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证明圆我大学梦

2018-01-18 22:12周五纯
老友 2017年11期
关键词:代课师范学院镇江

周五纯

我是1967届高中毕业生,1968年被下放在江苏省东台县头灶公社建中大队。1977年10月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出时,我心中的激动真是无法言说。从得知消息到参加考试,前后仅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说实话,没有一定基础的人是难以考出好成绩的。好在我一直珍藏着学过的教材,插队农村后的第三年又一直被推荐代课,原来在头灶公社建中大队小学代课,后来因头灶中学缺数学老师,又被推荐到头灶中学代数学课。所以当我翻开珍藏的高中课本时,大脑立即“来电”,过去所学的知识很快在记忆中被激活。

当时只要初中毕业就可报名,由于报名高考的知青太多,报名的考生首先得参加预考。我很顺利地通过了预考。那年冬天,我走进考场,面对作文题《苦战》,顿时思如泉涌,我以自己复习迎考的经历为素材洋洋洒洒地写起来……其他几门科目也都考得得心应手。虽然没有公布分数线,我也一直不知道自己考了多少分,但我相信上大学是没有问题的,就一直满怀希望地在家里等喜报。可左等右等就是没有我的录取通知书。眼见那些自称比我考得差的一个个都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可就是没有我的。由于不公布分数,又不好去查询,我只能自怨自艾,准备好好复习,来年再考。

终于到了1978年的7月,离高考时间越来越近,我复习的知识更加巩固。7月20日高考那一天,我轻轻松松上阵。记得那年考的作文是缩写一篇政论文,这对我来说基本没什么难度。政治、历史、地理、数学考下来感觉也不错。1978年改变了考试方式,由全国统一命题,且公布分数及录取线。分数下来,我总分421分,其中語文得了87分。按当时的录取线,我上南京师范学院应该没有问题。

我满心欢喜地在家等待南京师范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可就是等不来,这下我慌了,先是去邮局查询,在查清不是邮局丢失后,我又去当地教育部门询问。教育部门的一位同志问明我的考分后也很同情我的遭遇,但他说他们没有权决定录取名单,应该去找设在镇江的江苏省招生办。我立刻意识到了可能是我的家庭成分过不了关。我的父母是江苏东台南门西巷有名的“双五类分子”,父亲是“右派”,当时还在服刑;母亲是地主,成天被逼着扫大街小巷。当时极左思想还没有完全扫清,这样的家庭出身是很难通过政审的。

我不能坐以待毙,决定自己去镇江讨个说法。临走前,生产队里和我关系不错的会计帮我出主意,主动为我出具了一份关于我在农村现实表现的证明,并陪我一起到大队、公社盖了章。在镇江招生办,一名负责接访的同志接待了我,他查阅了招生档案,承认我未能被录取是因我的家庭成分。

我知道这个时候据理力争只会对自己无益,便缓和了口气,说我们这么大年龄的知青难得碰上了这样的机会,现在好不容易考上了,却因为父母的问题而卡住,这事摊在谁身上都很伤心;我虽然家庭出身不好,但本人属“可以教育好的子女”,总得区别对待吧。说着我拿出来前准备好的“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证明。也许是这位招生办的同志动了恻隐之心,抑或是我的这份证明起了作用。他仔细看过证明后,郑重地对我说:“你的问题比较特殊,我们需要研究一下。你先回去,结果如何会通过有关部门通知你的。”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我在家苦苦盼了一个多星期,终于接到了迟来的录取通知书,不是我心仪的南京师范学院,而是盐城师范专科学校。虽然从本科降格到专科,但我已是十分满足。因为当年还有不少高分考生因“家庭出身”太差被挡在了高校门外,比起他们,我算是幸运的了。

高考改变了我的命运,打开了我人生的新篇章,激励我继续奋发向上。如今,“成分论”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上大学、当兵再也不用因“家庭成分”不好而犯愁了。回忆起当年的高考,我真是感慨万千,倘若不是那份“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证明帮忙,我的人生恐怕就是另一种轨迹了。

猜你喜欢
代课师范学院镇江
镇江香醋
镇江阁
AnalysisoftheDifferencesbetweenwrittenandspokenEnglish
狮子山
Current Situation of Counselling Service Availablefor University Students
代课老师
我行我秀
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学生作品选登
月薪从一百五十元涨到九百元
代课教师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