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少华
摘要:本文试图从《公司金融》和《财务管理》这两门课程产生的历史背景、研究问题的视角、理论基础以及研究对象和内容等方面,比较它们在本科教学层次上的区别和联系。通过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它们是在相同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两门不同性质的课程。不同的研究视角和性质决定了这两门课程在短期内是不可能相互替代的。但是从长期来看,随着企业从内部管理角度更加广泛地应用金融经济学理论,这两门课程必将会在本科层次教学内容上融合形成理论基础相同,研究最终目标、研究方法和手段相同的经济管理性质的交叉课程。
关键词:公司金融;财务管理;本科层次;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4-0080-03
一、问题的提出
在国内,本科层次的《公司金融》与《财务管理》分别是金融学等专业和财务管理等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从学科发展的实践上可知这两门各自专业的核心课程的产生,具有相同的背景:它们都是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特别是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而出现的。在本科层次的教学内容上,这两门课程也有许多相同之处。比如,都会讲授以下相同的或者相近的内容(当然涉及的侧重点不同):(1)企业的组织形式及该课程中的研究目标;(2)企业(特别是公司)的財务报表分析,业绩评价以及财务预测;(3)公司的筹资决策、资本结构和股利分配;(4)投资决策(资本预算、投资机会评价、流动资金管理)。该课程产生时的相同历史背景以及本科层次相同或相似的教学内容,一方面引起在该领域的教学中对该课程的一些认识出现偏差,比如,为金融学专业的学生讲授时从企业内部管理的角度讲授《公司金融》,亦或为财务管理等专业的学员讲授时从企业外部投资人等角度教授《财务管理》。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也出现一些疑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既然这两门课程内容相同或者大致相同,在英文翻译上都可以译为corporation finance,那么这两门课程的设置上为什么分别称之为《公司金融》与《财务管理》;二是《财务管理》在国内作为CPA考试的重要内容,是否该课程的价值更大;三是“十三五”会计行业人才规划中要求大力发展、培养管理会计的队伍与人才,国际注册管理会计师的人才培养中基本上是以《公司金融》作为重要的培训课程,那么《财务管理》这门课程还有无开设的必要?因此,无论是从这两门课程本科教学内容的竞争与冲突,还是从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接轨方面,研究本科层次《公司金融》与《财务管理》的教学内容的区别和联系,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这两门课程产生的历史背景、研究问题的视角、理论基础以及研究对象和内容等方面,探讨它们在本科教学层次上的区别和联系。
二、《公司金融》与《财务管理》的区别
1.研究视角和课程性质的区别。一般认为,财务管理是伴随着股份制公司和托拉斯的大量出现而出现的。在19世纪末期,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所需要的资金急剧增加,财务筹资逐渐复杂,原来的企业主亲自从事的财务管理活动逐渐由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来进行管理,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财务管理的理论与学科。米德(E.S.Mead)在1910年撰写的《公司理财》被公认为是第一本现代西方财务管理的教科书,在公司财务管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与此时历史背景相对应的是早期的财务管理内容主要是以筹资管理为主。随着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企业外部竞争加剧,财务危机作为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频频出现,内部控制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最重要的内容。企业经营的不断变化,资金运用的日益复杂,再加上20世纪50、60年代西方经济中的通货膨胀严重,导致的投资风险加大,这个时期的财务管理活动中,投资管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公司金融理论是源于金融投资的角度对公司资源配置效率的理论探讨。传统观点认为,公司发行债券筹资比发行股票的筹资成本更低,相比而言,股东是剩余索取者,只有公司支付了利息和其他债务之后,才能获得回报。因此,公司制企业可以通过杠杠水平,提供公司价值,减少资本总成本。但随着债券水平的增加也提高了公司破产的风险;公司风险的增加,使得股权和债权要求的回报率也提高了。因此,传统观点认为,在低债务成本与高破产风险之间有一个最优的债务比例使公司价值最大化。但是,1958年Modigliani和Miller创造的无风险套利方法证明: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公司价值是独立于公司的杠杠水平的,而且股权资本是杠杠水平的函数。此后,公司金融关注的问题和方法发生了转变,从规范分析企业应该采用何种投融资和股利政策转变为实证研究不同的投融资和红利政策的成因及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通过理论模型和实证经验解析公司金融实践,形成有实证依据的理论,最终为公司金融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和有效的分析工具。因此,从西方这两门课程产生的历史背景可以知道,《财务管理》课程是早于《公司金融》的,尽管其产生的历史背景都是公司制企业的出现,但是它们的研究视角是不同的:一个是从公司内部研究筹资、投资等决策,是属于经济管理性质的工商管理学课程;另一个则是从企业外部投资人的视角,通过分析公司的资源配置效率的基础上评价公司价值,是属于金融经济学性质的经济学课程,这是它们的根本性区别。
2.研究对象和内容的区别。从财务管理产生的历史背景可以知道,财务管理的产生是源于企业主不能亲自从事或者不能胜任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需要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来管理企业的财务。从这种意义上讲,财务管理是一种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进行的管理活动,其研究对象是企业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出发,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资金筹集,流动资金管理,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管理,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成本费用管理,营业收入和利润管理,企业清算,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等。为了实现以上的研究内容,达到以上管理内容的目标,更多地使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手段,形成了财务管理的主要环节。比如财务预测,财务计划,组织财务活动,开展财务分析,实行财务考核和监督,这些环节构成了完整的财务管理工作体系。从公司金融产生的背景可以得知,它是站在投资者角度对企业(特别是上市的公司制企业)的投资价值进行研判,是从资源的跨时期优化配置和利用的角度研究公司的企业价值。因此,它的研究对象是公司价值,对应的内容包括:(1)资本预算和投资估值。主要研究如何度量公司价值的方法。(2)资本结构,包括股利政策。研究公司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3)公司治理。研究公司的股权结构、管理激励等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所以,正是这两门课程研究视角的不同,导致其课程性质的不同,课程性质的不同最终形成不同的研究对象和内容。endprint
