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理念下大学生抑郁情绪团队辅导干预效果研究

2018-01-18 19:42王冕杜伟宁
教育界·下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抑郁情绪团体辅导

王冕+杜伟宁

【摘要】文章在積极心理学理念下,以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院部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派实验组和对照组,接受为期12次的“Enright宽恕取向”团体辅导方案进行干预。受试者分别在实验前、后及三周后接受“Enright宽恕态度量表”测试。研究结果发现团队辅导的积极情绪干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受试者的心理幸福感,并显著减低抑郁情绪。

【关键词】宽恕;团体辅导;抑郁情绪;心理幸福感

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显示全球抑郁症发生率不断上升至11%,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人类面临的第二大疾病。作为社会未来发展中坚力量的大学生群体,普遍需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未完全成型时离开家庭,脱离父母,开始比过去相对社会化的生活,面临着学业、人际关系、就业压力等各方面挑战,是极易于产生抑郁情绪的群体之一。有研究表明,2015年以来,我国高校大学生抑郁情绪问题较为严重,亟需得到更多的关注。

20世纪末期兴起的积极心理学倡导用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挖掘人潜在的优势和美德,无疑更适用于大学生抑郁情绪的教育、治疗与帮助。而根据我国高校实际情况,对大学生进行积极心理的团体辅导,无疑是目前最有效的让其在未来有更好的情绪调整能力的方式之一。

本研究试图通过“Enright宽恕”方式设计团队辅导方案,帮助学生解决如何应对人际关系等困扰所带来的心理问题,减少抑郁情绪,增加他们的积极情绪、积极认知和积极行为,提升其普遍心理幸福感。

一、研究对象及实验方案

Enright & the Human Development Study Group(1991)首次在心理学的概念上提出宽恕的概念,研究认为:“宽恕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当一个人受到严重伤害,通常会对对方产生情感或想法、行为上的敌意。当受伤的一方停止敌意,并无条件接受对方身为人的价值时,可定义受伤的人是宽恕的。”许玮伦(2003)认为宽恕情绪的介入不仅帮助抑郁对象稳定情绪且能增强其生活适应能力。

本研究在前期准备工作中通过前期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筛选出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院42名有抑郁情绪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他们普遍具有部门抑郁情绪倾向,而且程度相当,因此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比较性,对于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影响也较小。在确定实验对象之后,我们通过随机分派将受试分为实验组A与对照组B,如表1所示。

注:T1:A组之前测。T2:A组之后测。T3:A组之追踪测验。T4:B组之前测。T5:B组之后测。T6:B组之追踪测验。X1:针对抑郁倾向学生设计的Enright Forgiveness积极心理学团队辅导方案。X2:一般情绪团体辅导方案。

本研究的实验方案依据Enright等人所提出之宽恕理论(2008),并结合Mayer与Salovey之积极情绪架构为方案内涵,以透过觉察、了解、推理、判断、表达、调节、激励和反省,作为方案设计的主要参数。使实验组A接受为期12次的“Enright宽恕”团体辅导方案进行干预。方案纲要如表2所示。

二、实验结果

本研究采用“Enright宽恕态度量表”(Enright Forgiveness Inventory;EFI)进行测试,包括情感、行为、认知三个方向,共60个题目。量表的信度方面,内部一致性系数都超过0.89,三周后的再测信度相关亦达0.82。受试者在“Enright宽恕量表”的前后测、追踪测平均数及标准差列于表3。

对实验、对照组两组在“Enright宽恕量表”各分量表与总量表之前后测差异情形进行回归系数同质性检验,均未达显著水准[F.95(1,38)=1.005,.052,.071,.206,P>.05]。进行变数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受试者于各分量表与总量表后测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后测得分[F.95(1,39)=7.935,11.882,13.880,13.397,P<.05]。上述研究结果发现,受试者在接受不同团体辅导方案之后,实验组学生的宽恕态度、情绪智力成效优于对照组。因此,修订积极心理学理论概念下的“Enright process Model of forgiveness”团体辅导方案对学生宽恕态度、情绪智力有显著的辅导效果。

在三周后的追踪后测表现方面,上述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学生在接受完团体辅导方案三周之后,因宽恕态度的培养,进而有效控制、减弱了抑郁情绪的滋长,并能有效提升他们的心理幸福感。因此,研究得出结论:“Enright宽恕”取向团体辅导方案对学生宽恕情绪、抑郁情绪与幸福感的培养和塑造,具有积极、持续性的辅导效果。并且相对于一对一辅导,时间耗费减少,效率提高,推荐将此方法应用于学生数量较多的国内部分高校低年级本科生,推荐将课程设置在大一上学期,针对刚刚进入高校开始个人独立生活尚不适应阶段的新生,促进他们形成更自立健康完善的人格,更好面对日后的大学生活,做出合理的职业规划和自我发展计划,并在求职及恋爱等问题上能够有积极的认识和健康的心态。

三、讨论

本研究通过关注大学生心理积极上进“宽恕情绪”增进他们的积极认知,提升幸福感受,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并通过后续补充实验使我们的假设得到证实,对于学生抑郁倾向心理有积极而且长久的影响作用。

通过结果可以了解到“Enright宽恕”积极心理的团队辅导形式对有抑郁倾向的高校大学生在宽恕态度上有正面辅导、积极引导的效果,并且相比以往个人指导的效率更高,更适合我国高校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另外通过资料可知,本研究结果与Lin、Mack与Enright在2004年针对青少年抑郁治疗的研究结果大致相符,其研究均显示以积极心理学为支撑的宽恕教育团体辅导方案能对于成员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控制和管理产生很大的成效,能够有效提升宽恕认知层次,帮助建立心理幸福感。因此,本研究对于解决目前高校大学生存在抑郁倾向心理治疗的高校心理教育具有实践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Enright, R.D., Fitzgibbons, P.F.(2005).Helping Clients Forgive.Washington,DC: 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

[2]Enright, R.D., the Human Development Study Group (1991).The Moral Development of Forgiveness.In W.Kurtines and J.Gewietz(Ed.).Handbook of Moral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Vol.1, (pp.123-152).Hillsdale NJ: Erlbaum.

[3]Girard, M., Mullet, E.(1997).Propensity to forgive in adolescents, young adults, older adults, and elderly people.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4, 209-220.endprint

猜你喜欢
抑郁情绪团体辅导
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的应用
浅析高校生命教育视域下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应对策略
治疗性沟通系统干预对直肠癌手术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