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雅婷 朱 星 崔 瑾 袁 玥
(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
苗族人民在“人天合一”自然观的影响下,认为人生存于天地之间,各种自然现象、生存环境和事物,均跟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因此也尊崇“万物有灵”的思想,认为应遵循自然规律与万物和谐共处。苗医坚持疾病是由于脏腑机能的紊乱而产生,应根据病因、病机的变化来调整并恢复树界、土界和水界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而治愈疾病。同时强调精气神统领着人体的各组织,只有积精全神,才能达到颐养天年的目的,所以苗族养生中重点突出精气神的保养,认为不可妄动。在长期的日常生活中,他们将顺应自然、防治疾病、保全生命的养生理念融入到衣食住行中,成为苗家人健康繁衍的一道有力屏障。
在《素问·脏气法时论》中就从人体健康的角度提出,着装必须遵守散寒保暖、透气吸湿的原则,才能发挥保健的作用[1]。服装是苗家人生活中的必须品,首先能保护形体免受虫害与理化因素的侵袭,同时服装的纹案与佩戴的饰品,还是他们民族归属感与宗教信仰的综合体现。其中银饰的养生作用,是苗家人与艰苦的环境相抗争所积累下的智慧的结晶,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精神审美和治病祛邪的作用,也是出门在外防灾御害的重要器具,成为日常养生行为中的重要一环。
1.1 服装养生 苗族服装多采用棉、麻、树脂染制品等质地柔软、排汗吸湿的衣料,款式宽松,有利于肢体与经络的舒展。由于衣料环保则有利于去除异味和杀灭细菌,防止山岚瘴气侵袭人体而发病,体现了顺应自然与防治疾病的养生观。有相关文献指出,苗族服饰是“穿在身上的史书”[2],那么服饰上的图案则表达了苗家人的祖先崇拜与宗教信仰。相传蝴蝶妈妈对苗乡先辈有哺育之情,所以苗族用动物纹饰来装饰服装,从而将缅怀祖先之情转移到具体的物像中。盘瓠是苗族男性的始祖神[3],苗疆小儿头戴“狗耳帽”扮成神犬盘瓠图腾的模样,以借助神灵之力,祈求增福添寿、招安纳祥。中医养生学曾言:“善养生者养心”,服饰表达了苗家人的精神诉求,达到了情志养生的目的。
苗家人着装多根据四时气候灵活变化。秋冬时节,天气肃杀,他们不立即换上厚实的服装,反而适当让身体“受寒”,来刺激大脑“树界”的兴奋性,提升血流量,增强身体各个组织的代谢功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反之冬去春来,气温回暖,由于肌肤腠理逐渐开泄,也不能急于顿减衣物,以防感受风寒邪气。这与民间养生方法中的“春捂秋冻”有异曲同工之妙。苗家人习惯佩戴香囊,香囊里放入气味芳香、性质挥发的药物,散发的药气可以祛邪赶毒,并随着体表温度的升高经口鼻吸入人体,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作用。加上香囊做工精巧,与服饰图腾相映成辉,在形体与精神两方面达到了保养生命的目的。
1.2 银饰养生 苗族银饰的养生作用,最早体现于精神方面。《述异记》曾描绘蚩尤为“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苗家人穿戴的银饰大多以“牛角”为图案与造型,都表达了对祖先蚩尤的尊敬。《苗族史诗》曾提及,银被认为是和神灵对话的器具,具有降妖镇魔的威力[4],所以每逢佳节,苗家人均佩戴银饰,祈求除病驱魔、吉祥平安。黔东南苗族颈前常带银牌、银锁,图案篆刻着祝福语,表现了苗家人为了祈求神灵庇护,“锁”住佩戴者以防毒邪侵害的祝愿,因此银饰具有“娱神”的功效[5]。
