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隐冰花

2018-01-18 08:37陈如冬
苏州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梅花线条画家

陈如冬

一个拎袋、一柄手杖、一副老花镜,对艺术一往而情深,这是一位令我敬重的艺术家的形象。

推想起来我与余克危先生已相识18年了,其间曾经隔邻而居,他又是我先师陈德奎先生的良友,故而时常去请教,或也可算半个学生吧。如今先生年已古稀但艺术热情依然洋溢,年轻时的清俊眉目依稀可辨。那时的他个子很高,神采飘逸,意气风发,扛着画夹四处跑,画了很多好画,最令我感动的是那一批江南的油画写生,笔调肯定而锐利,色彩在他手里变成了一种气息和温度,清冷而隽永。1993年的法国国际双年展,余克危先生的作品获得“最杰出中国画家评委作品”特别奖,对于画家来说,这是个极高的荣誉。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人生总有百转低回的时候,余克危先生继“文革”之后遭受的又一场打击就是身体上的变故。但,或许生命之河只有在蹚过曲滩绝壑时,方能让你看到别样的风景。当他从病床上醒来的时候,没有激动或伤感,内心洁净如初。塞内加有一句精辟之言:“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他再次拿起画笔,画出了不一样的色彩——那是彼岸的颜色,触目惊心又清泠动人。随后的一些水墨作品大部分以梅花为主,这是他内心之冰魄,孤傲高洁且不落世俗。他历经波诡生涯却能超脱自我,不为板荡人世所困,不受阿世媚俗所惑,这实在配得上智者二字,而绝不是一个命运的受难者。

我一直认为油画是和着日光的色彩,中国画却是揉进了月光的颜色。水墨可以顺手拈来,随遇而安,当月华如新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有一种无忧和人生即时安顿之感,但余老师不是想表现这些,他的画里表达出来的是一种不妥协、不臣服的刚洁之气。一纸素容,千里冰封,一根线条破例而来,他没有想得太多,画面却余味尽显。在纸和笔的对抗中,锋利的线条戳破那隔世的云幔,梅枝直向云端,天风乍起,所有的线条飞舞起来,带着冰霜的梅花被模糊了形质,纷繁如雪,顷刻间花落尘香。我喜欢他的梅花是因为他摒弃了文人画里的矫情和自怜,增添了处世哲学中的桀骜与高洁。余克危先生的内心有一个信奉的宗教,为此,他笔耕不辍、勤勉不已。哲人说过:“对自然的爱看似无足轻重,但没有一种爱是不具力量的,这种爱可以使你的生存意义都为之改变。”余先生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从未有过止歇,这完全出自于他对自然和生命的珍爱。

余克危先生是个不善世故的人,在这个喧闹的尘世,他不属于任何一个圈子,就像他的梅花不属于文人的案头清供一样。当他面对一些投机者的高声叫卖,不仅不屑为伍,且持有一种蔑视的态度。他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他根本不属于这个热闹的“叫卖场”,因为热闹的地方多数浮躁嘈杂,热闹以外的世界才广袤无际,静逸自在。在那里有他的一个位置,一个安静的而又令人骄傲的位置,在那里有他的一片梅林,还有一个只属于他的岸。面对时下的一味“标新立异”“张扬个性”,他完全可以轻视它们,一个从俄罗斯体系严格训练出来的画家在风格的认识和艺术的追求上要显得更为成熟、睿智。我想,艺术的迥异和个性的乖张并不是终极目的,而艺术的高度才是。

我敬重的艺术家应该对艺术有一颗纯真之心,不凭借外力而只依靠自我的内在修炼,从一次次的蜕变、重生中自然而然地达到人格、艺术的最高境界,这才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所应具备的品质。

猜你喜欢
梅花线条画家
线条之美
酷炫小画家
梅花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梅花引
烧脑的线条
梅花锁
舞出线条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