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书贞 郭欢 张莉
摘要: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眼视光技术专业通过与豪雅等13家企业深入合作,并成立了专业理事会,成立了校企共同体,探索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给同类院校眼视光技术专业办学模式提供了范例。
关键词:眼视光技术;校企一体化
一、校企一体化办学情况
(一)一体化办学体制机制
在眼视光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基础上,与豪雅(上海)光学有限公司等13家单位校企共建了理事会;对专业培养目标、建设和发展、专业与行业企业对接等重大问题进行指导、建议。依托专业理事会,与豪雅公司合作成立了“视光项目部”,公司培训部经理受聘项目负责人;具体负责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考核标准的制订与实施,确定企业兼职教师人选,制定授课计划。学院与公司进一步深化合作,成立了校企共同体—“儒雅视光学院”,实行理事会管理,制定了理事会章程等校企合作制度,建立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资源共享、互惠共赢”的运行机制。校企共同体的成立为推进国际化办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国际水准、国内领先的特色引领型专业搭建了桥梁。
(二)校企共同创新了“四证递进、学岗直通”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眼镜验光员和眼镜定配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企业标准及其岗位特点,将验光配镜主要工作划分为若干个工作单元,每个单元又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工作内容;通过一至四学期“学做教一体化”培养、岗位见习和轮岗实习,学生在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室、生产性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依次递进完成工作单元的学习任务,考取眼镜的2个工种的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第五学期对接就业主岗位带薪顶岗实习;第六学期接受公司渐进验配专家的培养,考取豪雅认证。完成全部学业,取得学历证书,毕业即上岗。
(三)校企共同构建了“1平台+6模块”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重构的思路:通过职业岗位分析、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校企共同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转化学习领域,重构课程体系。
(四)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质量第三方评价机制
与豪雅、康耐特等50余家企业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向专家发放了调查问卷,获取专家对专业对接岗位、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方案、课程 体系构建等方面的评价意见建议;通过企业访谈、家长访谈、问卷调查、网络互动等形式,建立了两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档案,完善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优化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学做教一体化”教学模式;引入了麦可思第三方评价,获取了社会对人才 培养质量的客观评价信息,通过对人才培养质量信息的系统收集、整理、分析、反馈、整改,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循环提升。
二、校企一体化办学成效
为深化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建设,实行理事会管理,建立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资源共享、互惠共赢”的运行机制。
学院创新了“四证递进、学岗直通”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建了“1平台+6模块”的课程体系、实施了“校内工学交替、校外顶岗实习”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形式。学院的成立为推进国际化办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国际水准、国内领先的特色引领型专业搭建了桥梁。
学院实行理事会管理,建立理事会决策下的专业建设运行机制,实施“校企共管、人才共育、资源共享”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制订了理事会会议制度,对儒雅视光学院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有关专业设置、专业定位、人才培养、产学互动等重大问题进行审议、决策。院长履行理事会决议,负责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具体组织实施儒雅视光学院发展规划,拟订和执行年度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建立了校企合作项目化管理制度,确定具体的合作目标及实施细则,进行有效的过程监控和绩效评估。
制订《儒雅视光学院教学管理办法》等,实现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与实际岗位能力的紧密对接,完善人才“共育”的专业建设制度;制订《豪雅公司员工与教师岗位互换制度》等,搭建人才共享平台,实现校企人才资源共享,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和课题研究,为工学结合规范有序运行提供制度保障;制订《儒雅视光学院教科研奖励办法》等,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与豪雅公司技术人员共同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参与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成立校企共同参与的质量监控组织,制订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实施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对学院建设项目进行评估,建立由教师、学生及家长、行业企业、社会等组成的四方评价体系,根据反馈信息,及时改进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校企一体化办学创新和特色
充分利用与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加强校企合作、校际合作、中外合作,在教学中引进国际一流的师资队伍和国际化、标准化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
(一)“校企共同体”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了特色引领效应
在全国高职中率先成立了校企共同体,依托企业在业界的影响力,创立了“眼镜高峰论坛”,凝聚了一批业内知名企业和行业专家,形成了“产教互融”的强大气场,探索了一条契合眼视光专业的校企一体化育人之路,为同类专业发展提供了范例。
(二)“学岗直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特色引领效应
对接就业主岗位,创新了“四证递进、学岗直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基于岗位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的“1平台+6模块”课程体系,实施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学做教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实行了“校内工学交替、校外顶岗实习”的教学组织形式,探索了学生依次获取眼镜验光员、眼镜定配工、豪雅认证的技能培养过程,使学生毕业即上岗。丰富了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多种实现方式,为同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