远古时期,苗族先民征战在外,从而开发出具有攻击与防御作用的银器,同时银器碰撞的声响能驱赶野兽,危急时能自我防卫。近现代以来苗家人发现当银器与毒物接触时,银便呈灰黑色,认识到银能消毒、鉴毒,由此在生活中常随身饰银,关键时刻用其试毒,发挥了防毒杀菌的作用。《本草纲目》记载,银具有“安五脏、定心神、止惊悸、除邪气”等功效。新生儿若出现皮肤巩膜发黄,苗家人便用“银水”为其沐浴,不久便黄褪病愈。当人体遭受毒气侵袭时,所佩戴的银饰颜色会产生变化,从而提示病变已蔓延到相应经络与脏腑,这样能最大程度地了解疾病的进程从而挽救生命。银器的色泽还能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苗寨老人通常是银镯、银簪不离身,银器色白发亮则表示身体无恙,若色泽暗沉甚至呈灰黑色,则提示身患隐疾,需及早就医。而现代研究表明,银器能维持血液循环,除湿通络,银离子可以补充人体的微量元素,促进伤口愈合,防止感染。所以许多苗家外治法,比如滚蛋疗法、刮治疗法,均需要银器作为医具,银饰从形体与精神的角度为苗家人的延年益寿发挥了重要作用。
苗医学“三界生成学说”中表明,“土界”象征着万物生发之基,是物质消化吸收与转输的重要部位,是化生气血津液的基础,能为人体提供必要的能量。“土界”囊括肝、脾、胃、肠、心、肺等脏器,包含了中医学中焦的范畴,主司物质运化,所以饮食应适度,否则会阻碍“土界”的正常运行,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和脏器虚损等一系列病症。由于苗乡地处潮湿,秋冬多食生冷硬物,不利于宣发胃阳,易导致呕吐、飱泄等脾胃寒湿之证。若春夏多食辛燥厚味,则会造成湿热蒸酿,肠胃积热,从而出现便秘、口疮、痈疡肿毒等火热内盛之证,所以饮食当顺应四时。
2.1 尊崇自然,四季养生 《灵枢·本神论》说:“故智者知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春季风气盛,苗家人常用北芪、党参等益气生津之品加入鸡肉同煮,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症,有助于疏肝解郁、理气除湿,可促病情痊愈。夏季气候闷热,《本草纲目》记载:鱼腥草可“散热毒痈肿,疮痔脱肛,断店疾,解硇毒。”苗家人多将其鲜品凉拌或泡水食用,再将乌梅、金银花制成清凉饮料以开胃消暑。当秋若是肺燥津伤、久咳不止者,可将杏仁、百合、山药等与冰糖炖服,以润燥止咳,敛肺益气。冬季毛窍闭塞是进补佳期,苗家常将牛羊肉随锅同煮,牛肉可补中益气、补脾和中。羊肉能滋元气,养先天,益精血,二者构成了严冬食补佳品。而苗家人身居山区,医疗条件落后,所以常食用带有药用价值的食物以未病先防。在炒菜时常使用茶油,可以解毒杀虫、润肠通便,对防治外科病、肠道传染性疾病有益。同时加入适量蜀椒,以散寒解表、助阳暖胃。在山野耕种时,常采集地菜、竹叶菜、莲子草等野菜食用,能清热透表、平肝熄风,体现了苗家人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保全生命的理念。
2.2 饮食全面,洁净天然 苗乡物质资源稀缺,当地多食用应季食物,并提倡节俭从不浪费,所以苗民一般稍少有挑食和偏食的情况。而食品虽粗,但重在品种多样、营养均衡,用料天然无农药等化学成分的污染,这对于养生保健是颇有裨益的。并且定时用中草药为饮用井水消毒,不洁净、来历不明的食物一律不食。若饭食剩下,也会用通风干燥的箪箩盛装以防蚊虫叮咬、食物变质。在野外就餐,会在食物中加入些中草药如:吃田螺肉时加入紫苏,食用狗肉时加入桂皮、茴香、花椒等,吃凉拌菜时加入木姜子油、柑橘叶等祛风除湿,十分注重饮食卫生,从而减毒防腐,防止疾病的发生,体现了苗家人未病先防的养生理念。
苗寨植被丰茂,有研究指出植被可以吸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释放氧气,改善人体血液、呼吸循环,达到清肺益气、祛邪健体的功效。苗家人早期就懂得,不同的地理环境中,由于气候、水文等的差异,人体体质会发生改变,所以选择相应的居所,同时依据居处环境的变化而采取一系列措施,蕴含着苗乡早期预防医学的思想。并且根据时令变化来调整脏腑机体以适应环境,不仅在生理状态下可以防御疾病,而且对于瘥后调护也有指导意义,体现了苗族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对于预防疾病的先见之明。
