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做全静脉麻醉可以有效的达到快速麻醉起效, 麻醉效果可控制性好, 术中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术后麻醉苏醒更快速[1], 同时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 肌肉松弛更好[2], 因此在临床得到一定推广。但是对于全身麻醉骨科手术中运用该麻醉效果仍旧缺乏足够的研究, 因此对于该研究具有一定价值。本文选择2015年9月~2017年7月接收的80例骨科手术患者, 分析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静脉麻醉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9月~2017年7月接收的80例骨科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 每组40例。参照组中, 男 25例, 女 15例;年龄43~62岁, 平均年龄(52.1±5.1)岁;体重52~87 kg, 平均体重(68.2±6.3)kg。试验组中,男22例, 女18例;年龄45~64岁, 平均年龄(53.7±4.6)岁;体重51~86 kg, 平均体重(67.4±6.2)kg。所有患者均没有药物禁忌, 同时不存在严重的脏器功能损伤。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患者均做好常规的生命体征监测, 进行全静脉麻醉处理, 两组麻醉诱导如下:丙泊酚1.0 mg/kg、瑞芬太尼1.5 g/kg、维库溴铵0.1 g/kg、咪达唑仑0.5 mg/kg。在维持性麻醉处理中, 参照组运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 丙泊酚4~8 mg/(kg·h)、芬太尼 1.0~1.5 g/(kg·min)、维库溴铵 0.06~0.08 mg/(kg·h);试验组运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静脉麻醉,丙泊酚 4~8 mg/(kg·h)、瑞芬太尼 0.1~0.8 g/(kg·min)、维库溴铵 0.06~0.08 mg/(kg·h)。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与不良反应情况。不良反应包括术中的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以及术后的寒颤、视力不清、头痛与烦躁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麻醉后的恢复速度比较 试验组呼吸恢复时间为(5.2±1.4)min, 参照组为(7.3±1.7)min, 试验组呼吸恢复时间短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0309, P<0.05);试验组意识恢复时间为(7.0±0.6)min, 参照组为(9.2±1.3)min,试验组意识恢复时间短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7180, P<0.05);试验组拔管时间为(8.7±1.1)min, 参照组为(12.5±1.9)min, 试验组拔管时间短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10.9469, P<0.05)。
2.2 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术中不良反应:试验组心动过缓1例, 恶心呕吐2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参照组心动过缓2例, 恶心呕吐3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两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56, P>0.05)。术后不良反应:试验组寒颤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参照组寒颤1例, 烦躁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3463, P>0.05)。
骨科患者中主要集中在骨折与骨关节脱位, 常规方式运用手法复位, 多运用局部麻醉或者不麻醉, 但是因为没有采用全身麻醉处理, 受损部位与相关筋骨组织受累, 因此导致治疗中有强烈的疼痛[3], 这种不适感对手术治疗产生干扰。一般情况下多运用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麻醉等处理, 但是这种麻醉操作相对繁复, 同时操作时间长[3], 在穿刺操作中容易有明显的疼痛, 患者感受也相对较差, 因此需要运用更优质的麻醉处理。瑞芬太尼麻醉临床疗效更为明显, 麻醉速度快, 同时术后麻醉作用消除更迅速, 因此属于较为理想的镇痛药物[4]。该麻醉用药可以有效的降低全身麻醉处理中可能出现的肝肾组织损害[5], 同时在丙泊酚的配合下可以更好的适用于骨科手术治疗, 让麻醉起效速度加快, 药效作用时间缩短, 术后麻醉恢复更迅速的优势更为凸显[6], 不会引发肌肉不自主活动与咳嗽等问题[7], 可以有效的达到对中枢神经发挥短效镇静、催眠与遗忘等功效[8], 发挥骨科手术的理想麻醉效果。联合用药可以有效的减少麻醉苏醒与麻醉诱导所需的时间, 进而降低麻醉药物使用剂量, 进而减少药物所引发的术中血流动力学的波动不稳, 麻醉恢复期时的麻醉效果也更容易把控, 进而控制手术期间相关不良反应, 保证麻醉所需的药物安全性[9,10]。瑞芬太尼复合麻醉中可以有效的达到术中神经内分泌系统有关的应激反应的管控, 缩减机体皮质醇量, 针对血管内皮发生作用, 促使一氧化氮与前列环素的更好释放, 进而有效的控制血压, 抑制内皮素的生成。丙泊酚可以减少外周血管阻力与静脉张力, 保证血流动力学的平稳。两种药物都可以有效的维持术中的血流动力学状况,避免异常波动带来的手术危险问题。本研究中, 试验组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说明试验组麻醉恢复效果更为显著, 有较好的适用性。同时在不良反应上, 两组差异不明显, 可以说明该药物的安全性,有效的反映了上述药物原理分析结果。
综上所述, 骨科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静脉麻醉可以有效加快麻醉术后恢复速度, 不增加麻醉不良反应,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更有保证。
[1] 孙晓丹.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静脉麻醉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中国伤残医学, 2015(24):58-59.
[2] 叶文成, 邱光须.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效果观察.基层医学论坛, 2017, 21(23):3066-3067.
[3] 刘献春.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静脉麻醉在骨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医学信息, 2016, 29(16):258.
[4] 魏福生.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对比.心理医生, 2017, 23(22):70-71.
[5] 袁芬.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炎症因子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中国老年学, 2017, 37(3):673-675.
[6] 吕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骨折及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麻醉效果评价.中国保健营养, 2015, 25(15):272-273.
[7] 韩英杰, 查秀珍.瑞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在76例骨科手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医药前沿, 2017, 7(27):177-178.
[8] 陈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麻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医学信息, 2015, 28(35):229-230.
[9] 张炳付.骨科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静脉麻醉的临床疗效观察.大家健康旬刊, 2014(9):17.
[10] 王延炳, 陈震, 康亚梅.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骨科手术中应用全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海峡药学, 2013, 25(5):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