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银��
摘要:素质教育明确强调我国学校在落实实践教学的过程之中必须要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之间的整合,不断地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生物作为我国目前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学科,对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意义重大,本文立足于生物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生活素材在自主实验过程中的重要性,以期真正地将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各种实验之中,从而有效地提高个人的生物素养。
关键词:生活素材;自主实验;生物素养;素质教育
一、 积极拓展生物教材实验
(一) 生活化实验的设计
生物是一门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学科,学生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之中必须要立足于现有的生活实践经验,积极地将理论学习与生活和生产实践相结合,通过对各种生活素材的运用来积极地为个人的自主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以此来更好地促进个人生活素养的提升。对于老师来说,在生物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必须要注重第二课堂的拓展,保障学生能够结合所学习到的知识积极地设计与生活实验相关的各种技术实验,比如在学习细胞呼吸原理的过程之中,学生首先需要了解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之下的具体呼吸过程,该过程也被称之为发酵过程,在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过程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积极地尝试制作相应的酸牛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来提出相应的意见和解决对策。在制作酸牛奶的过程之中,乳酸菌的制作过程就是细胞的呼吸过程,学生通过亲手制作来积极地了解细胞的呼吸知识,不可否认这种生活化的实验设计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能够通过动手实践提高个人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其次,在结合设计原理进行自主实验的过程之中,老师还需要继续突破教材的限制,在生活之中选择相应的器材以及使用物品,保障实验设计的可行性以及简便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实验来充分地利用各种生活素材,解决生物学习过程之中的各类问题,这种自主学习的形式不仅能够巩固原有的生物知识,还能够真正地让学生将个人的生活实验与生物学习相结合。
(二) 拓展现有的实验器材
实验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想象能力意义重大,为了发挥生活材料中以及价值、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自主实践,老师必须要有效地拓展现有的实验器材,比如在学习鉴定还原性糖的过程之中,老师以为学生提供青葡萄汁、梨汁以及苹果汁,让学生以此来鉴定这些不同物质中的糖分含量,在对不同的物质进行脂肪鉴定时,老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小麦种子、色拉油、芝麻种子以及花生种子,让学生通过自主实验来积极地了解不同食物之中所含有的各种元素。这种与生活实践紧密相连的自主实验方式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障生物实验取材范围的有效扩大,让学生能够真正主动地参与过程之中,体会生物学习的奥秘和精髓,有效促进生物课实验效率的提升。
二、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之中,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学生除了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之下积极地吸收各种知识之外,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以及各种杂志和报刊来更新现有的知識,因此新时代之中学生的知识结构比较多元,同时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地分析各种新鲜事物。对于学生来说,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之中需要发挥现有生活素材的作用及价值,站在更加宏观的角度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积极地实现学科之间的有效贯通,以此来给他们创造新的实验方法以及实验形式,通过具体的实践以及主动的参与来积极地解决生物实践过程之中所遇到的各类难题。对于生物老师来说,在授课的过程之中必须要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保障学生能够真正地实现举一反三,提高学生的生活素养。
(一) 加强对文本实验的探究
新课改对我国的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我国许多的生物教材开始进行了有效的革新,在内容以及形式上越来越丰富和多元。比如在进行鉴定还原糖实验的过程之中,老师首先需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验器材,在对试管水进行加热之后,最终会呈现砖红色的沉淀,通过这种方式来鉴定植物之中所含有的还原性糖,学生在自主实验以及思考的过程之中了解与其相关的实验方案以及实验基础,通过临时切片的形式来对整个样品之中的糖分含量进行检测,另外在整个实验的过程之中,学生还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对文本进行有效的实验以及探究,比如载玻片并不是用来加热的,为了能够有效地防止该实验器材破裂,学生可以轻轻地晃动载玻片,保障加热的均匀性。
(二) 改进层析液
在自主实验的过程之中的学生需要结合不同实验的相关要求,了解每一个实验环节的实际情况,比如在进行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之中的光合色素实验过程之中,学生需要将温度控制在60℃到90℃之间,结合不同使用问题的相关需求,保障分量以及比重的合理性。对于实验的液体来说,有一些液体对人体的健康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实际意义的提炼环节较为复杂,因此学生可以直接用不同的物品来进行替代,在保障实验的基础之上尽量地避免各种不必要的影响。
如果站在更加宏观的角度来进行分析,那么可以看出教材实验的拓展不仅能够有效地开拓学生的视野,还能够让学生在主动的参与过程之中提高个人自主创新的能力,积极地站在更加宏观的角度不断地促进思维逻辑能力水平的提升,真正地将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挖掘生物科学之中的潜力以及内在奥秘,以此来培养个人的生活素养。
(三) 提高学生的生活科学素养
新课程标准对我国现有的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老师需要积极地提高学生的生活科学素养,生物学素养对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培养高素质人的综合型人才意义重大,因此在自主实验的过程之中,学生必须要在老师的引导之下通过对各种生活素材教学创造性地利用,为整个自主实验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教与学的结合来提高个人的综合动手能力以及生物素养。
参考文献:
[1] 陈贤纯.如何将生活实验与生物教学课堂相结合[M].生物教学实验与研究,2013.
[2] 张志勇.欠发达地区之中生物课程教材实验的情况以及反思[J].教材教法研究,2009(24):106.
[3] 黄燕云.综合性学习与研究对生物课程教学的要求[D].教育科学研究,2009.
[4] 钟燕.在不同教学研究阶段之中生物教学的对比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8.
作者简介:赵德银,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丘北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