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200032)
吴时礼 徐振晔△
恶性肿瘤已成为全世界的多发病及常见病。现代医学对恶性肿瘤多采取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具有攻伐性质的治疗方案,稍有不慎则使肿瘤患者基础情况急转直下,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甚或导致人瘤俱亡,直接缩短肿瘤患者生存期。恶性肿瘤的治疗思路仍处于摸索阶段。经过长期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以及反思,人瘤共存、带瘤生存、多学科联合治疗恶性肿瘤的观念正逐步兴起。以人身机体“平和”为根本原则的中医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地位也日益提升。为了探讨中医治疗肿瘤的治则治法,提高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我们在此总结归纳近年来各中医肿瘤学者对恶性肿瘤所采取的治疗原则及具体治疗方法,进行分类综述如下。
周仲瑛[1]认为肿瘤治疗大法为扶正祛邪,其中祛邪法、扶正法地位相当。林洪生[2]结合“养正积自除”、“去其所害,气血自生”理论,认为扶正、祛邪彼此互助互合。潘敏求[3]也认为扶正抗癌应当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由此可见,扶正与祛邪二者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缺一不可,两者相辅相成。具体的扶正、祛邪治法分论如下。
刘嘉湘[4]认为恶性肿瘤应当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正气充足,机体具有足够的能动性,方能遏制邪气,同时机体才能够耐受攻伐之品的损伤。临床常以滋阴、益气、温阳法扶助正气。常用滋阴类药物有南北沙参、麦冬、天冬、生地、鳖甲等。益气类药物有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茯苓等。温阳类药物有仙灵脾、肉苁蓉、菟丝子、补骨脂。邱佳信[5]提出“有瘤体必虚,有虚首健脾”的学术观点,临床以健脾法扶正治疗恶性肿瘤,常用药物有党参、茯苓、白术、太子参、黄芪、山药、甘草、大枣。朴炳奎[6]治疗恶性肿瘤也重视健脾,临床应用四君子汤配以白豆蔻、砂仁、炒三仙等健脾开胃,或用沙参麦冬汤补脾胃之阴津,配合散结、理气之药,达到化痰散结治疗肿瘤的目的。林洪生[2]固本清源法中,固本法以补益、调和为主,血虚以当归补血汤为主方,气虚以玉屏风散为主方,阴虚以沙参麦冬汤为主方,脾弱以六君子汤为主,肾亏以补肾续断丸为主方,再配合佛手、大腹皮、香附、枳壳、莪术、鸡血藤、赤芍等理气活血、调和气机。袁国强[7]、郁仁存[8]治疗肿瘤均重视脾肾,认为治疗应当健脾补肾为主。临床以黄芪、白术、茯苓益气健脾,女贞子、山茱萸、菟丝子、灵芝、枸杞子补益肾精,在配以焦三仙、鸡内金、砂仁开胃助运。黄煌[9]则认为治疗恶性肿瘤应当在补益脾肾的基础上稍佐祛风之力,临床常以薯蓣丸为主方。徐振晔[10]临床治疗恶性肿瘤多以益气养精法为主,善用黄芪、黄精、山萸肉、女贞子、杜仲、仙灵脾等健脾补肾、补养气精之药。罗玲[11]认为治疗恶性肿瘤当养阴以达到活血化瘀,临床治疗肿瘤以增液汤合血府逐瘀汤为基础方,养阴增液、活血化瘀并举。杨金坤[12]在扶正祛邪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扶正化痰治疗肿瘤,将痰作为主要矛盾,强调化痰的重要性。以仙灵脾、仙茅、葫芦巴、巴戟天、补骨脂温补阳气,达到温阳化痰的目的;以生地黄、乌梅、白茅根、女贞子、墨旱莲、山萸肉等养阴敛阴,滋阴化痰。