3.1 顺应时令,与日俱兴 《黄帝内经》中记载:“早卧晚起,必待时光,驱寒应温,无泄皮肤,逆之则伤身。”苗族是古老的农耕民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苗乡有种说法:“早起三日顶一工”[6],意思是早睡早起,3个早晨完成的工作能超过1个白天。同时早上空气清新,利于身体健康。苗乡清明前后3天是祭祀扫墓之期,届时要头戴柳帽、门前悬柳,称为“挂清”,以祛邪避毒,消除瘟疫。端午佳节,撒雄黄酒以祛湿杀虫,给儿童身挂小粽、身携大蒜,防止蚊蝇蛇虫的侵袭。重阳老人节,举家登高赏秋,品酿“重阳酒”,不仅补肾固精、清心明目,还愉悦了身心,达成了形神双修的养生目的。隆冬时节,苗家人通常有“扬尘”的习俗,留下短小灰尘祭予灶神,以图来年五谷丰登、百事遂意。顺应时令蕴含了苗族尊崇自然的养生理念。
3.2 隔离防病,防微杜渐 若家中出现传染病,苗家人会在屋内焚烧菖蒲、雄黄、艾草或用陈醋加岩石煮沸来熏蒸,再向四周空中抛洒石灰水,对空气进行消毒,并在门前设立旗帜,示意切勿造访,以防疾病传染。若爆发大面积流行的瘟疫,会将老弱妇孺送至远方亲戚家中,防止感染。若某处多次爆发重大疾病等灾难,苗家人会认为此屋场不祥,已不适宜人居住,往往会举家搬迁到别处,以保一家平安,这反映了苗家早期隔离防病的意识。为了防病、治病方便,他们会选择将有些难采的中草药栽种于自家庭院,同时中草药的气味,也能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6]。比如:八角连和七叶一枝花气味辛散,能驱逐蚊虫。金银花清热解毒,开放时香满庭院。柑橘树的气味可以避秽解毒,提神醒脑,结出的果实制成陈皮,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体现了苗家人对居处环境的重视,以及顺应自然、防治疾病的养生理念。
《吕氏春秋》一书,深刻阐述了不得擅行、必有所制与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养生观[7],提出应进行适度地锻炼,使得正气荣盛能及时抗邪。苗医学“事物生成三要素”理论阐明,生命的存在能量、物质、结构三者缺一不可。苗族在迁徙过程中,为强身健体、抵御外邪、娱情助兴产生了一系列行动养生方式,不仅给予了强健体魄的能量,还陶冶了情操,重塑了良好的精神结构,达到了形神双修的目的。现代医学证实,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提升人体的协调能力,优化生命的整体素质,从而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
4.1 动止如常,形神合一 苗家人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基本的劳作外,还会进行如武术、拳术、赛马等体育锻炼,能舒筋活络、强壮筋骨。民俗节庆中,苗家人围着篝火载歌载舞,歌舞怡情助兴、陶冶情操,让人身心都得以放松,同时火种的熏烤,还可驱逐蚊虫,散寒除湿,对于风湿顽痹、腰腿酸疼等证有着预防作用。苗医擅用外治法,熏蒸疗法具有代表性,原理是借助温热刺激将苗药渗入皮肤中,使皮温升高,循环加快,改善新陈代谢,从而祛除体内的病邪,达到疏经活络、行气通脉的作用。睡药床、枕药枕等外疗法,是根据呼吸使药气通过头面诸窍而吸入人体,从而使体内“邪毒”随体液排出,脏腑组织的生理机能得以相应改善。苗族民间常用此法治疗呼吸系统的疾患[8],使人在休息之余轻松治疗疾病。
