗般的石刻史料。因此,自古以来桂林就享有“唐宋题名之渊薮,以桂林为甲”的称誉,分布在城市内外山崖与洞穴中。这是中国南方少有的珍贵文化遗产,也是桂林历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桂林南宋石刻已经成为桂林文化的一种经典历史符号。自每一方石刻产生伊始,它除了具有本来的记录历史信息的作用以外,也与周围的山水相融合,从而具有一种展示的功能。而桂林石刻的形态多呈现为大量摩崖石刻的集中出现,甚至为了在某处刻石而将原有的石刻抹去覆刻。这样的层累形成了一种文化景观,随着时间的推进,刻石成为一种增加景观文化内涵的行为,即业已形成的文化层累成为了激发文人雅士刻石的符号,而随着这种同源性文化行为的连续出现,某一景观的文化内涵便被符号化、标签化。这也就能解释为何桂林有为数众多的摩崖题名,题名除了展示历史信息外,也让自然景观与历史记忆相融合,使得这些早已在亿万年前就存在的山石正式加入了文化审美的序列。

参考文献:

[1]杜海军.桂林石刻总集輯校[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桂林石刻(上)[Z].桂林:内部资料,1977.

[3]汪森.粤西文载校点[M].南宁市: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

[4]叶昌炽.语石校注[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5.

[5]王星.论宋代石刻的文化建构、凝定与衍生功能[J].湖北大学学报,2016 (5).

[6]刘方.宋型文化与宋代美学精神[M].成都:巴蜀书社,2004.

[7]谌世龙.桂林宋代山水游览活动略论[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 (4).

猜你喜欢
南宋石刻文化
中外石刻大不同
西狭颂摩崖石刻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近十年(2010~2019年)辽代石刻文研究综述
马麟《郊原曳杖图页》与南宋绘画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