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温病学派对经方的运用拓展

2018-01-18 17:33:33邓金钗王莎莎石镇东郑小伟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吴鞠通复脉仲景

钱 钧 邓金钗 王莎莎 石镇东,2 郑小伟#

1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 杭州 310053 2 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 浙江 杭州 310007

《伤寒杂病论》被奉为“医门之圭臬,医家之圣书”,所载经方组方严谨、理法分明、功专效优,广为后世所沿用,历经千年久用不衰,为后世治疗学和方剂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左右方剂学发展的重要因素,温病学派领会经方要旨并善于活用,在汲取张仲景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对经方多有继承和发挥,本文就此做一梳理。

1 活用经方,展应用之畛域

温病学派在临床实践中广泛运用仲景方,通过辨证论治,将经方应用于温病和内伤杂病的治疗,常常以原方制胜,深得经方精髓。如桂枝汤可调营卫、和气血、平阴阳,温病学家不因其温热而避之,《温病条辨》以“桂枝开首,承先启后”,用于温病初起热象不显,或病后体虚,以及虚人外感,以温治温,增强其辛散达邪之力。再如五苓散用于治疗太阳蓄水证,吴鞠通用于湿温下利、黄疸小便短赤、霍乱转筋等病症。又如白虎汤用于治疗阳明热盛之证,凡阳明热盛之经、腑证,热盛肝风欲动、温病神昏谵语可断为实热者,灵活运用白虎汤均能奏效。吴鞠通则认为白虎为“达热出表”之剂,不仅用于阳明温病,而且广泛用于上焦热病,使其治疗范围有了新的突破。

2 灵活化裁,创时效之新方

《温病条辨》云:“用古法不拘用古方,医者之化裁也。”温病学派运用经方并非一成不变,以其主旨为指归,根据病情进行变通,在经方的基础上化裁和创制出大量时方,机法圆活,化裁融通,是治疗温病的权变之法。

如半夏泻心汤治疗少阳误下而成的痞证,吴鞠通以辛开苦降为基础,灵活变法,或甘苦合化(黄芩汤),或合用梳理少阳枢机(四逆散),或合用淡渗利湿之法,化裁出小陷胸汤加枳实方、黄连白芍汤、杏仁滑石汤、半苓汤等剂,应用于温病多种中焦证候的辨治。又如炙甘草汤用于伤寒病后心动悸、脉结代,吴鞠通化裁出加减复脉汤、一甲复脉汤、二甲复脉汤、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和救逆汤等复脉辈,以滋补阴血、潜阳息风、养阴复脉,用于温病后期,阴虚血弱之证。

3 完善治法,补伤寒之未备

方以法立,法以方传,方剂是治法的体现,而治法又指导遣方用药。伤寒和温病分别从寒温立论,病因病机不同,即使同一治法也有不同的方面。仲景方剂治法虽丰富,但详于寒而略于温,而温病从温热法度补充仲景治法,丰富方剂种类。

外感初期,仲景治以辛温发汗为主,桂枝汤和麻黄汤为代表方;温病学派则创辛凉之法,桑菊饮、银翘散、白虎汤为“辛凉发汗三方”。外感夹湿,仲景用五苓散、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解表利湿(水);而温病倡芳香化湿,用藿香正气散、新加香薷饮等治疗暑湿,使汗法更为完善。里热炽盛,仲景多清气分邪热,如白虎汤类、栀子豉汤类;温病学派则在营血分上补充之,如化斑汤、清营汤、犀角地黄汤等,并创立和发展了清虚热剂青蒿鳖甲汤、清热凉肝息风剂羚角钩藤汤等。邪热内结,温病学家在仲景三承气汤的基础上,根据病位、邪正盛衰又化裁出一系列方剂,如扶正攻下的新加黄龙汤、宣上攻下的宣白承气汤、滋阴攻下的增液承气汤以及导赤承气汤、护胃承气汤等。邪居于表里之间者,仲景以小柴胡汤和其表里以转枢机;温病学派则分邪客膜原、湿热弥漫三焦,郁于少阳之不同,创制达原饮开达膜原、三仁汤分消走泄、蒿芩清胆汤开泄三焦。寒邪易伤阳伤气,重在补阳补气;而温邪致病,最易耗伤阴液,其重在补养阴血,如益胃汤、沙参麦冬汤等甘寒养阴生津;加减复脉汤、大定风珠等填补下焦肝肾,既不失仲景之法,又体现匠心独运。

4 小结

经方是医学实践的真实记录和总结,温病学派在仲景学说的基础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灵活变通,活用古方,创立时方,极大地丰富了仲景学说,促进了温病学的蓬勃发展,是对经方有力的补充。

猜你喜欢
吴鞠通复脉仲景
山阳医派宗师吴鞠通
华人时刊(2022年21期)2022-02-15 03:42:30
运用吴鞠通寒湿理论治疗中焦寒湿证疗效观察
复脉汤治疗心脉痹阻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胺碘酮联合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
试析仲景《金匮要略》下法的应用特点
环球中医药(2015年4期)2015-02-27 15:01:55
复脉汤对心肌缺血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率及Cx43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
钩吻
仲景痹证药对略谈
稳心复脉汤联合心律平治疗房性心律失常45例
仲景五脏温法探析