张葛[13]认为清热解毒法应该贯穿肿瘤治疗的始终,是恶性肿瘤最主要的治法。杨永[14]也认为攻癌当以清热解毒药物为主,兼以化痰、散结、祛瘀、通络、利湿等法。临床常用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龙葵、山慈菇、夏枯草、法半夏、莪术、穿山甲、蜈蚣、全蝎、木鳖子、土鳖虫等。刘嘉湘[4]以清热解毒、化痰软坚作为祛邪的主要方法,常用白花蛇舌草、石上柏、石见穿清热解毒,生南星、生牡蛎、海藻、夏枯草、瓜蒌皮软坚化痰。徐振晔[10]则提出抑癌解毒的治疗思路,临床常选用干蟾皮、七叶一枝花、蛇六谷、八月札等药物。林洪生[2]清源祛邪法中,除以蒲公英、金银花、半边莲、土茯苓、山豆根清热解毒外,还配合莪术、乳香、没药活血化瘀,山慈菇、半夏、夏枯草、玄参、浙贝母软坚散结。侯天将[15]认为恶性肿瘤治当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祛湿。贺用和[16]从络病论治肿瘤,认为恶性肿瘤的治疗重在化瘀化痰、活血通络。临床需在辨证基础上佐以虻虫、水蛭、蜣螂、地龙、蜈蚣、全蝎、僵蚕等具有治风、通络作用的虫类药物。周仲瑛[1]将消癌攻邪法论述为化痰、祛瘀、利湿、清热、祛风多法结合。其中化痰以半夏、制南星、猫爪草、山慈菇为主。祛瘀以鸡血藤、失笑散、莪术为主。利湿以猪苓、土茯苓、茵陈、生薏苡仁为主。清热以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夏枯草为主。祛风以僵蚕、露蜂房、白附子、全蝎、蜈蚣为主。谢晶日[17]提出肿瘤治疗当去菀陈莝以达到祛邪的目的,通过理气、活血、化痰、通腑,使机体能够将代谢产物排出,常以柴胡疏肝散、越鞠丸、六磨汤、大承气汤为主方。李灿东[18]提出理气、化痰、活血治疗恶性肿瘤,其中以理气化痰为重,常以柴芍温胆汤、半夏泻心汤、柴胡桂枝汤为主方。同时提出对于肿瘤患者当慎用滋补药物,以免加重痰湿证候。卢成美[19]治疗肿瘤重视痰瘀病机,提出恶性肿瘤治疗应该将化痰祛瘀贯穿始终。魏品康[20]提出下痰法治疗肿瘤,通过荡涤人体脏腑各种病变所产生的恶痰、痰积、瘀滞、结气等有形之物,使之溶解、消散,通过二便排出体外,则邪去正复,人体气机畅达,抗癌能力增强。他继承张子和的学术思维,体现了以泻为补、以降为和的治疗思路。当癌肿出现阻塞等急、重症之时。采用峻剂、重剂攻下,中病即止,方选青州白丸子、半夏厚朴汤、小承气汤、控涎丹;平稳期患者则采取缓下治法,根据患者情况配合托毒、软坚、散结法,方选导痰汤、苇茎汤、小半夏汤等。杨金坤[12]治疗恶性肿瘤也注重化痰祛邪。临床选用生地黄、牡丹皮、赤石脂、白芍、三棱、莪术、鳖甲、石见穿、石打穿、石韦、香附等凉血活血,祛瘀化痰;红藤、野葡萄藤、菝葜、藤梨根以及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半边莲、半枝莲、石见穿、干蟾皮、芙蓉叶、仙鹤草清热解毒化痰;青皮、陈皮、枳壳、枳实、佛手、八月札、川楝子、大腹皮、槟榔、莱菔子、鸡内金理气化痰;生牡蛎、夏枯草、威灵仙、山慈菇、蛇六谷、莱菔子、白芥子、瓜蒌子、皂角刺软坚化痰。
刘瑞[21]从气论治肿瘤,认为调畅气机升降,顺应脏腑升降属性是干预肿瘤的根本方法。谈钰濛[22]治疗肿瘤也重视气机升降,认为应当升清降浊,顺应各脏腑。临床以四君子汤调脾胃升降;旋覆花汤调肝肺升降;交泰丸调心肾升降;升降散调三焦升降。胡凯文[23]也认为恶性肿瘤应当升清降浊为主,并提出中焦脾胃为气机之枢纽,注重用生白术、生薏苡仁、猪茯苓等健脾化湿,促使气机恢复。王翠玉[24]治疗肿瘤也重视气机,提出肿瘤的防治应当从情志方面入手,临床需引导患者开畅情志,使患者气机升降如常。林一峰[25]治疗肿瘤也重视气机,强调需开畅患者情志,用药方面则将舒肝理气、开郁散结法贯穿恶性肿瘤治疗的全过程。
