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小板活化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观察

2018-01-18 03:07李晓月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20期
关键词:活化血小板心功能

李晓月

慢性心力衰竭在临床多见, 患者的多方面组织器官血供不足, 微循环状态也较差, 而血小板状态及相关指标作为与之密切相关的方面[1], 其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变化研究可见, 但是对于各个指标的变化幅度研究差异较大, 且其检测水平与疾病的变化情况研究不足, 故认为更为细致的探究空间较大。本研究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小板活化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3月本院接诊的7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 患者中男42例, 女33例,年龄42~77岁, 平均年龄(61.6±7.5)岁;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23例, Ⅲ级32例, Ⅳ级20例。另选取同期本院75例进行体检且健康者为对照组, 其中男41例, 女34例, 年龄41~76岁, 平均年龄(61.7±7.2)岁。两组性别、年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集两组空腹静脉血(周静脉血)4.0 ml, 于采集后30 min内送检, 分别以流式细胞仪及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活化及血小板参数的检测, 血小板活化检测与统计指标为GMP-140、CD61及CD62p, 血小板参数检测与统计指标为MPV及PDW, 统计与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 比较观察组中不同心功能分级者的检测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小板活化变化情况 对照组的GMP-140、CD61及CD62p分别为(7.63±1.23)%、(33.25±3.46)%及(1.95±0.22)%;观察组的GMP-140、CD61及CD62p分别为(10.12±1.45)%、(42.02±4.56)%及(3.45±0.41)%。观察组的GMP-140、CD61及CD62p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341、13.268、27.919, P<0.05)。观察组中Ⅱ级患者的 GMP-140、CD61及CD62p分别为(8.45±1.35)%、(35.57±3.77)%及(2.23±0.30)%;Ⅲ级患者的GMP-140、CD61及CD62p分别为 (10.36±1.49)%、(41.54±4.46)% 及 (3.39±0.40)%;Ⅳ 级患者的GMP-140、CD61及CD62p分别为(12.85±1.63)%、(48.63±4.86)%及(5.16±0.52)%。观察组中Ⅲ级GMP-140、CD61及CD62p高于Ⅱ级,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874、5.215、11.727, P<0.05), Ⅳ级GMP-140、CD61及CD62p高于Ⅲ级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55、5.388、13.818, P<0.05)。

2.2 血小板参数变化情况 对照组MPV及PDW分别为(11.98±1.02)fl、(12.52±1.20)fl;观察组MPV及PDW分别为(13.96±1.15)fl、(14.98±1.32)fl。 观 察 组 的 MPV 及 PDW 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155、11.942, P<0.05)。观察组中Ⅱ级患者的MPV及PDW分别为(12.63±1.08)fl、(13.21±1.25)fl;Ⅲ级患者的MPV及PDW分别为(14.05±1.21)fl、(15.11±1.35)fl;Ⅳ级患者的MPV及PDW分别为(16.32±1.34)fl、(18.26±1.42)fl。观察组中Ⅲ级MPV及PDW高于Ⅱ级,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487、5.308, P<0.05);Ⅳ级MPV及PDW高于Ⅲ级,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315、8.025, P<0.05)。

3 讨论

心力衰竭的临床受重视程度一直较高, 而慢性心力衰竭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升高的趋势, 与疾病发生发展及变化转归相关的研究也极为多见。另外, 本病作为血供异常相关的疾病, 与血液相关的各方面研究占比较高, 而血小板作为凝血的重要指标, 其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变化研究可见。研究[2,3]普遍认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高凝状态较为明显,因此本类患者的血小板指标多表达显著异常, 但是对于血小板活化及血小板参数在本类患者中的变化规律及与疾病的关系的研究仍不足。

本研究就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小板活化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显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小板活化及血小板参数高于健康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心功能分级较高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检测水平高于分级较低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凝血状态显著异常的同时, 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也有一定的关系, 心功能状态越差的患者其异常程度越高,也提示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血小板相关方面监测与干预的必要性[4,5]。

综上所述,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小板活化及血小板参数均相对较高, 且心功能分级较高者的检测水平相对较高, 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检测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活化血小板心功能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
机采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的差异分析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思考
如何积累小学生活化作文素材
手工浓缩血小板过滤白细胞的临床意义探讨
不同方法调整血小板数量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