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锋
一、对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再认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可以说,新《课标》从语文能力要求和语文的现实性与发展性出发,以学科间知识的贯通为平台,以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为手段,以学科内不同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高中阶段的语文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民族母语情结,较强的语文感受力和领悟力,熟练且规范的言语行为,良好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其中,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和运用能力无疑是语文素养的核心。
对于研究性学习而言,我们认为,在备战高考的大背景下,它不可能“不食人间烟火”,完全脱离现实而形成自己的“绝缘世界”。鉴于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积累的状况,他们不可能进行系統、全面、深刻的研究性学习。就现实物质条件而言,我们学校这样的一级城镇级高中,都缺乏可供学生随意翻阅的洋洋图书,以及可为学生提供智力支持的、在语文学科诸多领域引领潮流的名师名家。这一切都不能不让我们走“注重情境设置,激活学生潜能,强调发现问题,培养创新意识”的道路。这也注定了研究性学习将成为综合性学习实施的一种异常重要的手段。或许这种选择有悖我们的初衷,但这却使研究性学习具备了操作上的可行性。
因此,研究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实施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实际上就是要研究如何借助研究性学习对文本阅读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尤为重要的是,教师要通过对学生语言感受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训练,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下面,我们将沿着这一思路,探讨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感受能力和运用能力的方式。
二、阅读教学实践中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不可或缺,有学者就提出“让琅琅书声陪伴语文课堂”的观点;也有不少的研究者在阅读分类的探讨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绩。比如,有的学者鼓励将阅读教学方式按阅读技巧分类,有的鼓励将阅读教学方式按文本分类,不一而足。应该说,这些阅读教学类别的划分方法都是有其合理之处的。在此,我无意于阅读教学分类的论争,而是希望以《语文》教材为基点,以《语文读本》为跳板,以广泛的文体阅读为范畴,笼统地将阅卷教学分为教材阅读、专题阅读和自主阅读。下面,我将针对这三类阅读教学中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向大家做简单的介绍。
1.教材阅读教学中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教材中的文章经过了重重筛选,能经受住时间的检验,可谓篇篇经典,很值得我们深入学习。教材的编排大致是按时间先后和按文体类别分单元交叉组织的,以便学生对不同文体特点进行把握,这有利于后面写作板块的实施。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按照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要求,紧紧抓住文章组成的基本规律(比如按照由字到词,到句,到段,到篇的顺序),着眼于学生语言感受能力和运用能力,以如下方式进行探讨。
(1)深挖标题,找到理解文意的突破口
标题对于文章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不少精彩的标题本身就是文章的一道靓丽风景。对标题的思考和解读,往往可以让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激活他们的求知欲,使情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涌动和流淌。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的文章标题为例。《荷塘月色》一文的标题中的“荷塘”与“月色”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从标题看,本文是什么文体?从标题看,本文中我们的学习重点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辅以必要的情境设置和引导,相信学生们的阅读会变得充实和深刻。再如《我的空中楼阁》一文的标题可以提示我们思考:“楼阁”为什么在“空中”?“我”的“楼阁”有何特别之处?作者真有这样的楼阁吗?
当然,对任何一个标题,我们都可以发掘出诸多的问题。我们无意苛求学生说出某个“标准答案”,实际上,阅读的过程往往比结果更有价值。于是我们就有了一个大的研究课题:探讨标题的基本方法有哪些?(我们可以从词性、结构、修辞、艺术手法的使用、语体特点等方面着手。)在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我们的阅读教学在标题把握的环节便异常简单而有效了。
比如,在讲解《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学生便会明白这个标题是一个兼语句,谈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即“邹忌讽齐王”和“齐王纳谏”。这样,课文的结构、内容便牢牢地被把握住了。
(2)诵读课文,体味文中的妙词佳句
体味词句的教学方式在小说和散文阅读教学中使用较多,但在一些应用类文体的教学中也常被使用。在我们看来,阅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丰富的想象力和涌动的激情碰撞和交织的过程,而阅读行为反过来又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这对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对母语的认同感异常重要。
一般来说,妙词与佳句二者往往孪生,妙词往往是佳句的重要特征,解读和体味佳句又常常以对妙词的解读和体味为切入点。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祝福》一文中有如下妙词佳句:
①旧历年底毕竟最像年底。