缪曦迪[26]认为恶性肿瘤治当重视阳气,提出温阳健脾为主,配合暖肝疏肝、解郁散结、化痰利水诸法,使元阳充足,驱除邪气。其中温肾阳重用补骨脂、仙灵脾、肉苁蓉;温脾重用人参、附子、干姜。王景良[27]也重视阳气,认为肿瘤治疗应当扶阳抑阴,促阳化气,扶正与祛邪相参,温阳与消积并举。总结经验,提出温阳药如附子、干姜、麻黄、桂枝、肉桂、白芥子、吴茱萸、细辛多有温通经脉、开癖行滞的作用,可有助于攻坚积、消痰逐湿。周祖兵[28]认为五积丸(人参、干姜、茯苓、厚朴、乌头、巴豆、黄连)是治疗恶性肿瘤的理想方药,其温阳散寒为主,并兼有祛瘀、解郁之效。蒋士卿[29]认为温阳为恶性肿瘤治疗的基本原则,临床治疗需使筋骨、肌肉、血脉、皮里膜外凝聚之邪尽去,以阳和汤为治疗恶性肿瘤的基本主方。
凌昌全[30]认为恶性肿瘤抗癌扶正的治法应该结合肿瘤发展病程,初期以攻为主,中期攻补兼施,后期扶正为主。孙桂芝[31]认为恶性肿瘤患者若能承受手术,则应当尽早通过手术清扫邪毒,中医用药辨证当以人为本,以病为标。徐振晔[10]重视中西医相互配合,彼此取长补短,提出分阶段治疗恶性肿瘤。手术、化疗期间当益气养精,顾护脾胃,以扶正为主,配合对症处理相关的毒副反应,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手术、化疗结束后则当扶正祛邪兼顾,加大抑癌解毒力度,以防治复发转移。中医药治疗原则与患者当前所接受的现代医学治疗紧密结合,灵活应变。
综上所述,恶性肿瘤的治则治法可高度概括为扶正祛邪。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扶正法与祛邪法缺一不可,两者相辅相成。
其中扶正法又可具体分为益气健脾、滋阴生津、温肾助阳、益气养精、补肾健脾。益气健脾法以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茯苓、山药为主。滋阴生津法以沙参、天冬、麦冬、生地为主。温肾助阳法以仙灵脾、仙茅、葫芦巴、巴戟天、补骨脂、肉苁蓉、菟丝子、补骨脂、杜仲为主。益气养精、补肾健脾法在益气健脾的方药基础上搭配黄精、女贞子、山茱萸、灵芝、枸杞子等补肾填精药物,达到脾肾双补、精气互生的目的。临床应用扶正法还需重视开胃助运,灵活应用鸡内金、焦三仙等开胃药物,以防滋腻碍胃、虚不受补。
祛邪法则可以细分为清热解毒、软坚化痰、活血化瘀、祛风通络。清热解毒法以白花蛇舌草、石上柏、石见穿、龙葵、半边莲、半枝莲、山慈菇、茵陈、土茯苓、金银花、蒲公英、山豆根、玄参、夏枯草、藤梨根、干蟾皮、七叶一枝花为主。软坚化痰法以半夏、天南星、生牡蛎、海藻、象贝母、猫爪草、蛇六谷、鳖甲、白芥子、瓜蒌子、木鳖子为主。活血化瘀法以莪术、生地、桃仁、赤芍、丹皮、丹参、红藤、三七、乳香、没药、土鳖虫为主。祛风通络法以露蜂房、全蝎、蜈蚣、白附子、菝葜、川乌为主。其中许多单味药物兼具解毒、消肿、化痰、化瘀、利湿中的2到3种功效,一举多得。
恶性肿瘤的治疗需要重视人体气机条达通畅,而气的运行最易被湿邪所阻滞,故常用理气药搭配化湿药。如木香、枳壳、香附、八月札、佛手、川楝子等搭配薏苡仁、猪苓、陈皮等。还需要注重患者情志,防治肝气郁结所导致的气机不畅。
部分医家以温阳通脉法治疗恶性肿瘤,常用麻黄、桂枝、肉桂、干姜、吴茱萸、乌头、巴豆等。也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多数肿瘤患者寻求中医药治疗的同时也正接受亦或经历过现代医学诸如放疗、化疗、手术、靶向治疗。现代中医需注重中西医结合,彼此取长补短。临床需结合患者所进行的西医治疗灵活变通,将西医疗法纳入考量范围以思考、拟定治疗原则。然而辨病论治、结合西医分阶段论治只能作为临床指导大纲,中医治疗还是应当在精确辨证,准确评估患者邪正盛衰的前提下因时、因地、因人灵活施治。
[1] 程海波,吴勉华,周红光.周仲瑛从癌毒辨治恶性肿瘤的经验[J].北京中医药,2009,28(11):844- 846.