4.2 导引吐纳,益肾固精 肾属“水界”,苗家人认为水为生命之源头,是滋养人体最重要的物质与维护形体的精华所在,所以在行动养生中十分注重固护肾精。清晨手指搭耳、手掌捂耳,余指敲击头顶,此为“鸣天鼓”,可以益肾健脑,对于防治耳鸣耳聋有良好效果。双手顺时针摩擦两肾区,静坐半分钟后咽一次唾液,可以填精益髓,治疗肾虚腰痛。临睡前收缩肛门,摩擦足心,对于早泄、阳痿、遗精等肾功能衰退的患者十分有益。从中医学来说,涌泉穴归属于足少阴肾经,而现代研究也表明,摩擦足心能达到降压减脂的保健作用。“采气法”是苗家传统的保健方式,即在天朗气清之时,采气者肩足同宽,双臂上举,同时配合吸清呼浊,将清气沉入丹田,达到充脑填髓、固肾益精的作用,这与祖国医学的导引术有着相同的原理[9]。苗医学认为,“肾架”也是“性架”,而“采阴”、“采阳”对于防治男女性功能疾病也有良好作用。行动养生体现了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对于防治疾病从而保全生命的养生观的进一步发展。
5.1 苗族日常养生具有历史性,应合理传承 苗族养生历史悠久,其对于生命现象的综合探索,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辨证分析,对苗医药的灵活运用,对疾病的系统防治均在祖国医学的指导与影响下发展、壮大,并随着时代的变迁有着广泛而坚实的实践基础。苗族“人天合一”的自然养生观,跟祖国医学的“天人相应”有一脉相承之理。动止有常,保全生命的养生理念与“形与神俱,则尽终天年”、“动静节宜,所以养生也”等理论有相似之处。这些经典的养生观为后来的苗族养生发挥着重要的引领意义,同时苗族日常如食饮有节、不妄做劳、固护肾精等养生理念充分证实了其对祖国养生学是有一定的承袭性的。苗族养生在继承祖国养生的基础上因人、因时的不同而发展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保健方法。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中医养生观的指导下,提出了顺应自然从而保全生命的养生理念,为养生学的发展做出了开拓与创新。
5.2 日常养生具有科学性 ,应辨证顺应 苗家人在日常生活中从苗乡的基础物质入手,灵活利用自然规律开展养生保健,体现了养生方式的科学性。但现代人群不便随身饰银以疗疾,生活环境已脱离了自然原生态,并且缺乏相应的功能锻炼,身体适应性逐渐下降。若要沿袭苗族养生方式,需对其进一步辨证看待、综合运用、合理分析。居处环境可运用健康环保的材料,养育绿植来模拟苗乡的生态环境,达到愉悦感官、保养精神的作用。将银器加工成精致易于携带的产品,使得审美与养生两者兼顾。苗乡养生饮食在保留原始性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技术进行生产,推广到大众中去。综合分析苗家武术的技巧性,科学合理地指导,依据不同体质来习练。辨证地将苗族养生融入现代生活,在承袭民俗的基础上,达到保养摄生的实际目的。
5.3 日常养生具有循环性,应持续发展 苗族养生多为口传心授的方式来传承,起初多是通过跟师采药、治病疗疾积累得来。有的是世代家传,有点是拜师习得,有的两者兼有[10],加上养生所需的药物多取自苗乡本地,反映了养生实施的环境与继承的载体多具有循环性的特点。但养生方式“传内不传外、传子不传女”隐蔽性较强,苗乡落后,精于此道之人无法以此谋生,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出现,许多经方验方、养生秘方都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应对苗族养生的方式以数据库和电子档案的形式加以详实记录,合理展开苗医的继续教育工作,适度划分苗药资源的保护区,建立苗族养生的成果展示馆与资源博物馆等对养生文化作进一步的交流与推广,使苗家养生不仅在发源地能“活”起来,同时在现代社会中“走”出去,营造良好的养生风气,促进苗族养生的可持续发展,造福全人类。
苗族有“树为生命之精,土为生命之基,水为生命之源”的概括[11],针对三界的功能特点,苗族从衣食住行提出了顺应自然、防治疾病从而保全生命的理念,为人体的健康长寿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养生素材,体现了苗族养生的可实施性与现实意义,同时为苗医药事业的开拓、发展与创新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