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之于大涤也。”这是《石涛画语录》的一段。
“搜尽奇峰打草稿”是清代画家石涛在书画创作中极力主张的一种创作观点。他的书画作品之所以能有大成,也是因为他身体力行地推崇这句至理名言,所以才能把创作中的意境与灵感淋漓尽致地展现于他的作品当中。对于艺术他主张应该多搜集素材,多观察事物,手摹心记,在大自然当中不断地提炼自己的艺术表现手法,总结艺术规律,进而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以“搜尽奇峰”不辞辛劳的写生创作态度,从而在“打草稿”的过程中逐渐提炼自己的艺术语言,最终达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至高境界,也是石涛游历大江南北在奇峰怪石中“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的悟道。由此,我对山水画的写生创作观有了“游之、记之、悟之、写之”的创作感悟。
首先,“游之”则是学习山水的一种方法,如果我们看到一个地方的美丽风景,就马上用“所见即所得”方式把所看到的风景机械地描绘到画稿中,这不是中国山水画的写生方法,我们首先要学會“游之”。作为学习山水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第一阶段,我们在山水之间行走,游历,是贴近自然,了解自我的过程和方式。也是一种学习,一种状态,一种抒发。其中承载着对自然的妙悟,也是对“本我”的一种再现,是让人沉醉于其中的过程。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就有“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极佳地诠释了“游之”的乐趣和真境界。
山中景色随四时而变。出自北宋著名的画家兼山水画理论家郭熙写的《山水训》:“真山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正写出了山水随季节变化而迥然不同的物象特征,但这特征正如描写的美人的姿态一样“淡冶而如笑,苍翠而欲滴,明净而如妆,惨淡而如睡”,以此来比喻山水的春夏秋冬。
深入生活,深入自然,这是我们细致认真地观察,一花一草,一山一水,一江一河,一树一林等特征,我们在俯仰向背之间,或高或低,或远或近,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了它的特征。全面地把握了山山水水的地貌特点,以及此时此地自然的独特性。只有对其特征的全面了解和把握,作画才真正能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
“记之”则是一种状态的体现,应该是记忆和记录的过程。每每经过一处山水景胜,许许多多的景物会映入你的眼帘,它们的新鲜感吸引着你,你的创作灵感和创作激情呼之欲出,这时你需要对它们做细致的记录,对其形象特征速写之,对其复杂而重要的特征进行重点和结构上的特写和素描,“写之”的形式不求完备,而求详实,特别对于亭台楼阁,水榭园林等,则需结构清晰,透视严谨,这才是你搜集整理草稿的草创阶段,而此时的工作量也是非常大的。
写生时对于有特征的景物更需特别描写,如此才能体现出地方特点。比如对树木的描写,因其地理环境与条件的差异,花草树木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地方特征,在素描与速写时,不能忽视这一富于变化的特征。
江南的园林就特别有特色,当年我去无锡寄畅园的时候就写了几首小诗,触景深情,颇为感触。
锡惠园随感之一
满布青苔的
古老的龙头
汩汩流出
清冽的甘泉
茶圣陆羽
煮茶之水
即为天下第二泉之水
品茗此处
泉水清冽
齿颊留香
阿炳的《二泉映月》即作于此地
和着意味深长的道家心境
来到秋日的寄畅苑
来来往往,和着泉水叮咚的节奏
我在旁写写画画
毛笔在宣纸上挥洒
仿佛蜜蜂采着吴侬细语的江南小调
在翩翩起舞
在这龙头喷出的清泉中
胖硕的鲤鱼时不时探头摇尾
同学遇到去年相识的老先生异常亲切
锡惠公园
处处园林
范文正祠坐于园中
不远处还有倪云林祠
身在此间
仿佛置身于往日的情景
2015年10月14日
之二
翌日
清晨的匆忙
奔跑着
带来了江南的颜色
我们又来到了二泉的身旁
换换角度
身旁的桂花树
默默地散发着淡淡的幽香
我打量着秋的浓妆
记录着这时光的颜色
水墨淋漓
化为笔下拙涩的线条
秋日江南
更将无限的风情投射于你清澈的双眸
2015年10月15日
如果不是到了江南,是不可能对江南景物触景生情的,情景交融是创作的灵感源泉,也是艺术思维的体现。
山水画的笔墨总是在概括一山一水的自然物象,一时一地的风土人情,正如宋代郭熙对不同地方的山的描写也不同:“嵩山多好溪,华山多好峰,衡山多好别岫,常山多好列岫,泰山特好主峰。天台、武夷、庐霍、雁荡、岷峨、巫峡、天坛、王屋、林虑、武当皆天下名山巨镇,天地宝藏所出,仙圣窟宅所隐,奇绝神秀,莫可穷其要妙。欲夺其造化,则莫神于好,莫精于勤,莫大于饱游饫看,历历罗列于胸中。”
我们则用手中画笔用心记之,以最详细的记录成丘壑于胸中,因此我们可以做到得心应手,提笔落墨之际即可写出其山水物象的笔墨特征。
中国山水画的特别之处正因为它是一种孕育五千年文化的承载,并追求超然物外的精神性因素,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追求和体现,在师造化、师心、师万物的过程中追求笔墨精神的纯化,绘画的标准是多元的文化载体,尤其在东西方审美精神意趣以及标准的共同作用下,如何去写生创作,怎样是国画艺术的最好表达,对于每一位画家来说本身的理解也是不盡相同的,但只要是用心,真心地表达自我,去抒发自我对笔墨、文化的理解则都可以看做是好的本体的最佳的表达和追求。
“游之”“记之”是对物象特征的记录、记忆,“悟之”则是对事物的分析、思考和概括提炼,需要去芜存精,深思熟虑,由表面而及本质,去立意,去构思,“意在笔先”“胸有成竹”如此而达到开悟的境界。
意境基于“游之”“记之”的基础,对笔墨的发挥,对意境的把握,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立意是综合审美的因素,使之升华为理想的“心中的家山”。“悟之”是由客体到主体,由外而内的反映主观意念的精神升华,经过对景物的艺术处理和加工,使山水画的主体上升为理想的人文追求。
“写之”则是对于“游之、记之、悟之”过程的最终总结和归纳,只有前边三个方面是准备充分之,才能得“写之”之乐趣,“写之”是得心应手,自我抒发的最佳体现,是表达自我,感受自然万物的精神所在,以笔墨为载体,自由地抒发和表现出来。
写之是对意境的表达,“意在笔先”看似老生常谈,实则是画家的普遍经验,“写”看似技法,实则是对“意境”的把握。中国画中“笔墨”非“写之”不能得之,“写意精神”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至高追求,“六法”的标准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写意精神”的最好诠释,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的最好体现。
刘晓衡
号一衡,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山水画创作与研究专业,获硕士学位。2017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美术学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高研班助理导师,荣宝斋签约艺术家。作品多次在《美术观察》《书画世界》《中国文化报》及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等报刊媒体上发表或报道。
2016年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在炎黄艺术馆举办的“2016年度美术学系毕业生作品展”,2017年参加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举办的“春风润2017青年画家学术展”,2018年参加“阳春格物——艺术博士书画作品展”等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