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颖
肝硬化是临床消化内科比较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 随着疾病的进展, 患者可出现腹水, 继发感染, 上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 甚至发生癌变[1], 采取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延缓疾病发展防止并发症发生, 对肝硬化患者意义重大。本院将全程优质护理应用于肝硬化住院患者中, 取得较好效果, 现将实施结果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32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患者中男47例, 女 19例;年龄36~77, 平均年龄(64.3±5.2)岁;病程2.0~7.0年, 平均病程(3.7±2.1)年。对照组患者中男45例, 女21例;年龄33~81岁, 平均年龄(63.7±7.1)岁;病程2.5~8.0年, 平均病程(3.5±1.7)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六次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讨论修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肝硬化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 包括健康宣教、病情观察、环境护理等。观察组给予全程优质护理, 具体内容如下。①入院护理:礼貌热情接待患者, 向患者介绍住院环境、就餐环境、医疗技术水平以及主治医师资历及技能, 向患者讲解对肝硬化临床治疗现阶段的主要治疗与护理方法, 通过详细、通熟易懂的讲解, 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取得患者的信任。②基础护理:保持病室环境的整洁, 保持病室适宜的温湿度;每目定时通风, 保证空气清新, 每日对病室等紫外线消毒1次, 每日消毒液擦拭地面、床头桌、床边缘2次,床单每周更换2次, 污染随时更换;保证患者作息时间, 限制人员探视人数及时间, 保证为患者提供安静的就医环境。③心理护理:肝硬化为慢性进行性疾病, 往往预后差, 患者反复住院, 导致患者出现悲观、绝望、无助等负面情绪, 护士应主动和患者交谈, 了解患者心理状态, 向患者讲解肝硬化规范治疗可防止病情进展, 并向患者介绍经治疗后好转病例,增强患者治疗信心, 稳定患者情绪,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2]。④健康宣教: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原因, 治疗方法, 可能的并发症及预防方法, 饮食及营养, 运动及休息, 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建立健康的行为习惯。 ⑤倾听反馈 :定期发放工作质量调查问卷, 征求患者及家属的意见与建议, 针对集中反应的问题及时讨论、整改, 并及时向患者反馈[3]。⑥出院指导:帮助患者整理好物品, 为患者提供详细的出院指导, 告之患者联系电话, 提供咨询及院外指导。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4]:显效:临床症状消失, 肝功能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好转, 肝功能恢复中;无效:临床症状未见好转, 肝功能无变化或者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问卷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 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显效29例, 有效34例,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患者显效19例, 有效32例, 无效15例, 总有效率为77.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8.7±1.2)d, 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38.9±2.7)d,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56例, 满意9例, 不满意1例, 护理满意度为98.5%;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36例, 满意19例, 不满意11例, 护理满意度为83.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疾病, 病程长, 并发症较多, 患者预后差, 除积极治疗外, 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压力,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优质化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注重人性化, 个性化护理, 能全面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使诊疗过程和谐, 患者满意度增强, 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5-8]。本院在肝硬化住院患者中开展全程优质化护理, 大大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 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大幅度提升了护理满意度, 促进了肝硬化患者的康复, 宜在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