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淑萍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陡岗镇卫生院,湖北 孝感 43202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以气流受限为表现特征的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从而引发静脉血栓,其中PE(肺栓塞)是因栓子脱落而致,若COPD PE高危患者医治期间未得以科学、有效的护理,将严重危及其生命安全[1]。为此,本文就选取的35例COPD PE高危患者行路径式护理,且取得满意效果,现作如下报告。
资料分析本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治疗的65例COPD PE高危患者资料,依据护理方案分成对照组(30例)与实验组(35例);前者年龄41~82岁,平均(59.64±3.24)岁,男女比18:12;后者年龄42~82岁,平均(60.12±3.87)岁,男女比20:15;COPD病程5~13年,平均(8.95±0.24)年;2组相关基线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主要包含专科检查、健康教育、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环境护理等方面。实验组于此基础上行路径式护理,措施主要如下:①成立路径小组:护理小组成员包括科室主任、责任护士及主管医生,由所有成员共同讨论并制定路径护理方案,正确开展护理工作,且实施期间应根据患者病况变化持续改进路径护理表。②落实路径护理内容:此护理过程分成4阶段,入院后包含静脉通路、无创通气、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等;待患者入院第2 d指导其开展运动、按摩下肢、用药指导等;1周后指导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2次/d;11 d直至出院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③健康知识教育:护理人员向患者发放护理路径表,详细介绍用药、用氧、排痰、心理及疾病相关知识;嘱患者戒烟,说明呼吸运动重要性、COPD与PE间关系等,并教会患者及家属关于自我检测的方法。④饮食指导:护理人员依据患者身体状态与饮食习惯制定膳食计划,嘱其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以及新鲜水果与蔬菜,禁忌食用刺激、辛辣食物。
比对2组肺功能指标[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PEF(用力呼气峰流速)]水平与PE发生率。比对2组护理前后MMRC评分与6min步行距离变化;予MMRC(呼吸困难指数)[2]评判标准分成5级,分值介于0-4分,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分值呈正相关。
探究数据,皆由SPSS 22.0统计软件解析,计量数据经由(±s)表达,组间、组内之比经由t检验,而计数单位经由[n(%)]表达,且在组间对比经x2表达,P<0.05为两组差异之比存在统计意义。
比对对照组23.33%(7/30),实验组PE发生率5.71%(2/35)显著更低,且PEF、FEV1水平均更高(P<0.05),详见表1。
表1 比对2组肺功能指标水平(±s)
表1 比对2组肺功能指标水平(±s)
注:组间比较,aP<0.05
组别nPEF(L/s)FEV1(L)实验组357.82±2.31a1.52±0.61a对照组306.25±1.201.16±0.65
比对护理前,2组护理后MMRC评分与6 min步行距离均改善,且实验组改善的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详见表2。
表2 比对2组护理前后MMRC评分与6 min步行距离(±s)
表2 比对2组护理前后MMRC评分与6 min步行距离(±s)
注:组内比较,aP<0.05;组间比较,bP<0.05
组别(n=例数)时间MMRC评分(分)6min步行距离(m)实验组(n=35)护理前2.51±0.83275.13±25.37护理后1.62±0.35ab389.82±32.14ab对照组(n=30)护理前2.50±0.75275.14±25.18护理后2.00±0.36a310.36±27.26a
COPD患者大多为高龄,且属于PE年高危人群,由于大部分患者对PE相关知识较缺乏,故不具备风险防范意识,而常规护理对临床护理不加以重视,并忽视对PE预防,且护理期间存在一定随意性,进而致使护理效果欠佳,影响患者的预后质量[3]。
为此,本研究针对选取的35例COPD PE高危患者实施路径式护理,且取得满意效果。护理路径表可正确指导护理工作得以正常开展,其具一定综合性与针对性和综合性,护理人员于完成各项工作后打勾签名,加之采用换班检查程度,很大程度上消除护理工作随意性,进而提高患者健康安全[4]。本研究实验组实施路径式护理时,护理人员于患者入院至出院后的全过程,科学规范患者于住院期间接受检查、治疗、护理举措等,依据由护理小组成员共同制定的路径表循序渐进的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有效避免工作随意性,使其于合理时间内进行护理与治疗[5]。通过提升患者对COPD与PE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促使其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并教会患者自我监测的方法,使其出现异常时得以及时发现,进而减少PE的发生[6]。于护理路径表作用下,护理人员可更好的明确自身工作,防止护理遗漏等问题出现,进而提高护理质量[7]。经本研究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比对对照组,实验组PE发生率更低,且PEF、FEV1水平均更高;比对护理前,2组护理后MMRC评分与6 min步行距离均改善,且实验组改善的幅度比对照组大;提示针对COPD PE高危患者实施路径式护理可有效改善肺功能及病况,减少PE的发生,并提高6 min步行距离,这与邵红艳[8]文献结果一致性较高。本研究对2组满意度情况因样本量过少未加以分析,待进一步调查再作报告。
总结上文,路径式护理应用于COPD PE高危患者,不仅能够降低PE发生率,改善肺功能,而且有效降低疾病严重程度,提高6 min步行距离,进而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杨晓晴,谢朝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及训练[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4,7(3):107-108.
[2] 余艳珍.路径式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高危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6,29(21):173-174.
[3] 凌志华.路径式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高危病人的应用效果[J].全科护理,2017,15(8):947-949.
[4] 雷梅芳,李智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致肺栓塞的高危因素分析与防护[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8(7):32-33.
[5] 朱 敏.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肺栓塞的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13(10):20-22.
[6] 翟燕珍.临床护理路径在肺栓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8):1173-1174.
[7] 杨玉岩,王秀兰,任华丽,等.临床护理路径对肺栓塞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4,36(10):1168-1170.
[8] 邵红艳.健康教育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