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杰
(吉林省通化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134100)
该病是由食道口线虫的幼虫寄生在牛羊等反刍动物肠壁内而引起寄生虫病。其成虫寄生在肠道内,发育成熟的成虫产下的虫卵随粪便排出,在外界适宜的温度 (最适宜20~30℃)和较大湿度下发育为幼虫,幼虫在土壤中经2次蜕皮发育成有感染性3期幼虫。感染性幼虫常在夜间或阴雨天等湿度大的气候下移动到湿润的草叶上或水中,当牛羊误食了被感染性幼虫污染的饲草或饮水时而感染。幼虫钻入肠壁内形成幼虫结节而引起肠炎,但初次感染或6月龄以下的羔羊很少在肠壁形成结节,主要在成年牛羊形成。在新鲜的肠结节内可检出幼虫,时间长时结节化脓、干酪样或钙化。部分幼虫在肠壁结节内经2次蜕皮回到肠腔内发育为成虫,成虫在肠内寄生过程中可产生有毒的分泌物和代谢产物使肠炎进一步加重,也有少数幼虫移行时误掉入腹腔引起腹膜炎。当肠炎较轻时症状不明显,肠炎较重时可出现腹痛弓腰,顽固性腹泻,排暗绿色稀便,内混有大量黏液甚至带血。
首先根据发病季节 (主要发生在夏秋温暖潮湿季节)、主要症状 (结节性肠炎,腹痛、顽固性腹泻、排暗绿色混有多量黏液稀便)可初步诊断,如在粪便中能检出该线虫的虫卵,或剖检时肠壁有较多幼虫结节,新鲜结节可检出幼虫,或在肠内可检出该线虫的成虫则可确诊。
在该病流行地区,每年春季和秋季各进行一次预防性驱虫。粪便要堆积发酵以杀灭虫卵及幼虫。不宜在阴雨潮湿的天气下在湿草地放牧或饮用水坑内的水以免感染。有条件的最好实行轮牧以防止交叉感染。
治疗该线虫病的杀虫药较多,伊维菌素:0.2mg/kg体重,灌服或皮下注射;左旋咪唑:6~8mg/kg体重,灌服或配成5%注射液肌注;丙硫咪唑:5~10mg/kg体重,灌服。每种药都要间隔7d使用2次以上。
该病对牛羊危害不太严重,但该病在我国流行范围较广,特别是羊结节虫病发病率非常高,感染严重的可引起顽固性肠炎,消化吸收障碍,发育缓慢,肠壁因形成较多幼虫结节而废弃不能食用,给养羊户造成一定损失,所以要引起流行地区养羊户的重视。
该病以预防为主,粪便要粪便要堆积发酵,每年春季和秋季各进行一次预防性驱虫,不宜在湿草地放牧或饮用水坑内的水等。
由于该病主要损伤肠壁,在肠壁形成大量幼虫结节,后期结节干酪样或钙化,病变一旦形成很难修复,所以该病要早预防、早诊治。
对该线虫病的杀虫药较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但无论使用哪一种驱虫药都要间隔7d用药2次以上,以达到彻底驱虫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