三、《公司金融》与《财务管理》的联系
1.研究对象的主体和最终目标的相同/相似之处。无论《财务管理》还是《公司金融》,它们的研究对象的主体(或者源头)都是企业,当然包括公司制组织形式的企业。另外,其研究的最终目标都是一样的,即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只不过公司制企业的最终目标的表现形式为股东价值最大化。因此,从研究对象的主体而言,它们是同源的,其目标是相同的,正是因为最终目标的相同性,导致它们的研究内容有许多交叉甚至重合的地方。这主要体现在财务管理中的固定资产管理、对外投资管理与公司金融中的资本预算与投资估值是相同/相通的。财务管理中的流动资产管理与公司金融中的短期财务管理有相同之处;财务管理的资金筹集、利润分配管理与公司金融的资本结构及股利分配政策有相同、相似之处等等。并且这两门课程都需要具备基本的财务会计知识,特别是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
2.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的相同之处。《财务管理》是一门经济管理性质的工商管理课程,其理论基础是管理学和经济学(特别是金融经济学)。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西方财务管理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财务管理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数量分析的技术手段。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金融学理论空前繁荣,为财务管理内容积累了深厚的金融经济学理论,其突出表现为现代西方的主体金融理论:EMH,CAPM,APT,OPT,MM理论等,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它们不但使金融学理论从经济学理论中脱颖而出,形成了比较独立的学科,而且被迅速融入或用于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并成为现代财务管理教科书的必备内容。以此同时,在研究的方法论上,财务管理由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规范分析为主体,转向以实证研究为主。特别是在经济学理论分析上构建了自己的数量分析工具,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企业内部视角下的投资管理理论、投资决策的数量化分析已经成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不可或缺的内容。所以,在这种意义上,金融经济学不仅为企业(特别是公司制企业)的财务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工作提供了理论或理论基础,而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完整的数量分析工具和手段。
四、总结
《公司金融》与《财务管理》课程是在相同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两门不同性质的课程,不同的研究视角和性质决定了这两门课程在短期内是不可能相互替代的。但是研究对象的主体和最终目标的相同/相似性决定了这两门课程的本科层次的教学内容在未来会随着公司制企业的外部环境变化必然会出现相互融合、趋同。因此,在短期看,这两门课程会在金融学等专业和财务管理等专业内共存,但是从长期来看,随着金融经济学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的深入,以及企业从内部管理角度更加广泛地应用金融经济学理论,这两门课程必将会在本科层次教学内容上融合或形成理论基础相同或相似,研究最终目标、研究方法和手段相同的经济管理性质的交叉课程。
参考文献:
[1]黄达.金融学(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黄达.金融——词义、学科、形势、方法及其他(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3]李扬.金融学大辞典[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
[4]张春.公司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張春.梯若尔教授《公司金融理论》导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67-69.
[6]邓可斌.论《公司金融》与《财务管理》本科教学差异[J].金融教育研究,20l1,(3):76-80.
[7]王玉春.财务管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创新[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0,(1):90-94.
[8]李艳荣.公司金融理论在我国的研究现状[J].财经科学,2006,(12):32-38.
[9]刘新,向为民.《公司金融》实施实验教学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5).
[10]刘丽萍.关于公司金融课程教学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0,(3).
[11]于丽萍,兰博.管理类本科生财务管理案例教学问题研究[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9,(6).
[12][美]罗伯特.C.希金斯(Robert.C.Higgins),沈艺峰.财务管理分析(第10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13][美]詹姆斯·C·范霍恩(James C.Van Horne),(美)小约翰·M·瓦霍维奇(John M.Wachowicz,JR) 著,郭浩译.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第11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14][美]罗斯(Stephen A.Ross),[美]威斯特菲尔德(Randolph W.Westerfield),[美]杰富(Jeffrey F.Jaffe).吴世农,等,译.公司理财(第9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15][法]让·梯若尔(Jean.Tirole),陈岱孙,译.公司金融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16]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7.
[17]荆新、王化成、刘俊彦.财务管理学(第7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18]刘淑莲.财务管理(第3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3.
[19]郭复初.财务管理学(第4版)[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20]刘淑莲.财务管理(第3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