[2] 林洪生.“固本清源”治疗肿瘤[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22(1):26- 27.
[3] 曾普华.浅析潘敏求辨治恶性肿瘤的学术思想观[J].辽宁中医杂志,2016,43(8):1619- 1622.
[4] 尤杰,刘嘉湘.刘嘉湘扶正治癌学术思想初探[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8):1829- 1831.
[5] 卢艳琳,沈克平.邱佳信教授运用健脾法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思路浅析[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29(1):1- 3.
[6] 杨世红,曲强,杜雨锡.朴炳奎老师治疗肿瘤病思路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2):35- 36.
[7] 袁国强.从络病理论论治恶性肿瘤[C]//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络病学基础与临床研究(7).北京: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2011:3.
[8] 唐武军,王笑民.郁仁存治疗肿瘤“内虚学说”初探[J].北京中医药,2011,30(3):186- 188.
[9] 苗婷婷.黄煌运用薯蓣丸治疗化疗后肺癌的临床经验[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2):198- 200.
[10] 王中奇,邓海滨,徐振晔.徐振晔教授中医治疗肺癌学术思想探讨[J].中医药通报,2010,9(6):21- 23.
[11] 周竞峥,刘勇,付玲.罗玲从阴虚血瘀辨治晚期恶性肿瘤经验举隅[J].山西中医,2016,32(4):4- 6.
[12] 郑舞,杨金坤.杨金坤从痰论治肿瘤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7):2630- 2632.
[13] 张葛,花宝金.从炎性微环境探究中医肿瘤病机与治则治法[J].中医杂志,2012,53(13):1101- 1104.
[14] 杨永,杨霖,于明薇.癌毒阴阳辨[J].中医杂志,2016,57(17):1522- 1523.
[15] 侯天将,尚静,由凤鸣.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中医病机要素及临床治疗分析[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7(9):31- 33.
[16] 贺用和.恶性肿瘤络病论[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5):75- 77.
[17] 于存国,谢晶日.去菀陈莝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运用[J].四川中医,2016,34(1):27- 28.
[18] 洪建勋,李慧,靳枫,等.李灿东教授治疗肿瘤的经验[J].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2016,19(2):56- 58.
[19] 张琪,卢成美,方文岩.从络病理论探讨恶性胸腔积液的病机及治则[J].湖北中医杂志,2016,38(3):57- 58.
[20] 杨玉兴,魏品康.魏品康从痰论治消化系肿瘤临证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7):16- 18.
[21] 刘瑞,花宝金.从气机升降学说论肿瘤病机[J].中医杂志,2014,55(7):544- 547.
[22] 谈钰濛,周洁.从升降出入论肿瘤[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5(1):8- 10.
[23] 胡凯文,卫月.恶性肿瘤的病因病机与防治策略[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8):1683- 1685.
[24] 王翠玉.从《内经》中探寻肿瘤的治疗思路[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次内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华中医药学会,2016:4.
[25] 林一峰,叶应阳,杨宏光.试论“癌变”的中医病机与“肝风”相关[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22(5):614- 615.
[26] 缪曦迪,秦雍.“阳化气,阴成形”与扶阳抑阴、培元固本治肿瘤[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6,30(4):50- 52.
[27] 王景良,汤继军.从“阳虚阴结”论治恶性肿瘤[J].中医杂志,2016,57(10):887- 889.
[28] 周祖兵,刘毅,刘兰.论五积丸治疗腹部肿瘤可行性[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7(10):17- 19.
[29] 裴俊文.蒋士卿教授运用温阳法治疗恶性肿瘤经验[J].河南中医,2009,29(2):129- 130.
[30] 凌昌全.“癌毒”是恶性肿瘤之根本[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6(2):111- 114.
[31] 何立丽,孙桂芝.孙桂芝关于恶性肿瘤病因病机“二本”学说[J]. Chines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on TCM,2010,17(1):88-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