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玲菲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根据临床数据分析, 眼眶爆裂性骨折发生率出现逐步上升的趋势[1]。患者出现感觉异常、眼球运动障碍、复视、眼球内陷等临床表现。眼眶爆裂性骨折多采取非手术治疗, 达不到满意的治疗效果[2-5], 但随着新的医疗器械、医用材料的应用以及医疗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眼眶爆裂性骨折及时行手术治疗, 可获得良好的眼位及视功能[6], 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5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88例(88眼)眼眶骨折患者, 经辅助检查均确诊为眼眶骨折, 本组患者均行眼眶CT平扫+冠状扫描, 其中46例患者行眼眶三维重建。88例患者中, 男48例, 女40例;单独右眼损伤46例, 单独左眼损伤42例;年龄17~ 66岁, 中位年龄35.5岁;闭合性骨折80例(80眼), 开放性骨折8例(8眼);致伤原因为拳击伤及硬器钝挫伤30例(30眼), 交通事故伤40例(40眼), 锐器伤8例(8眼), 摔伤4例(4眼), 其他原因6例(6眼 )。
1.2 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 单纯性眼眶骨折81眼, 其中单纯性眶下壁骨折17眼, 单纯性眶内侧壁骨折60眼, 内壁和下壁同时骨折3眼, 单纯性眶外侧壁骨折1眼;复合性眼眶骨折7眼, 其中眶颧颌骨骨折3眼, 鼻眶筛骨骨折3眼,颅眶骨折1眼。88眼中出现复视36眼, 眼球破裂4眼, 眼球内陷21眼, 眼球活动障碍24眼, 视力下降44眼, 伴有眶周或球后积气25眼, 其中眼球钝挫伤及视神经挫伤40眼,鼻出血者58例。
1.3 治疗方法 单纯性眶外侧壁骨折, 碎骨片突入眼眶压迫眼球, 将眶缘骨折复位, 取出碎骨片, 生物胶固定[7];开放性外伤患者均需急诊手术, 从原创口探查骨折部位。对于重度复合性眼眶骨折患者, 行全身麻醉, 多科室共同手术整复眼眶骨折。4例眼球破裂患者中, 2例患者行清创缝合眼球, 2例患者行眼球摘除、植入羟基磷灰石义眼座。单纯性眼眶骨折患者皮肤无开放创口, 均先予保守治疗, 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鼻出血, 部分出现眼睑眼眶以及软组织的肿胀。合并眼球钝挫伤或者视神经挫伤, 给予神经营养剂、改善微循环药物及能量合剂[8-11]。全身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静脉滴注甘露醇降低眶压。保守治疗后患者眼球活动无明显好转, 同时存在眼球内陷以及复视, 均需行手术治疗。单纯性眶下壁骨折者经下睑缘皮肤切口, 将疝出至上颌窦的眶内组织回纳,放置相应数量的Medpor材料, 内陷眼球恢复到原先的位置。单纯性眶内侧壁骨折清理碎骨片, 回纳疝出的眶脂肪、内直肌等眶内组织, 用Medpor材料填充修复缺损的骨折面[12-14]。
本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26例(26眼), 保守治疗62例(62眼), 多数患者复视缓解, 眼球内陷矫正, 眼球活动障碍消失。复合性眼眶骨折手术治疗为7例(7眼), 4例患者术后存在不同程度的眼球活动障碍和眼球内陷, 2例患者行二期眼睑整复术, 1例行泪囊摘除术。
CT检查是诊断眼眶暴裂性骨折最方便最可靠的方法,可行冠状位、水平位检查, 必要时可行三维重建拍片, 三维成像能立体地骨折的情况, 详细了解骨折大小以及位置变化情况。CT显示典型的“泪滴征”, 即上颌窦顶部有半圆形边缘光滑软组织阴影。需要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鉴别诊断:①与肌肉离断鉴别:患者受伤后主诉复视, 检查:眼球上斜, 下转受限, 下睑皮肤有瘢痕, 行下直肌探查, 术中发现下直肌大部分离断, CT片可以一目了然地排除骨折存在[15]。②与眼外肌麻痹鉴别:眶内壁骨折伴有外展受限, 极易误诊为外展神经麻痹, 眶底骨折有时易被误诊为上直肌麻痹或下直肌麻痹, 注意询问外伤史, 及时行眼眶CT检查确诊。
本文结果显示, 88例(88眼)患者采用手术治疗26例(26眼), 保守治疗62例(62眼), 多数患者复视缓解, 眼球内陷矫正, 眼球活动障碍消失。复合性眼眶骨折手术治疗为7例(7眼), 4例患者术后存在不同程度的眼球活动障碍和眼球内陷, 2例患者行二期眼睑整复术, 1例行泪囊摘除术。
总之, 手术治疗眶壁骨折目的是为了消除和改善功能性复视, 恢复眼位和眼球运动, 矫正眼球内陷。眼眶爆裂性骨手术一般在伤后2~4周较好。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减少伤害的发生。大力宣传眼外伤眶骨折的危害性, 避免车祸、工业事故、打架等, 一旦发生了眶壁骨折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抓住手术时机以获得最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