②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
③但看她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
④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
⑤她全不理会那些事,只是直着眼睛,和大家讲她日夜不忘的故事……
⑥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
课文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而对这些妙词佳句的解读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情感。如①中“最像”一词表现出了作者对旧历新年的各种旧俗、迷信的极大讽刺;“毕竟”一词则将作者讽刺、挖苦的意味尽数表现了出来。②中的“剩”字则真实地表现了作者的心理,他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与这里的气氛格格不入。④—⑥则是四个对眼睛的特写,将一个老实本分的农村妇女个人的命运变化借助眼睛状态的变化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几个例句一方面展现了现实环境的污浊,一方面表现了作为旁观者的“我”的内心烦闷,另一方面则深刻揭示了被侵害的主人公的命运,共同在我们面前呈现了一幕让人触目惊心的悲剧。
甄别妙词佳句,一方面要依靠一定的方法,更重要的则是依靠学生的语文素养。从方法层面讲,我们不妨对此进行研究性学习,发动学生进行思考总结。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那些表现事物特征准确、生动的词句,那些表现人物个性、情感丰富的词句,那些集中支撑文章主旨的语句等。一旦掌握了这些规律,阅读的过程就会变得异常有趣,既有了目标性,又有了可操作性。
(3)朗读文中的精美语段,培养语感
我认为在教材阅读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寻找、思考和朗读是必不可少的三种手段,而朗读又是进一步强化思考,促进再认识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对经典语段的朗读,可以促进我们对文句意蕴、文章主旨,以及作品风格的理解。
朗读的方法问题,前人已多有讨论,这些方法对我们也是适用的。我们只需解决一个简单的问题,发动学生总结,在操作过程中注重轻重缓急,把握好度就可以了。这里不再赘述。这里要提醒的是在教材阅读教学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融会贯通,注重知识的统一性。
②强调经典,做到举一反三。
③兼顾其余,避免肢解文章。
2.专题阅读教学实践中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我们这里所说的专题阅读,主要是指以与教材配套的《语文读本》为基础材料的阅读。如果说教材阅读教给了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实施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方法,那么专题阅读则为我们提供了熟练这些操作方法的练兵场;如果说教材阅读向我们初步展示了某些作家的创作风格,让我们初步感受了作品之美,那么专题阅读则使我们对这些作家的作品具有了更全面的领悟。可以说,专题阅读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作用明显。
例如在教人教版《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时,我们可以发动学生利用前面已经讲到的阅读方法自行探讨《读本》上的文章,之后可指导学生进行“孔孟性格异同探究”,通过文章的内容初步感受两位儒家圣人的人格之美、人性之美,进而感受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六册三四单元时,教师可协助学生结合课本综合性学习的安排,完成“鄂西北方言常见异读的声母、韵母”“红楼女性之我见”“由《报任安书》窥司马迁性格”等专题研究。这些研究强调以语言、文句为切入点,通过体味语言把握人物、揣摩情感。
在进行专题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强调教材选文与《语文读本》的比较阅读。作为专题阅读的指导者,我们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要敢于放手,加强过程监控和整体指导。同时我们还应明白,我们对专题内容的探讨又是异于一般意义上的沉思的。我们要充分重视对文章内容的解读,立足于词语积累和语言感悟的方面,要尽可能地利用前面已讲的方法,使专题阅读更为灵活、多样,避免形式的单一、陈旧和枯燥。
3.自主阅读教学实践中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自主阅读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从阅读内容看,自主阅读更为广泛;从对语文阅读能力的要求而言,自主阅读显得更为自由和人性化。因而自主阅读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极为有益的窗口。
比如,在讲解《柳毅传》时,我给学生开出了一些唐传奇的经典书目。在讲到戏剧单元《长亭送别》时,我又给学生们介绍了《中国古典十大喜剧》《中国古典十大悲剧》等书目。同时,我还让他们到学校图书室去自由阅读。我将班上的学生分成了五个组,请他們完成阅读后在人物、文体、语言、结构、立意这五个方面任选其一完成1500字左右的课题研究文稿,并在班内讨论,对最优秀的前三组给予奖励。这次研究性学习最终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自主阅读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对阅读内容的指导和规范,避免自主阅读教学因无序、无度而流产,同时我们还应该进一步发挥研究性学习的指挥棒功能,给学生以一定的时间,巧妙地采取各种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鼓励,让学生将自主阅读落到实处。
阅读教学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几乎还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因此对这方面的研究就更具有实用性。短短的一篇文章可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诸位对阅读教学中实施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疑问。但我想,只要我们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并真正采取切实而有效的行动去开掘、探究,相信我们总会有收获,那么,我们的学生必定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